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对水资源需求量呈现前所未有的高度,供需矛盾突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资源成为当前水发展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在阐述地下资源特征及其分类基础,对地下资源合理规划步骤效益分析进行论述。

  • 标签:   地下水资源 规划步骤 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89例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分别采用培养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方法检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分析2种检测方法病原检出率差异。根据就诊时患儿年龄分为新生儿组(≤28日龄)非新生儿组(>28日龄),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脑脊液培养为金标准,分析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89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中男116例、女73例。血(或)脑脊液培养共检出7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65.8%),检出率较高致病菌有无乳链球菌18株(23.7%)、大肠埃希菌17株(22.4%)、肺炎链球菌15株(19.7%)。非新生儿组革兰阳性菌感染率高于新生儿组[76.0%(38/50)比50.0%(13/26),χ2=5.24,P=0.020]。48例患儿脑脊液同时送检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培养,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病原检出率高于培养方法[20例(41.7%)比12例(25.0%),χ2=16.45,P<0.001]。脑脊液宏基因二代测序培养检测结果一致性为79.2%(38/48),其中同时阳性11例患儿均检出同一种病原菌。以脑脊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75.0%。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可提高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检出率,且与脑脊液培养检出结果一致性较高。在诊断细菌性脑膜炎时,尤其在疑似诊断患儿中传统病原学无法明确病原时应尽早完善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

  • 标签: 脑膜炎,细菌性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病原体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破坏。最近几年,社会各界人员都意识到了生态环境重要性,开始积极采取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健康、长远发展。

  • 标签: 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脑肌酸缺乏综合征(cerebral creatine deficiency syndrome, CCDS) 2型患儿及家系进行基因测序代谢物检测,明确其遗传学病因类型。方法应用二代测序及PCR-Sanger验证,代谢物采用串联质谱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检测到患儿GAMT基因2个新变异c.289delCc.392-1G>C,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患儿血/脑肌酸浓度均明显下降。确诊后进行临床干预,血肌酸胍基乙酸浓度很快恢复正常,2个月后脑肌酸浓度也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取得显著进步。结论通过家系分析,明确c.289delCc.392-1G>C变异为致病原因,并为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丰富了GAMT基因变异谱。目前治疗对患儿具明显疗效。

  • 标签: 脑肌酸缺乏综合征 肌酸 GAMT基因 基因测序 治疗
  • 简介:摘要:尘肺病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职业病。中国是煤矿工人和煤工尘肺病例最多国家。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其副作用较少,对比于西医治疗有其独特作用优势,其在肺纤维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临证治疗以活血化瘀贯穿始终,辅以通络宣痹、补肾益气。黄芪是较为常用活血化瘀中草药,在临床上用途广泛。黄芪具有抗氧化、利水消肿、益气固表以及抗肿瘤作用。黄芪在尘肺病治疗中作用不可忽视,应充分发挥其优势特点。本文旨在从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方面系统地论述黄芪治疗尘肺病药理学机制,从而为更好地促进黄芪及其制剂在尘肺病临床应用提供坚实药理学依据。

  • 标签: 尘肺病 黄芪 抗氧化 抗纤维化
  • 简介:惯性是学生在初中学习中是一个难点,本文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入手,引导老师在教学中从惯性定义、本质入手,升学生对于惯性理解认识,从而正确解决惯性问题以及理解惯性在生活中应用。

  • 标签: 惯性 属性 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术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精准功能保肛术组(实验组)行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术手术治疗,直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行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研究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术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在地市级医院直肠癌手术中广泛开展可行性。结果 精准功能保肛术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较直肠癌根治术组提前,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精准功能保肛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原因牵拉圆锥,使圆锥位置下降并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畸形综合征1。由于栓系部位对脊髓牵拉与压迫,圆锥位置下降,致栓系平面的神经根广泛慢性缺血及脱髓鞘改变,神经功能障碍缓慢进展,最终发生不可逆转变,患者多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二便功能障碍等2。TCS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应尽可能早期明确病因,尽早行手术进行松解3。2017年6月,本院病区内收治一名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行脊髓栓系松解+腰大池置管引流术,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出院,现将护理病历报告如下。

  • 标签: 脊髓栓系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居第1、2位1。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独立危险因素2。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病变新技术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解除颈内动脉狭窄,达到改善脑血管供血目的3。2016年5月,本院1名患者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小时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后成功行动脉溶栓,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颈内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及测量仪器智能化而兴起一门新兴测绘技术,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概念提出以及相关数字化工程启动,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地面测量先进技术发展,使工程测量手段方法产生了深刻变化,数字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广泛,精确且实用,所以本文就将对数字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予以简单阐述。

  • 标签: 数字化测绘技术 工程测量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围生期缺氧新生儿脑病遗传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参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基因组计划”133例新生儿。纳入标准为诊断为新生儿脑病、合并围生期急性缺氧事件或Apgar评分≤7分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表现、基因测序结果转归等。结果133例患儿中男77例(57.9%),女56例(42.1%);剖宫产出生56例(42.1%),自然出生77例(57.9%);其中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8例(51.1%),颅内出血25例(18.8%),遗传学病因20例(15.0%),败血症(未合并颅内感染)5例(3.8%)。20例二代测序结果阳性遗传学病因患儿中,19例明确致病性,1例为意义不明;分别为 4例先天性肌病相关变异基因(MTM1基因变异2例、ACTA1基因变异RYR1基因变异各1例),4例综合征相关变异基因(CHD7基因变异2例、PTN11NSDHL基因变异各1例),3例代谢性疾病相关变异基因(OTC、MTHFR、ALDH7A1基因变异各1例),2例癫痫性脑病相关变异基因(KCNT1PACS2基因变异各1例),1例为呼吸中枢相关变异基因(PHOX2B基因变异)以及6例拷贝数致病变异。20例遗传学病因患儿中,8例(40.0%)肌张力减低,7例(35.0%)惊厥,5例(25.0%)合并畸形;20例患儿或家庭均进行遗传咨询,4例患儿死亡,10例患儿放弃治疗出院,6例患儿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进一步制定专科随访计划。结论在合并围生期缺氧新生儿中,遗传学病因并不少见。先天性肌病、综合征类、代谢性疾病癫痫性脑病相关变异基因为常见遗传学病因。

