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运用研究

张冰  刘光乾

平原县水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   德州市  2531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社会迅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不断进步。防水堵漏技术作为水利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旨在防止水体渗透、泄漏,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长寿命和可持续运行。这项技术涉及土工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地下水位控制等多个方面,其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渗透能力、减少水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防水堵漏技术;运用研究

引言

水利工程一直都被视作我国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水利工程项目数量的逐渐增多及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对建设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提升工程运营安全性,就必须注重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防渗加固处理。

1防水堵漏技术的重要性

1.1结构安全性

防水堵漏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保水利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水利工程中涉及的各种构造,如水坝、隧道、水库、渠道等,承担着重要的水资源储存、输送和调控任务。这些结构如果受到水的渗透或泄漏,可能导致土体的稳定性失控,危及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进而对周边地区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1.2水资源保护

防水堵漏技术的应用对于维护水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通过有效地防止水的无控泄漏或渗透,这一技术能够确保水库和渠道中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储存,从而为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多种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3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工程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存在密切的关联,而防水堵漏技术的应用对于减少水体对周围土壤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技术的科学运用有助于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

1.4经济效益

有效的防水堵漏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确保水利工程的结构安全,还能够显著降低工程的维护成本。通过减少泄漏和渗透,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得以有效控制,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的运用策略

2.1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堤坝防渗漏加固施工前,需要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制订防渗漏施工技术方案,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岗前专项技术交底培训,检查并调试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将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施工材料准备齐全。同时,技术人员要认真勘察施工现场的情况,确定渗漏堵塞及防渗加固的关键部位,对专业技术工人、使用的原材料、配套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程量等进行统计汇总,并根据土坝、砌体坝或混凝土坝体现场渗漏情况确定防渗浆液组成材料的配比,以保证防渗加固效果。另外,以堤坝渗漏点为中心,封闭渗漏处及周边,清理渗漏缝、渗漏点、管孔和钻孔表面与周围的杂物、附着物及其松动老化的部分,清理至坝体材料的结构层,尤其是混凝土堤坝清理后,要见到混凝土的结构层,土坝表面要见到新土质,清理后的新面无任何杂物、杂质和积水。

2.2钢围堰导流管安装

在堤坝上设置钢围堰导流管道,利用其高效的导流特性,来实现对堤坝的防渗加固。在采用钢围堰导流管道进行防渗补强施工时,首先要明确导流管在坝体中的安放位置。针对钢围堰导水管对框架体侧压力较大的问题,将钢围堰导水管与泄洪口部位的结构立柱进行刚性连接,以提高其整体稳定性。为了取得良好的防渗效果,将导流管用双层木夹板固定,上下两层面板用螺栓锚固,以确保其安装位置符合堤坝的特殊要求。通过设置钢围堰导流管,可增强坝体的侧向刚度,在钢围堰导流管外部加设外套筒,直接与支座连接,外套筒能增强钢围堰导流管的强度,减轻围岩对钢围堰导流管的压力,防止导流管受损,从而增加导流管的使用时间。通过计算,可以确定钢围堰导流管的进出水口高程参数,从而对堤坝防渗加固中的进出口高程进行合理设置。这样做的目标是确保在进行防渗加固之后不影响堤坝正常的导流和供水,尤其是在直角、转弯处不会发生堵塞,从而加快加固后的断面平均流速,实现堤坝的防渗加固。在坝体防渗补强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水口底部浸没在静止水位以下,以确保在水利工程中堤坝的潜水器入口设备是密闭的,不会有水进入。

3水利工程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点研究

3.1制浆

在水利工程中开展堤坝防渗加固施工时,浆液的配制过程至关重要。首先,在准备阶段,去除容器中的污渍、油脂、有机物、灰尘等不良杂质,确保配制容器干净、平整,并保持操作环境无尘、无杂质,避免制浆过程受到污染。为保证浆液黏合性高,选用具有优良吸水膨胀性能的膨润土原料,加入泥浆搅拌机中,并按照1∶10的水土比加入清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确保水分均匀分布于膨润土中。然后利用过滤筛过滤,去除较大颗粒和杂质。再将混合物流入一级浆池,使较重的颗粒沉淀于底部。接着,进入二级浆池净化处理阶段,对浆料进行进一步净化,以确保浆液的纯净性和稳定性。在二级浆池中,为增强浆液性能,根据工程需要和材料性质,与拌和桶进行协同调剂。

3.2灌浆及压力控制

注浆浆液配制完毕后,开始下注浆管,管径为34mm,并保持注浆管下至距孔底0.2~0.5m的距离停止。使用zby3/7.0-11矿用液压双液注浆泵将浆液通过注浆管灌注到孔内缝隙中,且连续一次压入不中断。在此过程中实时监测现场压力表,确定劈裂式灌浆的孔口压力范围控制在0.1~0.5MPa。根据灌浆压力的变化,灵活调整灌浆体积,高压力时需要增加灌浆体积和浆液质量浓度,低压力时需要降低灌浆体积和浆液质量浓度,以确保浆液均匀覆盖孔壁并充分填充空隙,获得更好的灌浆效果。通过实时计算坝肩横向位移,随时了解坝体的变形情况,如果位移值超出安全范围,及时采取停止注浆、调整注浆参数等措施,避免不良位移发生,保障灌浆施工的稳定性。

3.3封孔

灌注桩封孔是水利工程中堤坝防渗加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对于确保注浆过程的顺利完成、增强桩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将灌浆口周围的杂物和尘土清理干净,并将注浆管小心地插入孔底,然后向孔内注入清水,确保清水充分填满注浆孔,以消除内部空隙,从而为后续封孔操作做好准备。之后等待0.5~1h,浆液折水沉淀后,立即使用C30细石砼和硅酮密封胶进行封孔操作,以确保封孔的可靠性和持久性。封孔完成后,视觉检查封孔表面是否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封孔材料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砂石颗粒、气泡或杂质。

3.4加固养护

加固养护工作是修复堤坝防渗加固工程施工后所出现渗漏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养护工作前,预先制订详细的养护计划和工作方案,确定巡视的具体时间、频率和内容,以及维护和维修的方法和措施。堤坝防渗加固养护的具体措施如下。定期巡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期派专人对堤坝防渗加固结构进行巡视,利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测试工具,全面检测防渗加固区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在大雨、洪水等极端天气后,需要增加巡视频率。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定期清理堤坝周围的杂草、垃圾等杂物,保持堤坝周围环境清洁,避免对防渗材料造成损坏和腐蚀。同时,保持排水系统畅通,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压对防渗加固区域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

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面临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智能化、环保性和全面性,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和环境条件,推动水利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背景下,防水堵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关乎工程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涉及人类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良博.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1(4):218-219.

[2]皮安平.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9):102-104.

[3]任玉房.防水堵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1(1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