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炮制降低草乌毒性方法的历史沿革及炮制对草乌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4

谈炮制降低草乌毒性方法的历史沿革及炮制对草乌的影响

付维维1  张春蕾1  刘 爽1  赵 跃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鸡西市药品检验中心,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草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中医的临床常用中药,多年来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鉴别、炮制、药理、化学成分及毒性等方面,本文从草乌古今炮制降低毒性的方法、炮制对草乌毒性及毒性成分、药理作用的影响,综述了古今对草乌毒性的认识,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比较了古代、现代炮制草乌降低毒性方法的差异,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明确了草乌的毒性、降低毒性的有效方法;明确了炮制对草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影响的临床意义,旨在为降低草乌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由于草乌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有效成分即是有毒成分,探寻既可降低草乌毒性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的炮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方法以“口尝无麻舌感或微有麻舌感作为判断毒性大小的方法缺乏科学性,需要在对其减毒机制、化学成分有更深入的研究,确定更多的活性成分,明确其药理作用基础上,建立统一、严格的质量判断标准;探讨草乌各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炮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草乌;历史沿革;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1 草乌毒性及炮制降低毒性方法的历史沿革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味苦辛,大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1]。具有杀黏、燥协日乌素、止痛之功效,用于瘟疫,黏痧症,急性刺痛,黏刺痛,黏奇哈,痈疖,丹毒,白喉,炭疽,瘿瘤,黏性脖颈僵直,陶赖,赫如虎,关节疼痛,相讧热,肺感冒,喉感冒等病证。常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呼伦贝尔及山西、辽宁、山东、吉林、东北等山地和林中[2。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肿瘤等病症,已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但因其有大毒,临床上常因用药不当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

1.1 古代对草乌毒性的认识

草乌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性切用》载:“草乌头,……非生姜汁炒透,令人烦闷,仍需以生姜汁解之。”《本草备要》:“搜风胜湿,开顽痰。治顽疮,以毒攻毒,……见面立死。”《医林纂要》云:“毒尤甚……绿豆、甘草皆可解。”《本经逢原》:“即乌头之野生者。……乌附五种主治攸分,……草乌悍烈,仅堪外治。”《本草求真》、《得配本草》中均有关于草乌使用的记载。《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综上,古代对草乌毒性的认识很早,也发明了很多相应的降低毒性的方法。但是,对其毒性成分以及炮制降低毒性的原理认识不清。

1.2 现代对草乌毒性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早期药物的毒性就是中药的药性,是用来治疗疾病的根据和基础,发展到毒性即为中药的偏性,即为现在的副作用,又发展到能够产生毒性甚至毒死人的一种性质即为现在中药的毒性。

1.2.1 心脏毒性

乌头碱及其相关生物碱的心脏毒性是由于它们作用于可兴奋组织(包括心肌、神经和肌肉)细胞膜的敏感钠通道。乌头碱和中乌头碱与敏感钠通道的开放状态有高亲和力结合,从而引起钠通道的持续激活,使其难以激发。心律失常诱发的电生理机制是由于去极化后延迟和去极化后提前引发的活动。乌头碱的致心律失常是由于其迷走神经介导的胆碱溶解(抗胆碱能)作用3、4

1.2.2 神经毒性

神经学毒性表现在感觉(感觉异常和面部、口周区域和四肢麻木),运动(四肢肌肉无力)或两者兼而有之[5

1.2.3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毒性表现在迷走神经兴奋,致使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主要死亡原因是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住院总死亡率为5.5%[6

1.3 炮制降低毒性方法的历史沿革

1.3.1 草乌的古代炮制方法

主要分为不加热炮制法、干热法和湿热法。

1.3.1.1 不加热炮制法

主要有净制、水浸泡和辅料浸泡。去皮、去芦头。水浸泡,并沿用至今。现今沿用洗和去芦头。去皮己不用。辅料浸泡常用辅料有苦酒、盐水浸、童便浸、米泔水浸等[789

1.3.1.2 干热法

分为不加辅料和加固体辅料炒法。不加辅料有炒黄、炒焦、炒黑存性、炮、锻、煨等方法。加固体辅料炒法。固体辅料有蚌粉、蛤粉、麦麸、巴豆、黑豆、盐、粟米、面。现代均不用。

