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治疗常年变应鼻炎新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下用钩突刀在下鼻甲附着处上缘距前端2.0-4.6mm处和下鼻甲附着处末端前方0-13mm处切断筛前神经和鼻后下神经下鼻甲分支,以双极电凝于切缘黏膜下烧灼并止血。结果36例患者经12-24个月的随访,24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4%,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切神经切断治疗常年变应鼻炎疗效显著,手术安全简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内镜 鼻后下神经 筛前神经 常年性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增加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对照组接受假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DR (HLA-DR)水平,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评定双侧上肢感兴趣区(ROI)温度差异,记录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双侧手部肿胀程度。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HLA-DR[(36.91±4.19)%]、双上肢ROI温度差值[(0.43±0.24)℃]、FMA-UE评分[(38.76±5.13)分]、VAS评分[(2.88±1.34)分]、肿胀程度[(29.76±8.42)ml]改善较为优异(P<0.05)。结论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能显著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炎症反应,抑制交感神经过度亢进,提高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有关。

  • 标签: 迷走神经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临床研究。采用开放型质反应单向序贯试验方法,入选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复发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7例(7眼),经自体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随访至硅油取出术后至少3个月,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序贯试验图。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BCVA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在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的观察中,试验至第7例时,试验线触及上界U,其中解剖复位成功6例,未成功1例,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86%。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BCVA(LogMAR)为1.35±0.34,与术前(2.06±0.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7,P=0.001)。术后无一例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切除部位增殖及裂孔开放、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一过眼压增高,予以局部降眼压药,1周内眼压恢复正常。结论:自体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可有效治疗复发性高度近视MHRD,可明显提升该类患者的视力。

  • 标签: 自体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 简介:<正>2011年上半年,我开始全面负责联想集团与谷歌Android的战略合作,其间经历了很多重要事件。这里面后来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自2011年底启动的摩托罗拉移动并购案。当时,谷歌公司对摩托罗拉移动的并购尚未正式完成,还在等待中美两国监管机构的必要审批。但是,摩托罗拉移动的两万名员工是一个巨大的成本中心,谷歌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其甩掉。谷歌真正要购买的,是摩托罗

  • 标签: 谷歌 成本中心 联想手机 Android 手机市场 数字家庭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我国公路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在互联网时代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公路路线,掌握路线选择原则,并通过分析实际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从而制定有针对的解决策略。本文主要针对公路路线的选择原则与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 标签: 公路路线 选择原则 设计中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04月至2017年0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实施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每一组患者各43例。选择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与并发症出现比率为对比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3.72%)与并发症出现比率(4.65%)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采用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PV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收治时间在2010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并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PVP)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活动能力评分(8.21±1.45)分、手术时间(45.45±3.78)min、住院时间(8.52±2.01)d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VAS评分(5.21±1.33)分、治疗24小时VAS评分(3.16±1.15)分、治疗48小时VAS评分(1.91±1.0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PV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还能改善VAS评分。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VAS评分
  • 简介:摘要伴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对于生命越来越重视,对于居住、生活及工作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进一步适应人类发展的需求及时代的发展要求,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相关的技术操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与麻烦,对于极易产生的混凝土裂缝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尤其是注意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事先根据技术人员的具体措施、设计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便找准浇带在建设过程中的恰当实施时间及位置。与此同时,在进行浇带的同时应按照浇带的相关特点及浇筑性质注意对建筑物两侧、垂直地带的施工处理,避免忽视弱小的建筑细节,保障施工单位、居住者或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稳定社会秩序。本文对建筑工程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建筑工程 后浇带 施工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现代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建筑物的建筑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为了保障人们在使用鉴定的过程中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必须要通过多种方法来提高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质量达标。而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当中,通过运用后浇带,能够有效的降低由于建筑物自身成像以及不均匀收缩而导致的建筑物裂缝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后浇带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施工当中。

