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作者: 徐皓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6
  • 机构:东莞触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 简介:摘要:在机械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回转体轴类零件占比较大的生产份额,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动化生产线能有效提升回转体轴类零部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自动化生产线在回转体轴类零部件生产加工中的应用,能够将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等各个部位实现自动化的加工处理,有效减少了在加工环节中由于更换设备以及转换工序所导致的待工时间,从根本上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零部件的合格率。本文重点分析了轴类零件结构和材料以及加工工艺,并对加工自动线结构设计以及自动线加工设计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阐述。

  • 标签: 回转体 轴类零件 加工 自动线
  • 简介:摘要:主题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当前高校学生主题教育存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就高校学生主题教育参与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同仁带来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高校学生 主题教育参与度 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树立正确而合理的教学观念,以此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新课标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更加系统的教学方案。因此,新课标的实施可以推动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应用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互动游戏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有趣的阅读中提升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 标签: 新课标 小学语文 大单元教学 实践
  • 简介:摘要:传统的回转体零件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无法确保回转体零件的生产质量。在回转体加工过程中,通过精益化管理理念的

  • 标签: 回转体 精益化生产 加工工艺 优化
  • 简介:摘要:针对某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电厂氮氧化物(NOx)浓度难以控制的情况,通过试验分析SNCR脱硝工艺、过量空气系数、燃料含湿量以及空气预热器漏风对NOx的排放与生成影响,对比分析锅炉系统改造技术对控制NOx生成浓度的优化性能。结果表明:炉膛温度过低导致SNCR脱硝工艺的净化能力严重弱化、NOx的生成浓度与O2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含湿量严重影响燃料的充分均匀性燃烧,进而导致NOx生成浓度的增加、空气预热器严重漏风不仅影响一次风、二次风配比的平稳控制,还导致炉膛内O2量与NOx浓度的跳跃式波动。采用“深度分级燃烧+补燃”的改造方式能够使NOx的生成浓度低于排放要求。

