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改造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改造及效果分析

耿晓明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给水溶解氧超标会加快热力系统中铁垢的产生,导致锅炉管道发生腐蚀,并影响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甚至还会导致锅炉爆管等事故。同时,在热交换器中若有气体聚积,将使传热的热阻增加,降低设备的传热效果。因此,给水溶解氧超标对电厂的安全及经济运行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保证电厂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必须进行给水除氧工作。

关键词: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改造;效果分析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超临界机组在电力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超临界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给水溶解氧超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厂的安全与经济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电厂都进行了除氧器排汽系统的改造。本文以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的改造过程及效果分析,旨在为类似电厂的改造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 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1.1给水溶解氧超标的影响

超临界机组作为现代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给水品质的要求极高。给水溶解氧超标不仅会导致热力系统中铁垢的加速生成,引发锅炉管道的腐蚀,还会严重影响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厂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此外,热交换器中的气体聚积同样会增加传热热阻,降低设备性能。因此,对超临界机组而言,进行除氧器排汽系统的改造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2改造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除氧器排汽系统的改造,旨在降低给水溶解氧含量,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改造后,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热力系统中的铁垢生成,延长锅炉管道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提升机组的整体性能。此外,改造还能降低热交换器中的气体聚积,提高设备的传热效果,进一步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

  1. 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改造方案

2.1改造原则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确保改造后的除氧器排汽系统能够满足超临界机组的运行要求,确保给水品质;二是优化系统结构,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三是充分考虑电厂现有条件,确保改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2改造内容

针对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以下改造:一是对除氧器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提高除氧效果;二是对排汽管道进行改造,降低气体聚积的可能性;三是增加辅助设备,如加热器、冷凝器等,进一步提高除氧效率。

  1. 改造效果分析

3.1除氧效果提升

在现代能源转换和利用中,超临界机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期,通过对超临界机组除氧器的改造,其除氧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成果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改造后的超临界机组除氧器,其性能表现堪称卓越。最为显著的变化在于给水溶解氧含量的明显降低。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改造后的除氧器使得给水溶解氧含量降低了高达30%,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的力量,更为热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给水溶解氧含量的降低,对于热力系统的长期运行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氧是热力系统中铁垢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给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过高时,会在锅炉管道内壁形成一层厚厚的铁垢,严重影响热传导效率,甚至可能引发管道破裂等安全隐患。而经过改造的除氧器有效降低了给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从而极大地减少了铁垢的生成,延长了锅炉管道的使用寿命。

此外,给水溶解氧含量的降低还有助于提高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在热力系统中,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直接关系到机组的整体性能。当给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时,受热面的结垢现象得到有效抑制,从而提高了传热效率,使得机组能够在更高的效率下运行。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机组的整体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2能耗降低与运行效率提升

经过改造的除氧器排汽系统,其结构更加精细,运行效率也实现了显著的提升。这一改进的背后,凝聚了工程师们无数的智慧与努力,他们针对原系统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最终实现了这一突破。

新的除氧器排汽系统在设计上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不仅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性能,还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同时,新增加的辅助设备,更是锦上添花,它们与主设备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除氧效率,使得能耗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这样的改进,不仅有助于电厂的日常运行,更是为电厂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运行方面,改造后的除氧器排汽系统为电厂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一方面,由于除氧效率的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从而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由于能耗的降低,电厂的运行成本得到了显著的降低,为电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改造后的除氧器排汽系统还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改进不仅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更是电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这一改造,电厂不仅为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3安全性能提升

在热力系统中,除氧器排汽系统的改造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一改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给水溶解氧含量,从而大幅减少热力系统中的腐蚀和结垢现象,更对电厂的安全性能和稳定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深入探讨除氧器排汽系统改造如何降低给水溶解氧含量。在热力系统中,溶解氧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化学元素,它会与金属管道发生反应,导致腐蚀现象。这种腐蚀不仅会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还会在管道内部形成结垢,进一步降低系统的热效率。改造后的除氧器排汽系统通过先进的除氧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次,除氧器排汽系统的改造对于提高电厂的安全性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腐蚀和结垢现象的存在,热力系统的设备常常面临着损坏的风险。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改造后的除氧器排汽系统通过降低给水溶解氧含量,显著减少了热力系统中的腐蚀和结垢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损坏的风险,增强了电厂的安全性能。

3.4改造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在进行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电厂的现有条件,确保了改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通过对电厂现有设备、工艺和运行状况的全面分析,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避免了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

首先,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电厂现有的设备和资源,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和增加辅助设备,实现了除氧效率的提升和能耗的降低。这种改造方式不仅节约了投资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其次,我们注重了改造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通过采用先进的除氧技术和环保材料,我们提高了除氧效果,降低了能耗和排放,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结语:

通过对超临界机组除氧器排汽系统的改造,我们实现了除氧效果的提升、能耗的降低、运行效率的提高以及安全性能的提升。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的力量,更为热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厂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改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热力系统的优化升级和电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陆文俊,袁益超.鼓泡式热力除氧器实验研究[J].汽

轮机技术,2011,53(1):59-62.

[2]曹明涛,王敏飞.低位热力除氧器在锅炉给水除氧系统中的应用[J].燃料与化工,2020,21(1):42-43,47.

[3]蔡锡琮,蔡文钢.火电厂除氧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