  • 标签: 建筑施工 后浇带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围护,通常由面板和后面的支撑结构组成。建筑幕墙是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虽然建筑幕墙不会承担主体的重量,但是幕墙的质量控制也会直接影响安全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安全事故,因此要稳定控制建筑幕墙就必须要控制其预埋及锚固件的质量。

  • 标签: 建筑幕墙 埋件 后锚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对建筑结构、功能以及审美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积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科学高效的施工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就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文章对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环节,需合理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并做好预留临时施工缝的工作。当混凝土施工一段时间之后,就进入到浇筑施工环节。浇带施工技术所具备的优点是,可以促使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提高,减少产生收缩裂缝的概率,还可以相应地减小沉降差,由此防止施工中对建筑工程造成破坏。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浇带的施工质量具有直接相关,在应用后浇带技术的过程中,就必须对施工质量采用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对建筑施工中浇带工艺技 的应用形式明确,浇带工艺技术应用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在建筑工程 实践中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 标签: 工程施工 后浇带处理 工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行ESD的255例E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的局部复发、同时癌、异时癌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结果255例EGC患者中,分化型EGC(D-EGC)组175例,未分化型EGC(UD-EGC)组80例。符合ESD扩大适应证171例,超出ESD扩大适应证84例。255例患者中,局部复发5例(2.0%),同时癌5例(2.0%),异时癌6例(2.4%)。D-EGC组患者的5年局部复发率为1.7%,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P=0.675)。D-EGC组和UD-EGC组同时癌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1.2%,异时癌的发生率分别为3.4%和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EGC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1.3%,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9%,P=0.236)。D-EGC组患者的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100%,与UD-EG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6%, P=0.156)。结论ESD治疗EGC的远期疗效好。EGC患者ESD术后应注意局部复发和异时癌的发生,这些病变再次实施ESD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预后
  • 简介:摘要:房建工程是我国基础工程之一,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极为关键,与整体建设质量及后期投入使用的可靠、安全有着紧密的关联。而后浇带施工技术作为该项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可规避或减少结构不均匀沉降、开裂等问题,在强化建筑结构稳定性方面起着积极的意义,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工程使用年限。本文主要围绕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后浇带施工技术 房建施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有效和安全。方法2013年8月—2019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接受下咽部ESD治疗,经病理确诊为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的41例病例纳入回顾分析,主要观察手术完成率、手术用时、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ESD,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用时49.1 min(10~110 min)。54处病变实施整块切除,整块切除率为98.2%(54/55),其中41处水平和垂直切缘均阴性,R0切除率为74.5%(41/55)。55处病变切除过程中均存在创面少量渗血,予热活检钳电凝成功止血。无一例发生穿孔,有2例(4.3%)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于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复查内镜,1例(2.2%)出现食管入口狭窄,经多次水囊扩张解除梗阻。随访3~72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1例发现下咽部同部位黏膜病变再次行ESD治疗。随访至2020年10月,未再见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ESD治疗早期下咽癌及其癌前病变总体疗效和安全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下咽肿瘤 早期癌 癌前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烧伤临床症状,采取负压封闭引流进行干预,并分析其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10月之间的烧伤患者共62例参与调查研究,本次的研究以随机化的形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模式,观察组(31例)采取综合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采取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以不同的护理操作,结合烧伤多见的5种并发症反应感染、休克、肺部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胃扩张等恒定护理的有效,以护理的痊愈、好转、无效三个层次的指标整合患者的治愈率,总体量定其护理的有效例数,据此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模式下的烧伤护理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几率更小,其治愈率数更高,总体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烧伤及时的采取负压封闭引流,能够缩减患者的病痛,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也需要以综合的护理进行治疗辅助,配合负压封闭引流施行,并能够结合临床反应强化烧伤患者的康复能力。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地铁运营压力也益增加。地铁供电系统作为支撑地铁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进行研究,供同行借鉴参考。

  • 标签: 地铁 供电系统 可靠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