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探讨

曹晓怡

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0072

摘要: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精准医疗理念的发展,医学检验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样本检测,而是逐渐演变为对患者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本文分析了这一转变的社会背景,阐述了检验医学在多个学科中的融入,提出了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要求,以推动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深入转型。

关键词:医学检验;检验医学;转变

医学检验指的是利用实验室技术、设备和方法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生物样本进行检测分析,以获取疾病诊断、治疗监测以及健康评估的数据过程,主要关注的是检测项目及技术,是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相较之下,检验医学是一个更为综合的概念,不但涵盖医学检验技术层面,还包括临床实践中的质量控制、结果解读、咨询、科研创新等多个层面,检验医学强调是如何将检测数据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决策,促进患者的整体健康管理。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旨在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一转变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疗,通过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检测结果,为医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1]。本文就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进行综述。

一、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社会背景

1、精准医疗的需求增长

精准医疗的需求增长是推动这一变化的重要动力,精准医疗强调对个体化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精确性,需要更深入、更细致的检测数据,医学检验不再仅仅是疾病的确认工具,而是成为预测、预防和个性化治疗策略制定的关键环节,通过精准的检验结果,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更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日益重要也是转变的一大因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医生需要处理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患者数据,检验医学能够整合这些信息,通过复杂的分析模型为临床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仅提高了诊疗效率,也降低了误诊和漏诊的风险,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3、患者期望与医疗质量改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也在不断提升,更加关注医疗质量和体验,检验医学以其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特点,满足了患者对高效、准确和人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通过对检验结果的深度解读,医生能与患者建立更好的沟通,增强医患信任,从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二、检验医学融入多个学科

1、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基因测序、杂交技术、探针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理解生命现象和疾病机制的视野,基因测序,如全基因组测序,能够揭示个体的遗传信息,为精准医疗提供基础数据,帮助预测疾病风险,甚至指导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通过基因测序可以发现肿瘤的特定突变,从而选择最有效的靶向药物。杂交技术和探针技术则主要用于检测特定DNA或RNA序列的存在,它们在病毒检测、遗传病筛查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如在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中,PCR技术成为筛查的关键工具,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使得病毒的快速检测成为可能[2]

2、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

定量PCR,又称为实时PCR或qPCR,是PCR技术的一种扩展,它不仅可以检测目标基因的存在,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在极微量的DNA样本中扩增出大量特定的DNA序列,极大地提升了遗传学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检验医学中,PCR被广泛用于识别和分析各种遗传性疾病或癌症的基因变异,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到BCR/ABL融合基因的存在。除此之外,还能定量测量其拷贝数。在BCR/ABL融合基因的检测中,定量PCR能够准确测定这种异常基因的数量,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关键信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并预测疾病的复发风险。

3、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技术,它能够在微小的空间上集成大量的生物信息,实现对多种疾病标志物的同时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生物芯片可以检测到多种肿瘤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对于判断肿瘤的存在、类型、发展阶段以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其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生物芯片可以在早期发现肿瘤病变,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此外,生物芯片的高通量特性使得一次实验就能完成大量样本的分析,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面对大规模人群筛查或复杂病情诊断时尤其重要,能够快速提供准确的结果,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三、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的要求

1、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

发展循证检验医学是关键,循证检验医学强调的是将临床问题与最精确、最新的科研证据相结合,以制定最佳的检验策略,这要求医学检验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产出,而是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提供具有高准确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检验结果,这样的检验结果不仅能准确反映患者病情,更能为临床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检验质量的提高是检验医学的基础,传统的医学检验侧重于单一指标的测定,而现在则需要对整个检验流程进行系统性评估,包括样本采集、处理、分析到结果解读等环节,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如自动化流水线和高通量测序,可以显著降低人为误差,提高检测精度。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是确保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医疗环境中,时间就是生命,快速准确的检验结果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这需要我们优化工作流程,例如,采用预实验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步骤;建立电子报告系统,实现结果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能帮助临床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检验效率。

3、检验医学工作人员知识更新

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包括新疾病模型的理解、新检验方法的研发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例如,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遗传性疾病的相关检测已经成为检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掌握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相关知识;对实验室疾病的深入理解和信息的详尽掌握成为必要,在检验医学中,实验室不仅需要提供单一的检测数据,还需要对这些数据背后所代表的疾病机制有深入的理解,这意味着检验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能够解读复杂的生物标志物,分析可能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临床医生。美国临床化学学会(AACC)明确指出,合格的检验医师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基础能力、临床能能力、科学与技术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以及管理能,其中临床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提升检验人员的临床技能,使其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是提升医学检验整体水平的重要保障。

4、加强与临床之间的沟通联系

检验医学强调的是对患者整体情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对单一指标的测定,这就需要检验人员不仅要精通实验技术,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能理解各项检查在疾病诊疗中的意义,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使他们了解临床的需求和疑惑,有助于提高检验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的认识,他们的反馈可以指导检验科设定更有价值的检测项目,优化检验流程,甚至推动新检验技术的研发。检验结果的解读和报告应当简洁明了,便于临床医生快速理解和应用;对于异常或复杂的检验结果,检验人员应主动与临床医生沟通,共同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对策,避免误诊或漏诊的发生。

四、结束语

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医疗服务理念的升级,这将有助于构建更加科学、高效且人性化的医疗体系,为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医学影像及检验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J].家庭生活指南, 2020(3):254.

[2]龙丹.谈从技术与管理看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