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在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在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詹凯莉

武汉市普仁医院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

【摘要】目的:分析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在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01~2023.12时间段收治的80例执行机械通气干预的危重症患者做样本,分组下4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等例数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通过成立气道管理小组开展气道护理管理。分析两组在并发症、撤机情况以及恢复情况上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总概率低于对照组,撤机失败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撤机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气道护理管理小组的帮助下开展针对性气道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撤机失败情况,同时改善各项时间指标,使得患者情况能够正向发展。

【关键词】气道护理管理小组;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管理;并发症

危重症患者是患有危急疾病、重症疾病等较为严重疾病患者的统称[1]。进入到ICU的危重症患者可能存在呼吸障碍、病情发展迅速且负面等特点,需要通过机械通气干预维护患者气道通畅情况[2]。针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开展有效、积极、科学的护理,相应的护理内容应该呈现出侧重性,以患者现实需求出发进行护理相关内容方面的优化与调整。临床上,较多对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然而以患者实际情况出发,我院主张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设立小组实施气道护理管理。为探究其运用的价值,特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危重症且实施机械通气的80例患者进入到研究中,信封法分组后两组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男女占比23:17,年龄50~80(72.63±2.11)岁;观察组男女占比21:19,年龄52~81(72.71±2.24)岁。

纳入标准:(1)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2)基础信息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1)对干预或管理方式有个人排斥性;(2)经评估后生存周期不足1年。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做好鼻饲干预、定期巡查工作、确保呼吸道顺畅、撤机前呼吸功能锻炼等基础内容。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组建气道管理小组并进行气道护理质量管理。(1)建立小组。选择各科室护士长、护士组成小组,组内成员进行气道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相关培训,只有考核达标的护士才能在后续开展相关护理工作。(2)护理干预。做好ICU内环境干预,确保室内适宜稳定度及湿度,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对机械通气情况进行核查,合理调节氧浓度。雾化吸入湿化确保患者气道湿润性,做针对性吸痰处理,进行气道清洁,确保患者口鼻通畅情况。合理排出痰液后做体位管理,垫高背部及颈部,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3)监督管理。小组组长定期对护士护理情况进行抽查,确保气道护理工作质量,对期间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计算概率,同时分析比较撤机失败率。

(2)记录各项时间指标并实施两组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分析,患者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及撤机失败概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总概率以及撤机失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并发症及撤机失败概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并发症

撤机失败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道黏膜出血

肺部感染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0(0.00)

1(2.50)

2(5.00)

1(2.50)

对照组

40

3(7.50)

2(5.00)

3(7.50)

8(20.00)

6(15.00)

x2

-

-

-

4.114

3.913

P

-

-

-

0.043

0.048

2.2相关时间指标对比

观察组各项时间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相关时间指标对比d

组别

例数

撤机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

住ICU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40

7.02±1.24

3.41±0.92

9.08±1.47

14.17±2.13

对照组

40

10.42±1.85

5.26±1.31

13.26±1.94

18.67±2.87

t

9.665

7.309

10.861

7.963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进入ICU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治疗,才能保障患者机体状态,对其生命健康做出正向保障。对这类患者进行机械通气,一方面是为了稳定患者相关体征,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性。机械通气下实施具备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的实际效果,让患者病情好转,机械通气情况获得正向反馈,对于早日促进患者撤机、早日离开ICU有重要作用[3]
  研究中重点探究的气道护理管理能够针对患者气道现实情况做出护理内容上的调整,使得优化后的护理内容能够确保患者机体状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4]。其中,气道护理管理小组的成立对于促进护理效果有重要帮助作用,小组干预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常见并发症产生的概率,缩短撤机时间,控制并降低撤机失败概率,让患者能够尽早离开ICU,早日出院。

综上,在气道护理管理小组的帮助下能够优化气道护理内容,改善患者机体状态,相应管理模式具备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叶斐,赵洁,董春叶,等. 危重症专职小组气道综合护理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3,36(19):163-166.

[2] 李红,熊雪芳,张丽珍. 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感染防控和临床结局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1,19(7):660-663.

[3] 刘明洋,黄建会. 危重症专职小组下气道综合护理对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23,44(1):267-270.

[4] 卢礼齐,萧丽,蒙振波. 气道管理小组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3):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