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院内资源分配优化的实际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院内资源分配优化的实际效果分析

王慧鹏

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 663099

【摘要】目的:评估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并分析院内资源分配优化措施的实际效果,以提高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方法:采用前后对比研究方法,选取优化措施实施前后各一年的急诊骨科创伤患者数据。优化措施包括建立急诊骨科快速评估通道、实施分诊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提高物资设备利用率。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并使用患者满意度调查来评估优化措施的效果。结果:优化措施实施后,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从优化前的4.5天降至3.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优化后的患者满意度较优化前提高了1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优化措施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显著相关(β=0.35,P<0.01)。结论: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医疗资源的院内分配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升患者满意度。这些措施对于改善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诊骨科;创伤;医疗资源;资源利用效率;院内分配优化

急诊骨科创伤是医院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对医疗资源的需求量巨大[1]。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已成为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对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以及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2]

近年来,许多医院开始探索和实施医疗资源分配优化措施,旨在通过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然而,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如何,尚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来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某医院实施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措施前后的数据,评估这些措施对资源利用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策略,进一步推动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前后对比研究方法,对某医院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实施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措施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该医院急诊科在优化措施实施前后各一年内接诊的所有骨科创伤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初步诊断为骨科创伤。排除标准为:转院患者、资料不全或无法追踪的患者。

1.2优化措施 优化措施包括:建立急诊骨科快速评估通道,对创伤患者进行快速分诊和处理。实施行分诊制度,根据患者伤情严重程度优先处理重症患者。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急诊科工作量动态调整医护人员数量。提高物资设备利用率,确保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物资随时可用。

1.3评估指标 平均住院时间: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总天数。患者满意度: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评估。资源利用效率:根据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综合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优化措施前后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优化措施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在优化措施实施前后,共有200例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优化前(以下简称“前组”)100例,优化后(以下简称“后组”)100例。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创伤类型等,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确保了研究的可比性。

2.2 住院时间和满意度 优化措施实施前,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2天,标准差为1.8天。优化措施实施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4.0天,标准差为1.5天。统计分析显示,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满意度统计分析同样显示,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住院时间和满意度

指标

前组(N=100)

后组(N=100)

P值

平均住院时间(天)

5.2±1.8

4.0±1.5

<0.001

患者满意度评分

3.5±0.9

4.2±0.7

<0.001

2.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优化措施的实施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显著相关(β=0.42,P<0.001),表明优化措施对提高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措施实施前后的数据,探讨了这些措施对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优化措施实施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这些发现表明,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住院时间的缩短可能归因于优化措施中建立的快速评估通道和改进的分诊制度,这些措施加快了患者的初步处理和治疗流程

[3]。此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物资设备的高效利用也为缩短住院时间提供了支持。这一变化对于减轻医院床位压力、降低医疗成本以及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反映了优化措施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的积极效果。快速响应、有效沟通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医院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质量。

尽管本研究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存在选择偏倚。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采用多中心研究设计来增强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此外,长期跟踪研究将有助于评估优化措施的持续效果和潜在的长期影响。

综上所述,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措施对于缩短住院时间和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这些措施为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急诊医疗服务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继续探索和实施更多创新的优化策略,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立娟, 耿欣, 姚立军, 等. 骨科创伤急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64(01):60-64.

[2]尹丹娜, 冯倩, 蔡盼, 等. 缩短创伤骨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平均等待时间[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30(06):77-82.

[3]袁映红, 敬世霞, 林英, 等. 医院急救设备配置优化在骨科创伤控制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21,18(10):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