1.3.1.3 湿热法

从宋代一直沿用至今的方法有不加辅料水煮法。始于唐代的加辅料的湿热法,可用一种或多种辅料并用,一直延用至今。常用的辅料有醋、薄荷汁、酒、黑豆、盐、姜汁、童便、油、鸡血等。其中醋制的方法有醋煮、醋蒸、锻烧醋淬、醋浸等方法沿用至今。另外,还有黑豆蒸、豆腐煮、绿豆煮、盐制、姜制等方法。草乌炮制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其次可以去除非药用部位、洁净药材;辅料的加入可以缓和烈性及燥性、活血化瘀、引药下行、散瘀止痛、改变药性,扩大应用范围;炮和炒还可以使草乌质地酥脆,利于粉碎。

1.3.2 草乌的现代炮制方法

主要以湿热法为主,蒸、煮(生姜)、黑豆甘草煮等方法。药典里经典的草乌炮制方法是:将大小个不同的草乌按照大小进行区分放入中浸并煮至大个草乌内部无干心、白心且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六成干3mm薄片,通风干燥。各版药典均有记载,各省市炮制规范由于地域不同,略有差异。但很多炮制品存在成分损失多、周期长等缺点。学者选取不同的草乌炮制品,分别为:草乌生品、药典法炮制品、新法1炮制品(润48h68∙65kPa115℃蒸2h)、新法2炮制品(润48h98.07kPa121℃蒸1h)的急性毒性及对心律和呼吸的影响。结果证明:具有低毒性、对心律影响和抑制呼吸等方面具有小且弱的优点[10。刘瑶11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阐明了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对痹证动物产生的毒性最大且药效最佳的条件是草乌被水煎煮30分钟、给药剂量为临床用量120倍。

2炮制对草乌性状特征的影响

在《蒙药志》中记载:“炮制后的草乌性状、特征有所不同,制草乌呈杂乱的圆锥状或略弯曲,横切面呈黑褐色,形成层环为多边形、圆形或长形,呈苍白或暗橙色。木质部呈灰白色或橙黄色,部分具辐射纹或裂缝。表皮呈现灰黑色、灰色或者橙色,皱状。质地脆弱,易折。味微辛,舌麻[12]

3 炮制对草乌化学成分的影响

3.1 草乌主要成分

3.1.1 草乌中的生物碱成分

澈力木格等[13]人主要研究了草乌中的生物碱,表明生物碱的主要成分为北乌碱、3-脱氧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乌头碱。其他还包括黄酮类、糖苷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甾醇、酯、无机元素和其他类化合物等。其中双酯类生物碱是草乌的毒性成分。

3.1.2 糖类成分

研究显示,半乳糖(Gal)、葡萄糖(Glc)、甘露糖(Man)和木糖(Xyl)[14]等是草乌中含有的多糖成分。

3.1.3 挥发性成分

草乌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类、胺类化合物。

3.2 炮制对草乌化学成分的影响

现代研究表明,双酯型乌头碱是草乌的主要有毒成分,必须经过浸泡、蒸煮、药用辅料煮沸等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剧毒的二萜双酯型生物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氨基醇类二萜生物碱(ADAs),仍然保留药效[15]。运用 UPLC-Q/TOF检测出乌头类药材的生物碱类成分及代谢产物,其含有三种双酯型生物碱、三种单酯型生物碱、三种氨醇型生物碱。在草乌进行炮制的过程中,可促进水解,能将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随着加热时间,草乌的毒性下降[16]。双酯型乌头碱在广泛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配伍和水解来降低双酯型乌头碱的毒性。11种草乌的炮制品抗炎作用中最强的是去尖刮皮制草乌,最弱的是酒制草乌,其中诃子制草乌(2法)为最佳方法[17]

诃子草乌在配伍用量上要达到最优比例,既诃子:草乌=1:2时才能对草乌有减毒效果,草乌含有的生物碱含量最低[18],发挥草乌的药用价值。

4 炮制对草乌药理作用的影响

作为草乌的主要活性成分-乌头碱类生物碱,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镇痛、抗炎、强心、抑制肿瘤、降血糖等作用。双酯型生物碱成为草乌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19];乌头类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是草乌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2021];乌头碱类成分是局麻作用的有效成分[22];乌头总碱成为心脏作用的有效成分[23];乌头碱因其特殊的抗炎和镇痛特性以及其作为抗肿瘤和强心剂的潜力而受到关注。乌头碱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显著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降低胸腺指数,降低Bcl-2表达水平[24]

