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浅析新时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赵家恒

中设科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310000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成为了农村建设管理的主要工作。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力求通过各种有效举措发挥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让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得到优化、改善。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建设时期,需要充分结合国家战略目标,对农村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充分利用土地,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为此,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的政策,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具体规划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类型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管理中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反而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对土地造成严重破坏。为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提高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质量的应对措施,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土地规划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农村土地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要统一管理,实现两者和谐发展。农村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不仅严重污染环境,更是造成了重大浪费。相关管理者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增强人们土地节约和环保意识,合理规划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1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含义

土地规划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土地的使用进行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土地合理运用,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土地规划要从现有资源和人力资源分布等情况入手,让土地科学、充分有效地运用,防止发生浪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处于相应的范畴内,结合经济持续发展需求以及自然经济等相应因素,做好土地的整体安排和布局。土地规划利用是结合计划制度当中规定的用途和条件,加强土地的运用。结合一定区域内未来的利用计划重点安排,要严格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和自然历史状况入手,将资源合理分配之下加大土地的协调组织利用。

2新时代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反对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一直以来,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具有天然归属感,土地重新分配制度形同虚设,新增加的农民难于分配到土地,政府难以集中管理,给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而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必然需要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在此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些农户的利益,进而造成农民对土地综合整治的抵触。

2.2缺乏合理有效土地规划

当地更多的企业选择在某农村建厂,对该农村土地的合理开发规划产生不良影响。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在土地规划过程中结合经营发展制定针对性的计划,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增加工业用地比重,该种现状持续较长时间。某农村可供耕种的耕地数量大量减少,造成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该因素的影响下,某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和配置出现严重的不合理现象,造成土地不能有效利用,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同时在实践中没有针对某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

2.3部分土地整治效果不佳

受地形及低于差异化的影响,我们耕地碎片化严重。很多地区,土地地块面积狭小、地块形状不规则,使土地整治的规模和整治后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受到土地政策的影响,单纯为了完成增减挂钩指标,没有很好考虑实际情况,出现土地高山耕地、现状居民点在指标上实现基本农田等的问题。

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

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加强土地利用监管至关重要,能够提升土地资源分配和应用效率。通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管理土地资源,可以确保合理开发和利用。此外,收集和整理土地资源相关信息,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可供上级了解土地资源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为了有效管理土地资源,在城乡规划过程中,需要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以便通过各种媒介,了解群众对土地资源使用和城乡规划的看法。这样做有助于增加群众参与感,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规划的目标和意义,并提供有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社区参与,如居民召开会议,收集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可以促进美丽城乡建设,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3.2建立健全乡村规划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1)建立双评价结果的评价体系。针对乡村规划来说,“双评价”主要包含基础性评价、非基础性评价两个方面。基础性评价是指可以通过评价结果直接掌握设计情况,例如乡村宜居程度、国土空间自然环境现状等;非基础性评价的主体内容是环境承载力、发展适宜性,并以此提出评价指标,可用于优化乡村格局、国土空间发展风险管控、乡村发展前景讨论等。在“双评价”基础上衍生了“双评价+”决策体系,例如“双评价+乡村产业”等评价体系。总之,双评价可以更好、更直接的掌握乡村目前发展情况,更有助于乡村规划决策。

(2)建立发展记录与反馈纠偏评价体系。精细规划要求将乡村空间划分不同类型,分为发展型、保护型、其他类型等,并建立一个涵盖各个空间类型的综合评价机制,主要评价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土地利用情况、特色文化保护等多项内容,通过全面对乡村规划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评价,确保评价指标的真实性以及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灵活性,切实反应乡村发展现状,定期对乡村规划实施情况给予评价,可以更好更直接的发现乡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偏差,保障乡村规划实时处于正轨。

3.3增强土地环境整改工作

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开发运用和农民生活具有紧密关系。相关部门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改善受污染的土地,增强土壤环境建设,引导农民在日常种植中合理施肥,注重回收利用,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损坏。同时,政府要加强乡村各个企业和工厂的管控,避免废弃物未经过统一处理直接排放,鼓励他们积极应用先进技术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土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效果。

3.4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为了逐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让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效果更加明显,相关部门从国家提供的政策法规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让土地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保证规划工作有序落实。在此过程中,要将资源配置工作重点完善,加大利用力度。建设用地必须要避开自然景观,同时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在合理运用空闲土地之下,让生态用地质量大大提升,也可以将用地的结构有效改进,保证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为了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站在土地管理的角度上做好规划当中的细节考量。围绕总体规划方案,立足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将规划的各个环节系统分析,这才可以让土地利用规划方案顺利落实。通常情况下,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土地数据有效检测,明确土地的使用类型以及具体分布情况。在加大土地利用的过程中搜集调查相关数据,这样利用规划方案数据十分充足,而且准确可靠,保证方案实施科学合理,最终为资源优化配置带来良好的数据支撑和保障。

3.4实施土地管理的后评价机制

土地项目的管理监督不应只是体现在项目过程和实施完成后的验收阶段,更需要可持续管理。通过常态化管理和动态监管,相关管理部门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掌握工程实施后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为后续的新的土地工程项目提供经验借鉴,不断完善管理与机制。

结语

对土地综合整治所涉及的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公共空间治理、产业布局和引入进行深入剖析,转化为一般的规划语言,形成与村庄规划的耦合衔接关系。在村庄规划中,结合现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践,提出整治分区的划分方法和管控指标体系构建内容,作为村庄规划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传导方法。建议在实施层面,充分利用各部门涉农项目与资金安排,有条件的村庄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式,一次规划、统一申报、统一实施,推动土地综合整治按规划实施、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企宏.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3(7):82-84.

[2]肖廷茹.浅析我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展望,20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