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推进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

宋艳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烟草专卖局,贵州省麻江县,557600

摘要:推进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这一深度融合。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引言

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企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加强党的领导、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国企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大核心要素。党建工作是国企的独特政治优势,是确保企业正确发展方向、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的重要保证,生产经营则是国企实现经济效益、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二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动国企的健康发展,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实现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对于提升国企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

1.1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

在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将生产经营视为企业的中心任务,而将党建工作视为辅助性质的工作,这种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导致党建工作被边缘化。这种对党建工作的片面理解,源于对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关系的误读,事实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种片面的理解,导致党务人员工作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难以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往往只是按照惯例开展一些党建活动,而未能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相结合,导致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1]

1.2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方式缺乏创新

传统的党建活动往往侧重于理论学习、会议传达等形式,内容相对单一且缺乏新意。这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很难与现代员工多样化的兴趣和需求相匹配,导致员工对党建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由于传统党建活动与实际工作脱节,未能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使得党建工作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导致融合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难以真正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3党建与生产经营缺乏有效的融合机制

目前,国企的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尽管国企都认识到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来指导和规范融合工作,导致融合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路径和考核标准,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党建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效地沟通和协作,两者在目标设定、资源分配、工作推进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融合效果。此外,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也存在不完善之处,难以对党建工作成效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

2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策略

2.1深化思想认识,明确融合目标

国有企业要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政治保证和思想基础,而生产经营则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途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企业党组织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党务工作人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可达性,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各个部门和个人的具体目标,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通过目标分解,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融合工作的进展。

2.2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融合落地

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融合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的制度体系,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步推进,并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党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在落实融合措施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开展“党建+项目”活动,将党建工作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国有企业在开展项目时,公司党委可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设置联合工作小组,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制定融合计划和实施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支部委员,临时党支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目标、任务分工和具体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临时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党员在项目执行中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建活动,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交流,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

[2]

2.3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融合效果

在推进融合工作的过程中,企业要注重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融合效果。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例如国有企业可研发党建信息化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整合了企业内部各类党建资源,还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党员们可以通过平台随时了解党的最新政策、理论学习和活动通知,参与在线学习、交流和讨论,平台还提供了党员信息管理、党组织建设、活动组织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并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方面,对业务数据的分析,企业能够发现业务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为党建工作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如针对某个业务领域的难题,党组织可以组织党员开展攻关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问题的解决。

2.4强化考核评估,确保融合成效

为了确保融合工作的成效,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首先,根据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科学、公正、可操作的考核标准。这些标准应涵盖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业务成果、党建活动参与度、党员表现等,确保考核内容全面、客观。其次,要定期对融合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除了传统的定量考核外,还应注重定性考核,如党员的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结合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使考核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有效。其三,将考核结果与党员的个人发展、晋升、奖励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考核过程中,注重与党员、业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帮助党员了解自身在融合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导[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以及强化考核评估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逐步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需要党务工作人员持续不断地努力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泽胜.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对策探讨[J].中外企业文化,2021(8):119-120.

[2]王婧飞,朱潇潇,吴鹏.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基层探索[J].党政论坛,2021(5):28-30.

[3]肖斌,李旭娇.国有企业强“根”铸“魂”的路径分析[J].理论与评论,2021(3):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