绿色园林施工与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绿色园林施工与管理策略研究

周俊 

新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绿色园林施工与管理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涉及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绿色园林施工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水资源节约、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管理策略则涵盖了规划设计、养护管理、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这些技术和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园林的生态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园林的施工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环境质量,还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节约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探讨绿色园林施工与管理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相关的技术和策略。

1. 绿色园林施工与管理的重要性

绿色园林施工和管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提升以植树、植被等方式增加绿色空间可以有效地改善微气候、降低热岛效应,在改善空气质量的前提下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园林的建设和管理也可以加强生物的多样性,给各类生物以栖息地保持生态平衡。设计合理的绿色空间也能提高城市美观性、增强居民幸福感、归属感。绿色园林在水土保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降低城市洪水风险和水资源保护。

2. 绿色园林施工技术

2.1 土壤改良与绿化技术

绿色园林施工过程中土壤改良和绿化技术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土壤改良需先综合分析其种类、结构及养分状况并据此确定改良方案,例如增加有机质以增强保水保肥能力等,提高土壤通气性及微生物活性或者通过调节pH值满足不同植物生长需要。在绿化技术上又注重植物选择与植被配置,在兼顾植物之间相互作用与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筛选出适宜本地气候与土壤条件下的植物类型从而达到长远绿化效果与生态效益。利用如木屑、草皮等覆盖物,不仅可以降低水分的蒸发还有助于抵御土壤的侵蚀,并进一步促进植物根系的健康成长。

2.2 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技术

在绿色园林施工中,节约和利用水资源是又一重要内容。利用滴灌、喷灌系统等先进灌溉技术可极大地减少水分浪费、保证植物水分供应充足、均匀。同时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也是节约水资源行之有效的方法,雨水收集系统及渗透设施的构建可使雨水得以储存以供灌溉使用,降低了对地下水及市政供水等设施的依赖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运用既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又可以保证植物养分平衡供应,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长。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必须先进行生态评估以瞭解现存生物种类及生态系统之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保护计划。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方面优先选择本土物种是因为这些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能够较好地为当地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存支持。同时通过营造多样化生境,例如水生生态区、草地以及林地能够给不同类型的动植物以食物,栖息地以及繁殖场所。构建生态廊道与绿色桥梁可以促进野生动物自由活动并降低生态片段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2.4 绿色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

绿色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对绿色园林施工起到关键作用。选用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如再生材料、低污染及可持续生产等,既减轻环境负担又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在建筑技术方面使用低影响开发技术(LID),例如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不仅能提升城市的透水能力,减少雨水径流污染还能增强园林的美观性和生态功能。推行精细化施工管理以降低施工期噪音、尘埃及废物排放对于保护周围环境及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绿色园林管理策略

3.1 绿色园林的规划设计策略

在绿色园林规划设计阶段其战略必须以生态与可持续为原则。这就决定了必须考虑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对植物进行优化配置以达到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在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们活动需要对休闲、教育和观赏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在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市民绿色生活方式。采取低影响开发理念以降低土地破坏、维持自然地貌及水系原有状态。绿色园林规划设计要重视创新与技术运用,如采用绿色建筑材料、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太阳能光伏设施以促进园林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

3.2 绿色园林的养护管理策略

园林养护管理策略的关键是达到生态平衡保持园林健康状态。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植物养护方法对园林中植被定期修剪、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还要注重运用生态友好的实物以及生物方法来减少化学药品用量维护园林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又是养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合理灌溉系统与水源管理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使用与节约。经常进行环境监测与健康评估对及早查出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养护管理应包括园林设施养护与更新,以保证游憩设施之安全及道路之通畅。

3.3 绿色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绿色园林可持续发展策略是以综合管理与创新实践为手段达到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协调增长为目标。其中包括增强本土物种应用和生物多样性推广;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强化园林自然生态功能;及使用绿色技术与可再生能源降低碳足迹与环境污染。社会参与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至关重要,要通过教育、志愿活动等方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从经济方面来看,探索生态旅游和绿色产品这一新型经济模式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3.4 绿色园林的信息化管理策略

信息化管理策略对促进绿色园林管理效率与成效起到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构建园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园林资源、养护活动、访客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使管理者能够更快应对各类管理需求促进决策科学准确。借助物联网(IoT)技术,我们可以对园林中的各种环境参数,例如土壤的湿度、空气的质量和光线状况等,进行持续的观测从而达到更加精确和自动化的维护和管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且可以对园林维护未来的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园林施工与管理对于提升城市生态质量、促进资源节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施土壤改良、水资源节约、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等施工技术,结合绿色园林的规划设计、养护管理、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管理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推动绿色园林的建设,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绿色园林施工与管理将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为人类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曹梅玲. 现场管理园林建设绿色植物生存环境保障有效管理途径及方法[J]. 门窗, 2019, (24): 233.

[2]张玉晋, 李婷. 园林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 花卉, 2019, (20):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