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检验与诊断。方法选取50例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诊断心电图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QRS电压增高,而没有ST-T改变。结论左心室肥厚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在心电图上出现明显的特征,以胸导联上的改变对诊断意义更大。

  • 标签: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临床确诊。结果病人休息时心电图50%以上属正常,异常心电图包括ST段和T波改变、房室阻滞、束支阻滞、左束支前分支或后分支阻滞、左心室肥大或其他心律失常等。疼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呈典型的缺血性ST段的改变。结论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少数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无明显改变,从而造成诊断的困难,这时,诊断应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反复多次记录发作时的心电图,终将会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临床诊断表现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6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室间隔肥厚21例,心尖肥厚型8例,游离壁肥厚3例,弥漫性肥厚4例。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最常见的表现为左心室肥大,ST段改变,常有以V3、V4为中心的巨大倒置T波。在Ⅱ、Ⅲ、aVF、aVL或V4、V5可出现病理性Q波。可有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和各种心律失常。结论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和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改变有特点。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原因是继发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室内传导阻滞。心电图可作为筛选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房室传导师阻滞的临床心电图诊断分析。方法对我院住院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5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表现。结果I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10例。结论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常可发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标签: 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师阻滞 心电图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对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电图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动周期RR间期为349.53±70.55ms,心动过速时P-多融于QRS波群内或其终末部,食管电极上RP-间期为50.86±14.26ms,V1导联上可见伪r-波14例,导联Ⅱ、Ⅲ、aVF出现伪s波4例。结论大多数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常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动过速突然发作后患者常感到心悸、气短、头昏等症状。如持续时间长或患者原心功能欠佳,常致低血压、心功能不全或诱发心绞痛。

  • 标签: 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检查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的心电图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共检出短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64阵,每例从1阵~12阵不等,连续搏动1次~6次,心率最快达200次/min。短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发作类型早搏型21例占70%;并行心律型7例占23.33%。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单源性室早14例,多源室早14例,1例无室早。结论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室速最有价值的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某些非持续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十分必要的,特别对那些怀疑由于心脏传导功能异常或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但在常规心电图未能捕捉到的异常表现者,此项检查尤为适用。

  • 标签: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特点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