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成生长撑开型融合矫形技术(growth friendly non-fusion technique, GF)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患者的远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9年10月完成GF治疗的26例EOS患者,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7.2±2.4)岁。16例患者采用传统生长棒技术治疗,10例患者接受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rtical expandable prosthetic titanium rib,VEPTR)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次以上的撑开手术且完成生长棒及VEPTR治疗后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收集患者初次手术前、术后即刻、完成GF治疗时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同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共接受145次撑开手术,撑开次数为(5.6±2.1)次。患者完成GF治疗时年龄(12.6±1.6)岁,GF治疗撑开时间为(4.7±1.4)年,完成GF治疗后随访时间为(2.9±0.9)年。内固定初次置入术后主弯Cobb角由术前81.2°±17.3°明显降低至41.1° ±13.1°(t=8.124,P< 0.001),末次撑开时增加至48.8°±15.4°。16例患者在末次撑开手术后再行终末融合手术,主弯Cobb角由末次撑开时52.8°±16.1°降低至45.4°±14.8°(t=2.415,P=0.035),矫正率为14.1%±9.4%;余10例患者未行终末融合手术而直接进行长期随访。患者完成GF治疗时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分别为44.9°±16.2°和45.2°±15.6°;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主弯Cobb角矫正率为44.3%±15.5%。内固定置入术后胸椎高度及脊柱高度均较初次手术前明显增加,生长棒撑开期间胸椎高度(T1~T12)和T1~S1高度分别增加(3.3±0.9)cm和(5.6±1.9)cm,每次撑开手术后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分别可获得(0.6±0.3)cm和(1.0±0.4)cm的增加。术后14例患者发生36例次并发症,撑开期间13例患者共发生27例次并发症,完成GF治疗后的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发生9例次并发症。结论GF矫形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EOS患者畸形的进展,同时维持躯干的生长发育,完成GF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撑开期间明显降低,但反复撑开后行终末融合手术的矫正率较低。

  • 标签: 儿童 脊柱侧凸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随访研究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相对腰椎前凸(relative lumbar lordosis,RLL)与腰椎前凸分布指数(lumbar distribution index,LDI)对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行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且随访时间2年以上患者的病历资料,男58例,女105例;年龄(58.7±9.4)岁(范围40~78岁)。行单节段固定74例,双节段71例,三节段18例。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出现ASDis,将患者分为ASDis组和无ASDis组。于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术前及术后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RLL为术后测量的腰椎前凸角(lumbarlordosis, LL)与理想LL之差,依据差值划分为平衡、前凸不足、严重前凸不足和前凸过大。LDI为术后下腰椎前凸角与LL的比值,依据百分比划分为平衡、前凸分布不均、重度前凸分布不均和下腰椎前凸过大。采用趋势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RLL、LDI与ASDis的相关性。结果在术后(46±14)个月(范围25~134个月)的随访期间,有24例(14.7%)诊断为ASDis。ASDis组患者的年龄(t=3.13,P=0.002)和融合节段数量(χ2=10.27,P=0.006)明显高于无ASDi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疾病种类、漂浮固定、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及随访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is组重度前凸不足和前凸不足患者的比例高于无ASD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P<0.001);随着前凸不足严重程度的上升,ASDis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两组依据LDI划分四种状态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ASDis的发生密切相关,OR=1.07,95%CI为(1.01,1.13),P=0.018;RLL也是预测ASD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凸不足与平衡状态相比,OR=4.34,95%CI为(1.03,18.41),P=0.046,而重度前凸不足与平衡状态相比,OR=11.64,95%CI为(1.30,104.49),P=0.028。结论RLL与腰椎融合术后ASDis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理想LL重建的腰椎前凸能够降低ASDis的发生率。未发现LDI与ASDis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腰椎 脊柱前凸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椎间盘退行性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下腔型或边缘极短等非经典适应证之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进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合并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上述非经典适应证的多孔型ASD术前先行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检查及3D模型打印,对其中缺损大小合适者10例行介入治疗并收集其临床及随访数据。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0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其中9例植入动脉导管未闭(PDA)和ASD封堵器各1枚,1例植入2枚ASD和1枚PDA封堵器。10枚PDA封堵器型号为(16/14~32/30) mm,平均为(23.80±5.85)/(21.80±5.85) mm;11枚ASD封堵器型号为(10~36) mm,平均(23.27±7.91) mm。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的X线心胸比(0.44±0.02)较术前(0.50±0.03)明显降低(t=5.670,P<0.05)。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右室前后径[(26.60±3.69) mm]较术前[(33.20±6.00) mm]明显降低(t=5.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A封堵器和ASD封堵器封堵非经典适应证的特殊类型多孔型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3D打印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外科瓣膜置换术后人工瓣膜瓣周漏(PVL)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接受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的外科瓣膜置换术后PVL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穿刺肱动脉,进行造影和经导管封堵操作,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测下进行介入手术。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及手术前后TTE检查结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出院后门诊随访手术相关不良事件。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定义为封堵器置入后30 d内不影响瓣膜运动和冠状动脉血流,且TTE显示瓣周反流程度下降1级及以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年龄(57.5±14.6)岁,其中男性6例。主动脉瓣PVL 7例,二尖瓣PVL 3例。除1例患者改为股静脉-房间隔入路外,其余9例患者成功经肱动脉入路置入封堵器,手术时间为(103.3±34.0)min,术后无需卧床制动。住院时间为7.5(3.0,9.8)d,经肱动脉入路的手术成功率为9/10。患者手术前后的PVL反流程度、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例术后第2天新发溶血伴肾功能不全,经透析治疗后顺利出院;1例术后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经瘤体内注射凝血酶好转后出院。随访(14.3±7.9)个月,随访期间9例患者心功能维持在Ⅰ/Ⅱ级,无严重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经肱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外科瓣膜置换术后PVL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的操作,可简化操作流程、减少术后卧床制动时间。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瓣周漏 经肱动脉入路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SVR)后的预后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95例患者,其中72例应用DAA获得SVR,23例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在3~71个月的随访结束时,DAA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肝硬度测定值均较入组时改善[42(23,61) U/L比18(13,28) U/L,54(37,75) U/L比23(18,28) U/L,39(33,42) g/L比45(41,48) g/L,26(18,37) kPa比15(11,26) kPa,Z=-6.005、-7.008、-6.057、-3.162,均P<0.01],但DAA治疗组与未行抗病毒治疗组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12%(9/72)比17%(4/23)]、病死率[3%(2/72)比13%(3/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DAA治疗和未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细胞癌累积发生率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9)。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细胞癌患者与未发生肝细胞癌患者年龄[(60.3±3.6)岁比(54.4±9.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8,P<0.0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DAA治疗后,6例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中4例患糖尿病,未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17%(7/42),发生肝细胞癌较未发生肝细胞癌者空腹血糖更高[(7.3±1.9) mmol/L比(5.9±1.1)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30,t=-2.442,P=0.019、0.019)。结论DAA可以显著改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但未发现可以改善其近期肝细胞癌发生率、病死率;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可能为代偿期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丙型肝炎,慢性 肝硬化 癌,肝细胞 直接抗病毒药物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脓毒性休克快速反应小组(septic shock rapid response team, SSRRT)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依从性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的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选标准:符合拯救脓毒症运动国际指南Sepsis 3.0诊断标准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排除标准:年龄<18岁、妊娠患者、外院转入已接受液体复苏和(或)血管活性药物患者、需急诊手术者、急诊滞留时间<1 h者、拒绝放置中心静脉置管或有置管禁忌证患者和拒绝知情同意。2021年1月建立SSRRT,根据SSRRT建立前后分为SSRRT实施前组和SSRRT实施后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诊断脓毒性休克时生命体征、乳酸、液体复苏量、血管活性药物最大泵入速度,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情况以及ICU和28 d病死率。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类变量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连续变量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研究期间共有289例急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根据排除标准排除115例,最终纳入174例,其中SSRRT实施前组83例,SSRRT实施后组91例。与SSRRT实施前组相比,SSRRT实施后组患者监测乳酸(54.2% vs. 100.0%,P<0.001)、留取血培养(27.7% vs. 93.4%,P<0.001)、使用抗生素(57.8% vs. 97.8%,P<0.001)、快速液体复苏量≥30 mL/kg(4.8% vs. 34.1%,P<0.001)以及平均动脉压≥65 mmHg(49.4% vs. 68.1%,P<0.001)例数均明显增加。两组间患者ICU病死率(50.6% vs. 37.4%,P=0.079)以及28 d病死率(53.0% vs. 38.5%,P=0.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性休克快速反应小组可显著提高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实施依从性,并有降低病死率趋势。