  • 标签: 婴儿, 新生 缺氧缺血, 脑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建设工程技术水平提高,对基础工程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工艺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地基处理是房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运用地基施工技术是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关键。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处理技术,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在施工工艺上进行优化,从而使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更稳定、更安全。

  • 标签: 房屋建设 地基基础 建设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心理社会干预对创伤者创伤后成长(PTG)及情绪状态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有关心理社会干预对创伤者PTG效果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8月。使用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纳入最终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RCT研究,共91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团体心理社会干预[WMD=8.49,95%CI(2.74~14.25),P<0.01]个体心理干预[WMD=6.78,95%CI(2.13~11.44),P<0.01]均提高创伤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心理社会干预提高创伤者情绪状态,提升乐观水平[WMD=1.87,95%CI(1.18~2.56),P<0.01],降低抑郁水平[SMD=-0.76,95%CI(-1.03~ -0.49),P<0.01];不同随访时间亚组分析发现,随访时间<3个月、3~6个月、>6个月,创伤者PTG均有增高趋势,但随访时间仅在3个月以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7.16,95%CI(2.70~11.62),P=0.002]。结论心理社会干预能提高创伤者创伤后成长水平,还能提高创伤者情绪调控能力,有利于创伤后患者身体心理康复。

  • 标签: 心理社会干预 创伤者 创伤后成长 Meta分析
  • 简介: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马丽蓉教授新著《西方霸权语境中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沿着从霸权到话语霸权再到认同逻辑思路,辅以对西方“东方主义”心理状态分析,对西方霸权语境之下阿拉伯-伊斯兰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对于以中东为核心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争夺控制是西方霸权重要体现,霸权必然发展为对话语权争夺以获得话语霸权,从而形成以妖魔化伊斯兰为特征“遮蔽伊斯兰”。霸权与话语霸权争夺是深层认同政治表现,如何在文明对话和文化自觉基础上进行认同重构,则是当前包括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在内各大文明体系面临重大挑战。

  • 标签: 霸权 话语霸权 认同政治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新生儿脓毒症病原诊断及对临床决策中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疑似脓毒症、同时行mNGS及血培养检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mNGS检出病原是否受抗菌药物影响及对临床治疗管理影响。结果共收治35例疑似脓毒症、同时行mNGS血培养检查患儿,确诊脓毒症24例,其中病原体阳性12例(mNGS+血培养阳性3例,仅mNGS阳性8例,仅血培养阳性1例),确诊脓毒症新生儿中mNGS病原检出率高于血培养检出率(45.8%比16.7%,P=0.049),mNGS血培养一致性为74.3%。21例(60.0%)检测前使用过抗菌药物,14例未使用过抗菌药物,检测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mNGS血培养病原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0%(4/21)比4.8%(1/21),P=0.343;28.6%(4/14)比21.4%(3/14),P=1.000)。8.6%患儿因mNGS结果调整了临床用药。结论mNGS可提高新生儿脓毒症病原检出率,与血培养有较好一致性,值得应用于新生儿脓毒症临床诊疗。

  • 标签: 脓毒症 婴儿,新生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表现新生儿临床特征、panel基因检测联合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检测结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新生儿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共纳入23例患儿,均有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表现,有明显异常外观17例(73.9%),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1例(47.8%)。23例患儿中,21例行panel基因检测,10例行甲基化特异性MLPA(methylation specific-MLPA,MS-MLPA)检测,4例行MLPA(SMN1/SMN2)检测,诊断Prader-Willi综合征14例,脊髓性肌萎缩症4例,先天性肌病3例,Schaaf-Yang综合征2例。最终死亡11例(47.8%),生长发育迟缓9例(39.1%),生长发育正常2例(8.7%),存活但情况不明1例(4.3%)。结论病因不明、以肌张力低下为主要表现新生儿常合并异常外观、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panel基因检测联合MLPA检测有助于精确诊断。

  • 标签: 基因测定 婴儿,新生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肌张力过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质谱检测联合下一代测序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19例遗传代谢病新生儿临床信息、血尿代谢产物检测及基因检测结果。血尿代谢产物分别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全血样本采用基于下一代测序新生儿遗传病基因panel检测。结果19例患儿中,有12例患儿代谢产物质谱检测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一致;2例患儿质谱检测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不一致;4例质谱检测未提示病种,经过基因检测得出与患儿临床表型部分相符疾病诊断;1例未行质谱检测患儿,因基因检测而考虑遗传代谢病诊断,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随诊。结论质谱检测可以相对快速诊断遗传代谢病以指导临床治疗,而下一代测序可对质谱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从基因角度解释病因,从而指导进一步治疗及遗传咨询。

  • 标签: 代谢疾病 串联质谱法 基因测定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