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

邬康珲  

湖南望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对于保障河道的安全稳定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水利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旨在对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施工技术的特点、应用条件和质量控制要点,为提高堤防护岸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一、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概述

(一)堤防护岸的作用与类型

堤防护岸对于水利工程河道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保护河岸免受水流侵蚀,还能维持河岸的稳定。常见的堤防护岸类型有重力式、护坡式和桩式。其中,重力式依靠自身重量抵御水流冲刷,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地。护坡式通过铺设护坡材料来保护河岸,如砖石、混凝土砌块或植被等;桩式则利用桩基础来加固河岸,常用于软弱地基或水流冲刷严重的区域[1]

(二)常用的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包括堤防填筑、护坡铺设和护岸加固等。堤防填筑通常采用土石料或混凝土等材料,以提高河岸的稳定性;护坡铺设可以使用各种护坡材料,如石块、网格等,来防止土体滑坡。护岸加固技术则包括锚杆、挡土墙等措施,以增强河岸的抗冲刷能力。

(三)施工技术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施工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应根据工程场地的地质条件、水流特性和河道演变规律,选取适宜的施工技术。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同时,还应注重环境保护,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的影响。此外,施工工期和质量控制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选出最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堤防护岸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长期稳定性。

三、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

(一)堤防填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堤防填筑时,需要首先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然后,选择合适的填筑材料,如土石料、砂石等,进行分层填筑。每层填筑后,应进行压实,以确保填筑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2]。在填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填筑速度和填筑厚度,避免过快或过厚导致的沉降和变形。同时,要注意填筑材料的质量和级配,确保填筑体的整体性能。此外,还应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填筑体内的水分,以防止积水对填筑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护坡施工技术

护坡施工技术是保障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稳定的重要措施。它可以有效防止坡面土体的侵蚀和滑坡,保护堤岸的安全。护坡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护坡材料和施工方法。常见的护坡材料包括石块、混凝土砌块、土工合成材料等。石块护坡具有良好的抗冲刷性能,但施工难度较大;混凝土砌块护坡则安装方便,但需要注意砌块之间的连接;土工合成材料护坡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需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铺设的牢固性。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护坡铺设,保证护坡的坡度、厚度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注意护坡与堤岸的连接,避免出现裂缝和空鼓等问题。此外,护坡的排水也是关键,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坡面的水分,减少水压力对护坡的影响。对于特殊地质条件或高流速区域,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护坡技术,如锚杆护坡、喷射混凝土护坡等。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强的护坡抗力,但施工要求也相对较高。
1710983825047
图1

(三)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护岸工程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堤岸免受水流冲刷、侵蚀和坍塌等威胁,确保河道的稳定和安全。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包括多种方法,如挡土墙施工、护坡植被种植、土工格栅铺设等。挡土墙是常见的护岸结构,它可以通过抵抗土体压力来稳定堤岸。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挡土墙的基础牢固,墙体结构稳定,并且与周边土体有效连接。护坡植被种植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护岸方法,通过种植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形成植被覆盖层,减少水流对堤岸的侵蚀。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抗冲刷能力和生态功能。土工格栅铺设则是利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拉伸性能和过滤功能,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土工格栅的搭接和固定,确保其有效发挥作用。此外,护岸工程施工还需要考虑河道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流特性和堤岸的使用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材料,结合科学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才能确保护岸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四)防渗处理施工技术

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有效减少水体渗漏,提高堤防护岸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防渗处理施工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基础防渗,通过在堤基或岸坡底部铺设防渗材料,如土工膜、膨润土防水毯等,阻止水分渗透。在铺设防渗材料时,要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连接的密封性。其次是堤坝本体防渗,采用防渗混凝土、防渗墙等结构,增强堤坝的防渗能力。防渗墙可以是现浇混凝土墙、地下连续墙或帷幕灌浆等形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防渗结构的完整性和防渗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灌浆技术,如水泥灌浆、化学灌浆等,对堤坝中的裂缝、孔隙进行封堵和填充,提高堤坝的防渗性能。灌浆施工要注意灌浆材料的选择和灌浆工艺的控制。防渗处理还需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取合适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渗水压力。同时,对防渗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防渗缺陷,确保防渗系统的长期有效性。

四、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质量控制

(一)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原材料的质量是关键,如土石料、水泥、砂石等,如果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其次,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合理性、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施工设备的性能等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环境因素,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也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

(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的质量,需要把握以下要点。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责任。其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注重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如填筑压实、护坡施工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另外,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

为了评估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的质量,需要采用合适的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现场检测、试验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等。现场检测可以通过目测、实测等方式,对堤防护岸的外观、尺寸、平整度等进行检查。试验室检测则主要针对原材料和工程实体的性能进行测试,如强度、密实度等。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符合性。此外,还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以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结语

通过对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的分析,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堤防护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施工技术,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水利工程需求。希望本文的分析能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诗媛,卢丹萍,黎倩倩,等.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J].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2023,2(19). 

[2]邵佳琦.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J]. 工程学研究与实用,20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