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在本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施艳秦洁 (通讯作者) 孙振洁(第二作者)

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护理系  上海市  201306

【摘要】目的:研究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对本科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40名本科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对照组20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选用传统教学,实验组20名接受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比较两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投入量表得分、学习倦怠量表得分。结果:实验组本科护理专业护生的学习投入量表得分、学习倦怠量表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 BOPPPS为基础的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倦怠情绪。

【关键词】BOPPPS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本科护理教学

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单元为单元的教学方式,它由有效引入、明确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等几部分组成。混合教学就是以达到学习目的为目的,将传统的教学与网上学习的优点结合起来,结合学习者的特征、学习内容和教学目的,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最优的组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利用教学平台,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资源共享,把教学活动向校外扩展,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能够使教学方法得到最大的优化,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作用,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本文以“超星”为平台,对手术护理课程进行混合教学,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索。

1资料与方

1.1基础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40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学生年龄23.65±1.76岁,其中男性学生11名,女性学生9名。实验组年龄23.79±2.41岁,其中男性学生12名,女性学生8名。两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外科护理学》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前、课后的复习;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老师讲课的方式,结合个案教学。

实验组采取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

混合教学内容的制作: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分割成60-80段的短片,在录象前,由专家组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设计;在拍摄的过程中,对视频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保证了内容的精练和精确,每一段视频时长8-15分钟,并与之相配的教学资源,包括章节简介、教学 PPT、课程知识点、章节测试题、讨论题等。

制订混合式教学法:在专家谘询与教学小组讨论后,拟定了一套包含“线上导学+课堂互助+课后扩展”的混合式教学方案。1)线上引导:老师为学生量身订做自学任务,并设定自学目标。采用测验和线上研讨的方式,事先搜集学生的资料,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课堂前的小测所占的比例进行评估。问题的深入需要护生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合作学习、网上学习等方式,对知识进行探索,并提问,为开展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超级星”平台,对护理人员的线上学习互动、线上测试、学习过程中的成绩等进行采集,并将这些数据生成可视化报告,并将这些结果反馈给老师,让他们对学生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指导护生的网上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课上帮助:老师们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前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份课堂作业表。通过解答疑问,专题讲解,互动探究,病例讨论,小组讨论,展示汇报等方法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讨论,互动,释疑,讲解,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3)课外延伸: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

1.3观察指标

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本研究在 Schaufeli等人编写,包括动机、精力和专心三个维度17个项目,其中“从来没有”到“总是”各有1-7分,分数越高,学习效率也就越高。

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这是连容等开发的一种测量工具,它包含了三个构面:情绪低落、行为失当、成就感低下。使用Likert5级计分,总分为100,分数高表示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较高。

1.4统计学方式

使用SPSS17.0系统处理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士s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表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学习投入量表得分对比

实验组学习投入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得分比较(n=20,士s)

组别

名数

动机

精力

专注

总分

实验组

20

30.32±1.08

25.46±0.65

30.63±1.55

87.96±2.11

对照组

20

27.78±1.55

24.84±0.67

27.14±1.35

80.14±3.21

T

6.0129

2.9703

7.5932

9.1040

P

0.0000

0.0051

0.0000

0.0000

2.2学习倦怠量表得分对比

实验组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得分比较(n=20,士s)

组别

名数

情绪低落

行为不当

成就感低

总分

实验组

20

18.35±1.11

14.24±0.52

14.01±1.22

45.17±3.01

对照组

20

21.25±1.32

16.01±0.85

16.05±0.85

52.16±1.55

T

7.5198

7.9439

6.1357

9.2332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通过采取混合式教学护生可以随时进行自主化、碎片化的学习,学习工具也不再局限在教室和书籍上,而是通过各种智能装置,将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对提升自我学习的效果很有帮助[1]。在教学过程中,将网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些“导学问题”,以指导护生学生的自学和探究的能力;从传统的笔试向多维测评转变,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规范开展互评,并对护生的工作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提升护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其学习行为的改善。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配置、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几个方面,可以很好地适应当代护理学的学习需要[2]

本研究发现,两组学生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于在开展混合教学时,老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需要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并设计出了适合当代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注重护生的情绪激励,通过对教师的正面期待,激发护生的自我探究能力,使护生的学习认识由“任务”向“价值”转化,激发护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加深提问,并指导护生利用各种渠道去寻找信息,并主动地加入到讨论和交流之中,这能让护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其中,从而在无形之中,激起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从老师的“教学”变成了让学生“求学”。

本文以“超星”为平台,以 BOPPPS为基础,开展了混合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正心理资本,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井双,袁媛,蔡立柏,等. 本科护生跨专业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J]. 护理研究, 2024, 38 (06): 1047-1052.

[2]杨迎春,张小良,高赛红,等. 对分课堂在本科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护理教育, 2024, 21 (02): 165-168.

上海建桥学院校级教学改革建设项目 编号:JXGG2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