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护理中应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以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式为依据,我院儿科实习的22名学生根据时间前后的方式进行分组,传统带模式(2022.1~6,对比组11名)与PBL教学模式,(2022.7~12,分析组11名),较比2种方案的临床教学效果。结果:分析组考核成绩高于对比组(P<0.05)。分析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新生护理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各项能力考核,获取更多学生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教学借鉴及应用。

  • 标签: 不同教学方法 新生儿护理带教 研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黄疸新生护理阶段,探究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活动中,黄疸新生为参考对象,抽取时间调查后,起于2021年9月,止于2023年5月,而后分组,参照依据为:电脑随机法,具体组别包括:对照组、实验组,两个组别统计后,黄疸新生共72例;在临床治疗阶段,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健康教育护理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中,纳入研究的样本数为36,统计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黄疸新生的最终效果。结果:(1)疾病认知度、满意度中,参与本次研究活动的黄疸新生进行统计,具体评分差异明显,且实验组VS对照组,展现出了更高水平,P<0.05;(2)总有效率方面,常规护理后的测定数据为77.78%(28/36),健康教育护理后的测定数据为94.44%(34/36),比较结果得出:后者高于前者,实验组具备优势,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和常规护理比较,健康教育护理更具优势,既可提高黄疸新生家属疾病认知度、满意度,又能减轻患儿疾病症状,提高总有效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行、使用。

  • 标签: 黄疸新生儿 护理有效性 满意度 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MD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HMD患儿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干预后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预后,两组均未出现死亡例数,且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D行全面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全面护理干预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0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3M透明敷贴对新生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概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阜阳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留置胃管新生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联合3M透明敷贴干预,对比两组胃管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胃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而非计划拔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留置胃管给予其集束化护理联合3M透明敷贴能够有效延长胃管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3M透明敷贴 新生儿 留置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辅助治疗重症新生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生产且于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肺炎新生,按信封随机数字法分为球蛋白组(42例)和蛋白氧疗组(42例)。在重症肺炎常规治疗基础上,球蛋白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蛋白氧疗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同球蛋白组)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观察球蛋白组和蛋白氧疗组治疗一周后临床疗效及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症状、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球蛋白组和蛋白氧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和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球蛋白组和蛋白氧疗组血清Ig A、Ig G和IgM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球蛋白组:t值分别为9.253、8.017和6.110,蛋白氧疗组:t值分别为6.012、6.923和5.841,P值均<0.05),且蛋白氧疗组IgA、IgG和IgM表达水平较蛋白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01、5.837和3.214,P值均<0.05)。治疗后,蛋白氧疗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优于球蛋白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84、12.592和20.221,P值均<0.05);蛋白氧疗组住院时间短于球蛋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29,P<0.05)。治疗后,球蛋白组和蛋白氧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金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球蛋白组:t值分别为11.232、10.017和9.823,蛋白氧疗组:t值分别为7.235、11.012和7.210,P值均<0.05);蛋白氧疗组降幅更大,与球蛋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312、8.017和9.220,P值均<0.05)。蛋白氧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球蛋白组的80.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6,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提升免疫功能,可提升重症新生肺炎基础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重症肺炎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吸入一氧化氮(iNO)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期重症新生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5例早期重症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CPAP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iNO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数与呼吸功能、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平均动脉压、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以及肺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99、12.316、13.748、4.293、4.387、5.178,P值均<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nCPAP时间、新生重症监护中心时间及费用、总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30、6.424、5.010、6.824、5.602,P值均<0.05);2组患儿治疗前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研究组患儿在使用iNO治疗40 min、4 h、24 h后,吸氧分数显著下降、血氧饱和指数显著升高、氧合指数明显降低(t=2.284、122.628、78.191,P值均<0.05)。结论iNO联合nCPAP治疗早期重症新生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一氧化氮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重症新生儿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脐血硒和铁及铜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其交互效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0—2012年建立的兰州地区出生队列,在孕早期对孕妇相关信息进行基线调查,并在孕中期、孕晚期及产后42 d分别进行随访。采集分娩时新生脐静脉血,并从医疗记录中提取其出生结局信息。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队列中新发的经超声心动检查确诊的97例CHD患儿作为病例组,在出生后健康的适龄足月儿中按照母亲年龄、街区以及CHD发病时间进行1∶2配对选取194例新生作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离子质谱的方法检测新生脐血硒、铁和铜的质量浓度(后称浓度)。根据对照组新生脐血中硒、铁和铜浓度的四分位数中的Q1和Q3将元素暴露分为低、中、高浓度3组,以中浓度为参考标准,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脐血硒、铁和铜浓度与CHD的关联,以相乘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与CHD的关联。结果病例组中新生脐血铜浓度M(Q1,Q3)为746.12(467.48,759.74)μg/L,对照组为535.69(425.21,587.79)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脐血高铜(OR=4.062,95%CI:2.013~8.199)或高铜合并高铁(OR=3.226,95%CI:1.343~7.750)的新生CHD发病风险均增加,硒和铁浓度与新生CHD发病尚未见关联。脐血中铜和铁对CHD的发病风险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OR=1.303,95%CI:1.056~1.608)。结论铜和铁元素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脐血高铜、高铜合并高铁是新生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脐血 交互作用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学营养实习生中的实践应用病例分析法。方法:本研究选取H市第一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40名医学营养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名。通过实习考核成绩、满意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医学营养实习生的方法值得推广,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和满意度,提升效果。

