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加深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所以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经验的时候首先指出了党的纪律

  • 标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期毛泽东 毛泽东革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5-17
  • 简介:运动到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仍然是资产阶级而非无产阶级,可见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事,那么中国无产阶级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的呢

  • 标签: 新旧民主主义 比较表 民主主义革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4-23
  • 简介:运动到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仍然是资产阶级而非无产阶级,可见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事,那么中国无产阶级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的呢

  • 标签: 新旧民主主义 比较表 民主主义革命
  • 简介: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下一步的政治发展中有现实可能性,自由主义的平等是不牺牲个人自由的平等,在中国要满足社会民主主义的激进平等要求是最没有可能的

  • 标签: 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4-22
  • 简介:中国农工民主党是具有爱国、革命优良传统的民主党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邓演达为首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中表现出鲜明的“行动特质”。这种以行动为导向、强调付诸实践的“行动特质”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固有基因和内在品格,本质上反映出中国农工民主党的革命实践观。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行动特质”萌发于对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产生于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深刻认识,根源于对革命动力和武装斗争的深刻领悟。中国农工民主党的“行动特质”在思想上表现为注重思想建设和理论研究,在军事上表现为强调武装斗争和军事行动,在组织上表现为组织机构的屡次复建与重生,在宣传上表现为重视办刊办报和公开表达政见。“行动特质”对中国农工民主党产生了深刻影响,塑造出鲜明的政党品格,演进出特有的历史脉络,铸就出优良的党派传统,也为研究其党派特性和发展轨迹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视角。

  • 标签: 中国农工民主党 行动特质 党派品格 斗争精神
  • 简介:新疆作为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自古以来就有“欧亚十字路口”的地理枢纽作用,有着地缘性的战略地位,因而在近代成为帝国主义侵夺的对象。抗日战争打响后,国内外各方势力为争夺“新疆问题”的解释权和政治主导权,从各自的意识形态与立场出发,对“新疆问题”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阐述。新民主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其基本理念及其关于“新疆问题”的科学阐释,在向新疆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新疆政局各方的普遍认同,有力推进了新疆的和平解放,为结束新疆政治社会动荡奠定了基础,也为重塑新疆地区作为“革命枢纽”的地缘特性创造了条件,补充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 新疆 民族解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6-17
  • 简介: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一、新民主主义理论包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至于当时中国为什么会在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开始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 标签: 历史分析 提前终结 新民主主义社会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7-01
  • 简介: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一、新民主主义理论包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至于当时中国为什么会在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开始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 标签: 历史分析 提前终结 新民主主义社会
  • 简介: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又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更多的是思考和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 标签: 新民主主义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社会理论
  • 简介:摘要毛泽东生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现韶山县)一个富裕的中农家庭。父亲叫毛顺生,母亲叫文七妹,家中世代以种田为生,但也兼开一个不大的米行,找一些经济来源补充家用。

  • 标签:
  • 简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继承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论解决的是如何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 标签: 实践意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 简介:新工党的第三条道路既不是针对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的历史分野,  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次转型的标志是第三条道路,新工党宣布放弃传统的国家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理念中那些没有成效的因素

  • 标签: 社会民主主义转型 道路社会民主主义
  • 简介: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社会民主主义 新自由主义 国家理论,新自由主义从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国家理论这一角度对福利国家制度的批评是有合理之处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在国家观方面的相互趋同和差别

  • 标签: 国家理论 社会民主主义国家 道路社会民主主义
  • 简介:  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中论述公民社会问题时也谈到美国的,它是忏悔的社团主义、自由主义的市场意识、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政治和政府干预的一种结合,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过去的社团主义实践主要依靠的是政府、企业主和工会这个三角关系

  • 标签: 国家理论 社会民主主义国家 道路社会民主主义
  • 简介:摘要:从 19世纪中期开始,古老的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伟大的变革时代。它使专制的中国成为民主化的中国、使农业的中国成为工业化的中国、使宗法制小生产的中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中国,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最令人激动的大变革时代。这一变革已经历时一个半世纪之多,但变革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今日的中国,仍然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 标签: 改革 民主 专制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