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械设备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通用机械设备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堵杰兴 蒋凌超 郭丹枫

宜兴市宙斯泵业有限公司   214221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步摆脱了手工生产,解放了双手,让企业生产力得到提高。另外,工业生产的日益增多,各种机械设备种类与数量也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对机械设备维护给予关注。通过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服务体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并配置专门的维护队伍。如果企业不经常对设备进行维护,不但会让企业蒙受更多的损失,而且还会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关键词:通用机械设备;必要性;重要性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为企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可见,机械设备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稳定,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企业生产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中有很多是可以节约利用的。由于资源紧缺,如何高效地进行资源节约已成为企业所面对的问题。由于很多企业都有一个错误的想法,只要有专门的人员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工作就可以。因此,管理人员觉得例行的维护是不必要的,也是一种浪费,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对通用机械设备维护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式。

1.通用机械设备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生产是指机械设备具有依赖性,以满足企业需求,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为了达到稳定、高效的指标,企业需要改善设备型号和设备维护。一方面,企业对已有的设备进行维护,使产能得到有效恢复,并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对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研发新产品。

1.2保证企业生产安全

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是保证安全生产、降低设备失效的根本。机械设备中存在的隐患很难被及时检测出来,而连续生产则会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甚至造成生产线停产、设备失效、人员伤亡,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另外,维护人员要重视设备的防范工作,对设备运转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加强对机械设备培训,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安全事故的教育,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另外,企业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维护工作给予极大的关注,生产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则对机械设备实施科学的操作管理与共同监管。

1.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机械设备维护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性、稳定性。通过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能够迅速地对故障进行分析,并针对故障严重性制订出相应的维护方案,及时地解决设备故障,使生产得以迅速地恢复,从而不会因为生产效率下降带来经济损失。通过对机械设备维护能及时地检测出设备内部隐患,例如,老化、松动、部件磨损、润滑不足等。通过对零部件进行适当更换或加润滑剂,可以有效地降低通用机械设备零部件的损耗和故障几率。另外,也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新次数,而且企业不需要投入大笔的购置经费。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是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减少设备失效几率,既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又能减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维修费用、节约自身维护与改进空间。

2.通用机械设备维护方法

维护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可以提升所需要的产品性能与品质,又能保证通用机械设备的效能与可靠性,防止设备在使用时出现意外,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首先,对通用机械设备的每一次运转要进行检查和维护,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及磨损状况要有详细的记载,以保证设备完整性。其次,建立通用机械设备全面维护机制,聘请专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并对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维修。最后,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前要认真地检查,对通用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按照记录对潜在机械设备缺陷进行分析,以保证机械设备在工作期间不会出错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3.通用机械设备维护措施

3.1强化日常维护

设备维护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生产效益最大化,把设备失效对企业造成的冲击和损失降到最低。由于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失效,因此,需要加大对设备例行维护力度,以便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在对设备进行例行维护与检修,并在发生事故后进行故障为辅。根据设备数量、型号和生产量等资料,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隐患,以便对隐患进行精确辨识。另外,要研发新产品,开拓新机遇。故障维修工作是指对每天发生的各种事故进行处理,并对事故进行迅速、高效的抢修,使企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

3.2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

通用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是维护工作的关键,这对维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责任心提出更高的要求,具备高的业务素质能在早期检测出问题,减少机械设备失效的几率,在出现暂时性故障的情况下能迅速找出故障原因,并对设备进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1]

3.3加强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设备维护既要全员参与、及时、准确地进行设备检修,又要进行故障维护。传统机械设备管理方式能够确保设备维护的完整性,确保设备维护的有效性,但是对于隐性故障的及时、准确识别还需要改进。设备管理是一种能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的系统。比如,在设备例行维护、检修期间,通过对气压的稳定度、气压的细微变化进行监控,从而追踪设备气压变动的根源。在传送带上可侦测到传送带的摩擦力,以判断传送带或传送轴装置的运转状况,该系统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控,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防止设备在生产发生中断或失效的目的

[2]

3.4构建健全的机械设备维护体系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可靠的机械设备维护制度,保证设备维护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维护工作的效率。首先,建立专门的维护团队,对设备进行管理,并指定人员进行维护。维护人员要结合企业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思考怎样使生产率最大化,并保证机械设备维护不会对产品品质产生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要事先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采用连续的维护方式。其次,零件是维护的依据,要有专人负责,如零件的调配、购买等。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具有维护、购买等技能,而且技术经验及组织技巧是设备维护的保障,购买、安装、使用机械设备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因此,通过管理人员、维护小组和运营商的战略实现设备维护。管理者对设备购置与维护费用进行控制,维护人员负责对设备失效进行预防与管理,运营人员负责对设备使用与管理,达到全员管理、全员检验、专业化维护,使设备维护更具综合性和有效性,使设备使用寿命最大化[3]

3.5设备使用的科学化管理

企业要想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不仅要靠专业维护人员,更要靠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对设备科学利用与管理。通用机械设备已形成独立的作业系统、制订科学的作业规程。首先,工作人员需要知道设备的性能以及最大负荷;其次,要按照生产流程,将机械设备的工时及工效按生产任务进行适当分配,以达到对设备的科学利用,降低损耗[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机械设备维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完成设备维护工作,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同时要做好维护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量。当前,设备类型众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为设备添加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从而降低企业不必要的费用,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使利用率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节约能源、保护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冯煜.通用机械设备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31):136-137.

[2]宁龙举,徐凯.通用机械设备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职业技术,2015(6):110-111.

[3]吴英.通用机械设备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217.

[4]张佳妮,成强,张俊杰.通用机械设备维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J].大科技,2018(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