  • 标签: 病例分析法 医学营养实习生 带教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逐渐诞生了“以赛促学”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推动了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的学科竞赛,参赛院校和参赛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参加学科竞赛可以为各个院校和企业、院校与院校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能够促进教师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了解行业的前沿与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新颖的与企业结合紧密的案例库。可以说“以赛促、以赛促学、以赛促、赛融合”概念的提出为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变革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 标签: 中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以赛促教 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教学模式
  • 简介: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旨在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随着2015年3月《“一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正式发布,一大批聚焦“一一路”建设的智库开始涌现。如何发挥“一一路”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的功能,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和任务。本文就“一一路”智库发展与智库合作现状及问题作梳理,并提出建议。

  • 标签: 智库 合作 一带一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70 例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 2 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及其疗效。 结果 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4.3% ,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 小儿腹泻护理中实施 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脱水现象,缩短退热时间,促进患儿大便正常,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小儿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选取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更高;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护理风险 个性化护理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判断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当中应用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全部来自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共选入本研究患者例数为128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4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人文护理,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依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将人文护理应用在内分泌护理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的效果,促使患者临床治疗具有更高的依从性,能够对于相关知识进行掌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人文护理 内分泌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 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效果。 方法 : 选取 20 18 年 7 月~ 20 19 年 7 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手术患者 50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25 人(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25 人(接受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 。 结论 :个体化护理对于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应用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胆结石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整体护理 消化性溃疡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手术室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50)、常规组(n=50)两组,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出血、感染、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手段具有良好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障手术室工作的有序进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 手术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从无痛护理技术应用入手,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观察对象主要是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手术治疗患者,一共为100名患者,将其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50例,这50例的患者主要是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而观察组也是50例,观察组主要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指标都明显高出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P

  • 标签: 无痛护理技术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双胎妊娠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从我院妇产科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双胎妊娠患者中选取60例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偱证护理在双胎妊娠临床中应用价值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率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益。

  • 标签: 双胎妊娠 偱证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室间隔缺损患者术中护理中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一共选取5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面向的选取对象为2020年来我院问诊的所有室间隔缺损患者,抽取其中一半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当中,剩余患者纳入观察组中,分组要遵循随机原则,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手术护理,按照研究中所说的临床护理路径的要求为观察组患者施加新的护理干预,以两个小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住院时间为研究指标,借助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来了解护理满意度,通过对比P与0.05的大小来判断数据差异是否显著;结果:从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知识掌握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问卷显示观察组中给予护理好评的人数要更多一些,其中两组数据的P值均要小于0.05;结论:对于室间隔缺损患者来说,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手术护理中可帮助患者建立起对疾病的正确认知,还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患者对临床护理路径的评价也是相当不错的,此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