草乌经炮制后其镇痛、抗炎作用减弱。经烘制后抑菌作用增强,抗炎、镇痛作用仍保留。生乌头和蒸乌头粗多糖降血糖作用[25]。诃子可显著抑制生草乌的心肌细胞毒性,其诃子炮制品比生草乌的安全性更高、更持久26。研究证实经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均可降低草乌的毒性27

5 讨论

草乌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由于有大毒,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现代主要采用《药典》炮制方法。另外,长时间煎煮也是降低毒性的有效方法;由于草乌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有效成分即是有毒成分,探寻既可降低草乌毒性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的炮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方法以“口尝无麻舌感或微有麻舌感作为判断毒性大小的方法缺乏科学性,需要在对其减毒机制、化学成分有更深入的研究,确定更多的活性成分,明确其药理作用基础上,建立统一、严格的质量判断标准。今后的研究方向,探讨草乌各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炮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高雅,郭文勇,廖翠平,等.草乌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4,42(01):139-147.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4.01.027.

[3]庞嶷,王进忠,覃小兰.误服外用川乌草乌煎剂致心脏毒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1):40-42.

[4]ChanTY. Aconite poisoning. Clin Toxicol (Phila). 2009 Apr;47(4):279-85. doi: 10.1080/15563650902904407. PMID: 19514874.

[5]韩吕雷,王汉蓉等.3种乌头类中药在大鼠体内外的神经毒性[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3):286-288.

[6]任媛媛,王鹏,詹妮,等. 二萜生物碱生物活性和毒性的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1):210-213.

[7]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主编.历代中药炮制资科辑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8]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9]张炳鑫.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10]马骋,蔡宝昌,陈龙.草乌几种炮制品的毒性试验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4):216-220.

[11]刘瑶,彭成.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50-54.

[12]乌仁吉如拉. 草乌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4.DOI:10.27228/d.cnki.gnmmu.2023.000307.

[13]澈力木格,那生桑.蒙中药草乌生物碱的测定和提取工艺及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02):44-47.DOI:10.16041/j.cnki.cn15-1175.2020.02.020.

[14]孙玉军,陈彦,吴佳静,汪邦顺,郭志荣.草乌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组成性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0(11):11-13.

[15]Tao H, Liu X, Tian R, Liu Y, Zeng Y, Meng X, Zhang Y. A review: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logy of aminoalcohol-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Aconitum species. J Ethnopharmacol. 2023 Jan 30;301:115726. doi: 10.1016/j.jep.2022.115726. Epub 2022 Sep 29. PMID: 36183950.

[16]袁玥.UPLC/Q-TOF定性定量检测乌头类植物中14种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方法的建立及大理、红河州乌头类植物成分分析和毒性评价[D].昆明医科大学,2019.DOI:10.27202/d.cnki.gkmyc.2019.000520.

[17]安秀梅,盛惟,林燕,等.草乌不同炮制方法的功效对比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7):89-91.

[18]刘帅,李卫飞,李妍,等.辅料因素对炮制蒙药诃子制草乌质量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11):949-954.

[19]陈女燕.中国乌头的研究[J].药学学报1965,12(7):435.

[20]Jin-Hua Yang,Zi-Yan Li,Liang Li,Yu-Song.Wang.Diterpenoidal-Kaloids from Aconitum episcople,Phtochmistry,1999(50):345-348.

[21]刘世芳.北乌头总生物碱的抗组胺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80,1(2):131.

[22]汪沪双.乌头碱抗风湿作用的药效学研究概述[J].基层医药杂志,1996,10(3):45-46.

[23]杨世芳,杨毓章.北乌头总生物碱及乌头碱对几种药物引起心电图变化的影响[J].药学学报,1980,15(9):520.

[24]Xiang G, Xing N, Wang S, Zhang Y. Antitumor effect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onitine based on preclinical studie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 Pharmacol. 2023 Apr 27;14:1172939. doi: 10.3389/fphar.2023.1172939. PMID: 37180714; PMCID: PMC10174313.

[25]苏孝孔,刘成基.乌头及其炮制品中粗多糖茜理作用的研究[J].中药材,1991,5(14):28.

[26]支美汝,韩舒,刘凯洋,等.生草乌和诃子制草乌细胞毒性及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房,2020,31(22):2701-2705.

[27]乌兰其其格,那生桑.草乌炮制品的药理毒理及药效学实验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31(5):482.

作者简介:付维维(1985—),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及炮制对中药的影响。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一般资助项目(ZYW202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