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以荻杆在地上写字,教他认字读书。稍长,便借书抄诵,尤喜读韩愈的文章,

  • 标签: 文学家 欧阳修 史学家 北宋 风采 唐宋八大家
  • 简介:郑献甫是近代广西少有的奇才,创作、研究均有丰硕成果,不仅在广西,在整个岭南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与郑氏同时代的朴学大师陈澧说:“国朝二百余年,儒林文苑之彦迭出海内。及风气既衰,而郑君特起于广西,学行皆高,可谓豪杰之士矣!”

  • 标签: 郑献甫 岭南 文学家 经学家 教育家 广西
  • 简介:欧洲是世界近代科学的主要发源地,也是科学普及活动的发祥地。此前,我作为教育部公派出国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在德国宇航中心学习和交流。在德国,人们并不会将博士研究生归为Student(学生),而是将我们视为Employee(雇员)。因此,我有了与宇航中心员工一样的权利和义务,这其中就有为德国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义务。

  • 标签: 科隆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艺术 联合培养 博士研究生 德国科隆 近代科学
  • 简介:安萨里是阿拉伯历史上著名的、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站在伊斯兰教正统派的立场上,对伊斯兰教问世后500年来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当时众多的教派和学派,以及他们不同的理论及观点,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澄清,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安萨里再次统一了伊斯兰思想界的认识,维护了正统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

  • 标签: 教义学家 哲学家 安萨里 哲学 逻辑学 苏菲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26例美学区单牙种植采用引导骨再生术,正确的种植三维位点,临时冠诱导软组织成型及个性化全瓷基台全瓷冠修复等进行美学修复。采用完美美学效果,患者满意度VAS进行美学效果评价。结果26例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12月后种植体的成功率为100%;完美美学效果7例,美学效果较满意19例,美学效果很差0例;患者满意度VAS最低6分,最高10分,平均值8.26分。结论根据自身条件,综合采用引导骨再生术,正确的种植三维位点,临时冠诱导软组织成型及个性化全瓷基台全瓷冠等进行美学区单个种植义齿的修复能满足患者的美学要求。

  • 标签: 美学区 牙种植 美学效果
  • 简介:刘清平,男,1956年生。197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政治历史系,1981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1981年至2003年在武汉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系工作,2000年晋升教授,2001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先后任美学教研室主任、美学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至200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任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学研究所所长。

  • 标签: 美学研究 哲学系 刘清平 武汉大学 博士生导师 2001年
  • 简介:新时期以来,实践美学作为主流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美学在多元对话中不断发展,其中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主客体二元思维与反映论问题、人本主义美学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问题是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从实践美学的观点来看,美的本质是开放的动态生成过程,美的本质讨论是美学学科永恒的话题;主客观二元的思维模式是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坚持辩证地理解主客观关系,反对二元对立论;人本主义是新时期中国美学的总体特征,我们应该坚持美学的人文主义精神,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 标签: 新时期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论争
  • 简介:新世纪初年,文艺学界进行了一场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讨论。问题的提出源于费瑟斯通那本《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theaestheticizationofeverydaylife这个观念并且对这个观念的意义作了多重解释。”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第一种解释是指反经典艺术的亚文化的产生及其影响,比如当一只瓷溺斗或朽木片被当作艺术品摆进画廊时,“审美”就不再如经典美学

  • 标签: 日常生活审美化 文化生态学 美学 后现代主义 消费文化 费瑟斯通
  • 简介:克罗齐在精神哲学的理论坐标中对美学独立性的论证,为破解"实践美学派"与"后实践美学派"之间的争论提供了可能的借鉴。应首先区分作为整体的"实践活动"与对"实践活动"的掌握方式,然后厘定审美活动、科学活动、经济活动与伦理活动之间的边界,进而才可能将实践的观点真正贯彻到美学研究中去。

  • 标签: 实践 美学 克罗齐
  • 简介:传统的美学教材相对集中地关注到艺术美学,把艺术看作是探讨美学各种问题的核心领域甚至唯一领域,自然美学则比较少。自然美学的推进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种状况,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美学教材中自然美学的地位。这两种美学形态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我们应该将自然美学融入审美知觉论、审美体验论、审美形态论和审美教育论等美学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从而构建相对合理的美学教材体系。

  • 标签: 自然美学 艺术美学 美学教材
  • 简介:<正>感谢研究生院王恩哥院长的热情邀请,请我来"才斋讲堂"讲一讲美学,也感谢各位同学来听讲座——昨天是中秋节,但据说今晚的月亮才是最圆的,在这样美好的夜晚大家不去赏月,反而过来听我的美学讲座,我感到非常荣幸!

