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探讨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

薛文杰

51112619960108009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逐渐无法适应现阶段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该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还有助于降低施工成本,并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1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策略概述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指在项目从规划、启动、执行到收尾的整个过程中,对各阶段产生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策略。其范畴包括了项目的预算编制、成本估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方面。建立与实施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策略的流程主要包括确定项目目标、制定成本管理计划、估算项目成本、监控成本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成本控制措施等步骤。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常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实践包括但不限于:首先,确立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明确各阶段成本指标,以便量化评估和控制成本;其次,建立完善的成本估算体系,采用合适的成本估算方法,确保成本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再者,加强成本控制与监控,通过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措施和实施成本监控机制,及时发现成本偏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持续改进成本管理过程,总结项目经验,优化成本管理策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为未来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建筑工程中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问题重要性

2.1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显著特点,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建筑工程涉及到各个阶段的费用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这些费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成本体系。建筑项目的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工程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要求如住宅、商业和基础设施等导致其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项目中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也是不可忽视的特点,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建造再到后续的运营和维护,涉及时间跨度长各个阶段相互关联、紧密衔接。

2.2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作用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成本控制至关重要。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项目管理者能够全面了解各个阶段的成本情况,及时发现成本波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控制项目总成本,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对项目长期运营与维护成本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就考虑到后期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可以采取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案降低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维护和运营成本,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资产的长期价值。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性,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框架下可以综合考虑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情况。

3 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优化对策

3.1 整合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机制

为了实现高效的成本管理,必须从工程项目启动阶段就开始整合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能在预算范围内顺利完工。因此,我们需要组建一支由设计师、工程师、造价师以及施工团队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综合成本管理团队,确保各方在成本控制上能够紧密协作。该团队应在整个项目周期内共同制定并执行成本管理计划,以促进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有效配合。为了实现设计与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机制的有效融合,必须强化双方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设计师和工程师应与施工团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设计变更或施工问题可能对成本产生的影响,并迅速调整预算和计划。定期召开跨职能会议将有助于推动团队间的合作,共同应对成本管理方面的挑战,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算如期完成。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是实现成本管理机制整合的关键。这包括建立明确的成本核算体系、实时监控项目成本执行情况,以及对可能出现的成本超支风险采取及时应对措施。通过引入BIM、项目管理软件等先进的成本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分析,从而提高成本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

3.2 引入信息化技术提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效率

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对于成本管理的提升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还能确保成本控制流程更加科学和可靠。通过构建综合信息化平台,我们可以实现设计、施工、预算和采购等各环节的数据信息整合,实现无缝衔接和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共享。此举不仅避免了信息孤岛的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此外,信息化技术还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协助项目团队准确识别潜在的成本风险,并据此优化相关方案。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成本信息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洞察成本波动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防止成本超支。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化技术还能够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展示成本数据,使项目团队能够迅速把握项目成本状况并作出明智的决策。同时,它也促进了全生命周期内成本管理的透明度,大幅提升了团队之间的沟通效率。

3.3 充分落实权责分配要求,注重工程造价系统动态管控

在全生命周期理念的指导下,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需着重于科学动态地调控工程造价系统,明确并落实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力,确保工程项目各阶段造价管理的责任清晰。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我们应致力于优化和提高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的效果与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科学的人员配置,根据现有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合理分工,确保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的规范要求,并将其深入融合到投资决策设计、工程施工建设、竣工结算运维等各个环节。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建设工程造价工作的效率,更能充分满足工程造价的统筹规划与方案改进需求,从而有效推动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3.4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风险

为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规划阶段即应着手处理风险管理事宜。在风险识别与评估过程中,需全面考量技术、市场以及政策等多重风险因素。通过建立细致周全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责任人,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同时,构建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减少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本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团队应定期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对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及时追踪与管理,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以确保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 结束语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的是造价管理人员需将自身工作贯穿至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确保在各个阶段都能进行精准、有效的造价管理。而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则是建立在施工进程和市场动态变化的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程造价的预算、估算和概算,确保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既公平合理,又科学有效。这种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一杰.关于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研究[J].门窗,2019,(13):171.

[2]吴雪玉,丁海静.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19,(05):88-89+94.

[3]姚星星.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