  • 标签: 休克 脓毒性 快速反应小组 1 h集束化治疗策略 急救医疗服务 依从性
  • 简介:摘要55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胸痛入院。X线胸片检查示镜面右位心,胸腹腔脏器全反位;头颈部CTA检查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近闭塞;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三支血管严重病变。2022年2月在全麻下行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先患者先垫高右侧肩,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然后取平卧位,更换经口气管插管,正中开胸,行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手术共计用时5.5 h,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返心外ICU,术后第2天转出ICU,术后9天痊愈出院。目前随访5个月,患者恢复正常工作和一般体力活动。

  • 标签:
  • 简介:摘要2020年1月淮安急诊联盟会议期间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淮安地区21家二级综合医院的143名急诊医师进行脓毒性休克1 h集束化治疗策略内容的闭卷式问卷调查。问卷共10道选择题,各题为1分,总分10分。143名急诊医师总的答对题目数为(5.4±2.9)题,其中高(39人)、中(50人)和初级职称者(54人)答对题目数分别为(6.4±3.3)、(6.0±3.2)和(3.4±1.9)题(P<0.01),不合格(答对≤5题)率分别为28%(11/39)、40%(20/50)和56%(30/54)(P=0.03)。对4项措施的了解:高、中和初级职称者对"留取血培养"的回答正确率均超过95%,"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率分别为15%(6/39)、24%(12/50)和7%(4/54),另2项措施均为50%左右。对10个知识点:中、高级职称者对"实施策略时机"的正确率分别为60%(30/50)和59%(23/39),初级职称者44%(24/54);对"监测乳酸时机"初、中和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65%(35/54)、64%(32/50)和80%(31/39);对"平均动脉压目标值"中、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68%(34/50)和62%(24/39),初级职称者为50%(27/54);对"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机"中、高级职称者的正确率分别为50%(25/50)和46%(18/39),初级职称者为17%(9/54)。提示急诊医师对脓毒性休克1 h集束化治疗策略掌握情况较差,需加强相关培训。

  • 标签: 脓毒症 休克,脓毒性 1小时集束化治疗策略 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