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离心风机振动原因分析及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多级离心风机振动原因分析及治理

王慧

南京碳环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针对某沼气处理系统中多级离心风机在并联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振动,针对振动状况对振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整改实施,并对整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跟踪分析,总结了并联离心风机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共振,喘振,不出力

1、前言

离心引风机在沼气处理系统中运行,由于用气设备的运行负荷不同,需要调节风机的运行频率,运行参数会变化,离心风机的运行工况也在不停的变化。当离心风机频率降低,流量不断地减小,减小到 qVmin临界值时,气流在流道中就会出现严重的旋转脱离。流动严重恶化,连续流动的气流就会在叶道中产生脱离, 使气流在叶轮出口处形成间断的团状气流,而在风机出口处的流动会呈现间歇的气流团涌出出口,从而产生振动。由于这种振动呈周期性又有一定节奏的喘息声,这种现象常常被称为 “喘振”。

而机械系统所受激励的频率与该系统的某固有频率相接近时,系统振幅显著增大的现象成为“共振“,共振时的激励频率称为共振频率,近似等于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

2、系统概况

我公司某沼气工程应用中,采用3台风机并联,单台风机的气量为3000Nm3/h,两用一备,为发电机组供气,因发电机需要的气量随着发电量和沼气中甲烷含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发电机的进气压力稳定,系统需要跟踪风机的出气压力采用变频的方式进行调节,从而保证供气压力稳定。在该工程案例中,风机出现了不同的振动情况。

振动情况一:

风机在两台同频运行中,在多频率参数下出现了振动。

经过多次测试对比,判定在几个固有频率下,风机发生明显的振动,在高于振动频率和低于振动频率的条件下,振动明显减小,系统运行正常。变频器中设定跳过振动的几个频率值,系统振动正常。

振动情况二:

风机双机运行正常时,因运行工况变化,需要的流量减小,两台并联运行的风机频率降低,虽然两台风机频率相同,但风机运行状况逐步不同,一台风机功率变小,电流变小,做功变小,处于不出力的空转状态,振动急剧增加;

3、原因判断

针对振动情况一,对几个固有频率在电控中屏蔽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基本无振动异常,判断为风机与底座整体发生了共振,风机在几个运行频率下与底座的固有频率接近,出现了异常的振动和噪音,这可能会导致风机的寿命和工作效率下降,也可能会对风机周边的管道或支撑结构造成损坏。

针对振动情况二,通过调整两台不同频率,将振动状态下不出力的那台风机频率增加1Hz,流量出现加大,但原先正常运行的风机出现了流量逐渐减小,功率减小,这台风机出现不出力的空转状态,振动加剧;判断为因系统流量小,平均到两台风机上,风机均处于喘振临界点;

4、原因分析和改进方案

4.1 共振的解决

在离心风机的共振中,主要振动机理包括以下几种:

1)支撑系统共振,也就是说当风机运行频率与职称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系统会产生共振,从而影响风机运行的稳定性;

2)管道共振,当风机产生的压力波与管道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管道系统产生共振,对系统和设备造成损坏;

采用磁吸式振动,对风机的振动进行测量判断,管道和管道支撑振动值均为正常值,而风机系统也安装了减震器,测量风机底座,与风机的主动轴端有类似的振动情况发生,判断为风机的整体撬座固定不牢固,在几个固有频率下产生了振动,现场安装人员对风机底座撬座进行了加固以及二次灌浆,再投入运行,共振点的振动消除;

4.2 喘振的解决

1)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时候发生喘振?

PWRd/surge(kw)=(101.3+P1)/(273.15+T1)*165*(rpm/3600)^3

其中PWRd/surge 为喘振功率KW,风机小于此功率时应该停机,风机出口没有气流出来,就等于在喘振,风机必须停机。

P1 为入口相对压力,单位kPa, 负压时数值为负,相减;

T1 为入口气体温度;

2)数据分析

系统中两台风机同步运行,为什么其中的一台发生喘振,根据现场运行数据记录:


风机401

风机403

转速 r/min

2202

2173

频率 Hz

37

37

电流 A

37

132

扭矩 %

13

62

输出功率 Kw

8

41

(表一)