  • 标签: 美学传统 人生境界 冯先生 中国美学 朱先生 朱光潜
  • 简介:就生命论美学与生态论美学的比较而言,很少直接的、专门的论述或著作。当然有些文论、著作会提及,但比较意味不浓,没有深入分析;或者像杨东、贾永圣的《生态与生命的交响——袁鼎生生态美学与封孝伦生命美学比较研究》只是涉及两个领军人物的比较,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本文将从整体上去把握生命论美学与生态论美学之间的异同。

  • 标签: 生命论美学 生态论美学 相异走向 生命概念 共通互融
  • 简介:法或法律作为美学(艺术)考察的适切的对象,法美学不是关于法律的思辩的哲学,或法的纯形式作为法美学的对象物来研究

  • 标签: 法美学 法律法 美学散
  • 简介:法或法律作为美学(艺术)考察的适切的对象,法美学不是有关法律的思辩的哲学,或法的纯形式作为法美学的对象物来探究

  • 标签: 法美学 法律法 美学散
  • 简介:<正>或许是由于工业化和商品化时代滥用理性和"计算"规则的缘故,我们现在已愈来愈丧失了黑格尔所称谓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审美)的能力。崇高物象的心灵激荡,"无利害感"的游戏冲动.诗歌语言引动的惊异与纯喜,无限想象的自由伸展的渴望,"风格"、"趣味"的体验与追求。以及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描绘的"酒神

  • 标签: 法美学 法律人 观点看法 美学价值 艺术作品 法律评论
  • 简介: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论潜含着一个美学的向度,具有美学阐释的可能性。可以从艺术和主体存在两个维度将其阐释为一种哲性的艺术美或艺术的暂性美、神秘的体验美、诗意的生存美和风流的人格美。

  • 标签: 天地境界 哲注的艺术美 体验美 生存美 人格美
  • 简介:摘要“纪录片”与“戏剧”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纪录片是对生活的荧幕真实再现,其核心要素就是真实,人们普遍认为纪录片一定要“纪实”而非像电影电视剧一样包含固定的剧本和专业的演员。戏剧美学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戏剧与戏剧艺术中的美和审美的学科。如何能够在纪实的基础之上讲好纪录片的故事,如何在后期中处理好故事,就要将戏剧美学的元素融入于纪录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纪录片内容表现分析来证明纪录片的纪实美学与戏剧美学是共存的。

  • 标签:
  • 简介:“美”是什么?一千个人心中便会有一千个答案。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一本《美学原理》则告诉我们,

  • 标签: 美学原理 生活 古希腊 图说
  • 简介:摘要目前,“生活美学”己经成为全球美学发展的“最新路标”,这种最新的美学建构己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基本共识,2005年之后西方学界出版了关于“生活美学”的多本专著。国际上最重要的美学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JAAC)的主编苏珊•费金(SusanFeagin),在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便前瞻说“今天美学与艺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在我看来,这个发展趋势似乎更接近于东方传统,因为中国文化里面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一体的”。由此可见,国际美学界不仅视“生活美学”为国际美学的最新主流,而且看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中国美学对“生活美学”己经与正在做出的贡献。

  • 标签: 生活美学 美学观念 当代艺术
  • 简介:李泽厚从强调"社会的人化"变为强调"人的社会化",从强调社会主体性变为强调个体主体性,从执持历史唯物主义变为执持人道主义伦理主义,实质上是从实践本体论美学转到了生命本体论美学.而从其理论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来看,并不见得必须完全放弃实践美学的立场,因为,一方面,实践美学自身的发展并不真正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到了尽头了,另一方面,生命本体论美学与实践本体论美学之间,其亲和性是大大高于对立性的.

  • 标签: 李泽厚 社会生活 实践美学 生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