两台风机运行在同频率下,401风机输出功率很小,即这台风机处于不做功状态,则没有气量排出;

根据两台风机 401,403 运行数据,风机运行在37Hz时的曲线见图一:

图表, 折线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一)

其中红线入口负压设置为 -2.06模拟401风机,蓝线入口负压为现场实际数据 – 0.56kPa,模拟403风机,二者相差1.5kPa,模拟管路不平衡而引起的差压。

曲线中可以看出,蓝线流量和现场测得流量2680m3/h相同,而红线出口压力达不到30kPa,出口单向阀打不开,没有任何流量。

在曲线中找到对应的点,风机运行在低流量区域,曲线的最左边,很小的压力差对应较大的流量变化,入口管路稍有一些不平衡,就会导致流量差异很大。而实际工程应用中,无法做到阻力完成相同的管道系统,一定是存在差异的,所以在低流量运行时,同转速同频率下,入口负压较大的风机就会是发生喘振的那台;

3)解决方法

解决此问题应线投入一台风机运行,当风机达到额定功率后,需要再启动第二台风机。

如(图二)曲线,出口压力30kPa,风机达到额定功率时,风量可以达到大约5400m3/h。

流量需要继续增加时,启动第二台风机,就可以避免一台出力而另一台不出力。

图表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二)

当降低出口压力至25kPa,一台风机在额定功率时,可以达到5700m3/h以上,

开第二台风机,总流量在5700m3/h时,也可以避免一台不出力的情况。

经过以上分析得出:现场长期在低流量下选用“双机模式”运行,使离心风机长期处于低负荷喘振区域运行,造成离心风机喘振振动。

对以上分析进行验证:根据运行负荷(耗气量),逐台开启离心风机。当运行负荷小于单台离心风机额定气量时,启用一台离心风机;当一台离心风机接近满负荷时,手动启动第二台离心风机,并切换为“双机模式”,确保每台离心风机至少在接近50%或者50%以上负荷运行。避免离心风机在低频率、低流量、高压力的工况下运行,可避免有一台离心风机不出力的状况。

根据以下离心风机运行性能曲线图可以看出,当离心风机运行在左边的低流量区域,很小的压差对应的较大的流量变化,当进出口压力有微小的差异时,就会导致流量差异很大。

问题解决:将修改控制程序,将原来的“单机模式”需手动切换到“双机模式”的运行程序修改为“单机模式”、“双机模式”自动切换的程序,控制系统根据实际流量自动判断运行模式,实现以上功能,避免喘振。

5、多级离心风机运行特性总结

1)根据流量与压力的曲线,当处于同一曲线的左边区域时,处于该频率下低流量,高压力的情况,越向左,越接近与喘振区域,压力稍有变化,流量差异很大;

2)右边区域处于高流量低压力的区域,当压力有变化时,流量差异较小。所以当风机不处在低负荷区域运行时,流量差异较小,且远离风机喘振区域。

3)红色区域是风机工作的区域,在红色区域内工作既可以避免喘振又可以避免过载(图三)。

图表  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三)

4)当频率处于临界状态,接近喘振区域时,因两台离心风机进气压力有微小差异,出现一台喘振不出力,对风机造成损伤;举例说明如下:如(图一)风机曲线,风机出口压力要求35KPa,流量需求为1800Nm3/h情况下,从曲线上可知,一台风机流量足够,另一台风机因进气负压稍低,无法达到35KPa,处于喘振不出力状态。

6、多级离心风机振动控制建议

1)根据以上工程案例,离心风机区别于容积式的风机,要综合考虑风机的特性和运行负荷对风机进行控制;

2)对有振动的设备,尤其是功率较大、转速较快的动力设备,对安装要严格要求,做好固定和减振,以保证设备有较佳的运行状态;

3)对于振动还有其他的可能原因,如电磁干扰、轴承润滑不够、转子动平衡较差等因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可能会遇到;

参考文献:

[1] 李克,刘建亭,卢会金,离心风机喘振现象原因分析及治理[J].应用技术,2016(7):3.

[2] 陈益中,多级离心风机的流体性能及控制方法研究[J]. LOW CARBON WORLD,2017(3):3.

[3]郭小龙.探讨离心风机振动故障成因及解决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