  • 标签: 循环流化床 生物质锅炉 氮氧化物 SNCR脱硝 空气预热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本中心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术式演进。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3 012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病理证实为胃恶性肿瘤、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未发现远处转移、施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重要脏器功能完好及病例资料完整者;排除因胃癌出血或穿孔或梗阻等而行急诊胃癌切除术者、术中发现肿瘤侵及邻近脏器如胰腺或横结肠等者、术中中转开放手术者、5年内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甲状腺癌除外)以及术前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者。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1)患者基本情况;(2)胃癌手术量逐年变化趋势;(3)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演变;(4)手术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定义为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并发症分级按照Clavien-Dindo标准进行分级归类,其中Ⅲ级以上并发症是指需要手术、内镜或放射学干预,或威胁生命或发生死亡;(5)生存分析:生存时间定义为自手术之日至末次随访时间(或死亡时间或随访截止时间)。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分布变量以x±s的方式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住院天数以“M(Q1,Q3)表示,并利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离散变量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对比。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手术量与手术年份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双尾检验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组3 012例患者中男性2 114例,女性898例;年龄(61.1±10.7)岁。按累计病例数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组,每组1 004例患者。前期、中期和后期3组接受手术的时间依次为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和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1)患者基本情况,3组中男性患者分别为691例(68.8%)、699例(69.6%)和724例(72.1%);平均年龄从2010年的56.6岁逐年增加至2022年3月的62.8岁。肿瘤T1、T2、T3、T4期患者前期组分别占49.0%、14.4%、23.9%和12.6%;中期组分别为47.5%、12.9%、26.9%和12.6%;后期组分别占39.7%、14.6%、30.0%和15.6%。N0、N1、N2、N3a、N3b期患者前期组分别占56.8%、13.7%、13.4%、11.0%和5.0%;中期组分别占55.7%、12.9%、12.8%、11.6%和6.9%;后期组分别占51.0%、16.1%、12.8%、12.5%和7.5%。(2)胃癌手术量逐年变化趋势:从2010年的19例/年到2021年的786例/年,每年胃癌的手术量与手术年份成正比(y=47.505x,R2=0.67);病理分期为Ⅰ期患者占比随时间推移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而Ⅲ期患者比例略有增加,截至2022年3月占比为34%。(3)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演变:除2010年外,其他年份行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中,远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侧重于Billroth-Ⅱ+Braun吻合,从2016年不到20%的占比逐渐升至2021年以后的70%左右;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从2016年开始出现π吻合和Overlap吻合逐渐增加,其中π吻合于2019年达到65%左右,Overlap吻合于2020年占比接近30%;近端胃切除术后吻合方式自2016年以来以双通道吻合(占比54%)和食管胃吻合方式(占比30%)为主,双通道吻合在2019年占比达70%。(4)手术时间:前期、中期和后期3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3.3±49.8)min、(186.9±44.3)min和(206.7±51.4)min,中期组比前期组明显缩短(t=3.005,P=0.003),后期组比前期组(t=5.875,P<0.001)、中期组(t=9.180,P<0.001)均明显延长。(5)术后住院时间:前期、中期和后期3组胃癌患者的中位住院天数分别为9(8,11)d、8(7,10)d和8(8,10)d。中期组和后期组的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前期组患者(分别Z=-12.467和Z=-5.981,均P<0.001),但中期组与后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5,P=0.678)。(6)术后并发症:前期、中期和后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4%(205/1 004)、16.2%(163/1 004)和16.2%(162/1 004),中期组较前期组有明显降低(χ2=5.869,P=0.015),后期组较前期组也有明显降低(χ2=6.165,P=0.013),但中期组与后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952);3组患者术后早期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80/1 004)、7.6%(76/1 004)和4.9%(49/1 004),后期组较前期组有明显降低(χ2=7.965,P=0.005),后期组较中期组也有所降低(χ2=6.219,P=0.013),但中期组与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739)。(7)生存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9.5个月,全组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为74.7%,其中Ⅰ、Ⅱ、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77.2%和40.3%。进一步按照TNM分期进行分组,患者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ⅢC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87.8%、81.1%、72.7%、46.2%、37.1%、34.0%。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量逐年增加,随着累计病例数的增加,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 标签: 胃肿瘤 胃切除 腹腔镜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间质瘤(GIST)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我国17家医学中心收治的741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21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21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16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7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7例、广东省人民医院31例、福建省肿瘤医院2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2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5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9例、浙江省肿瘤医院23例、辽宁省肿瘤医院17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4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46例,女395例;年龄为55(17~86)岁。观察指标:(1)新辅助治疗情况。(2)手术及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4)分层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行新辅助治疗期间每3~6个月随访1次,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匹配容差为0.02。结果(1)新辅助治疗情况。741例患者中,34例行新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8(3~44)个月。34例新辅助治疗患者行手术治疗前肿瘤退缩达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分别为21、9、4例。34例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前肿瘤长径为8.0(3.0~26.0)cm,行手术治疗前肿瘤长径为5.3(3.0~18.0)cm,肿瘤退缩比例为31.9%(-166.7%~58.3%)。(2)手术及术后情况。741例患者中,34例行新辅助治疗后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707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7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分别为633、102、6例;633例开腹手术和10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切除范围为胰十二指肠切除(PD)238例,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497例(十二指肠楔形切除226例、远端胃部分切除55例、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204例、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或节段性十二指肠联合胃大部切除12例)。741例患者中,13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113例,≥Ⅲ级18例。741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3(4~120)d。707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中,术后评估371例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低危、中危,336例为高危。205例高危患者接受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24(6~110)个月。(3)随访情况。74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58(7~150)个月。随访期间,110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741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8.6%、94.5%,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4%、90.9%、84.9%。707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8.5%、94.3%,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4%、91.1%、85.4%。(4)分层分析。①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灶位置、肿瘤长径、核分裂象计数、改良NIH危险度分级、肿瘤基因信息是影响707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患者总生存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43,0.18,0.22,0.06,0.29,95%可信区间为0.20~0.93,0.09~0.35,0.10~0.50,0.03~0.12,0.09~0.95,P<0.05);肿瘤原发灶位置、肿瘤长径、核分裂象计数、改良NIH危险度分级是影响707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患者无病生存的相关因素(风险比=0.65,0.25,0.25,0.10,95%可信区间为0.41~1.03,0.17~0.37,0.15~0.42,0.07~0.1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原发灶位置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肿瘤基因KIT第9外显子突变是影响剔除342例缺失肿瘤基因信息患者后365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2.85,2.73,3.13,95%可信区间为1.12~7.20,1.07~6.94,1.23~7.93,P<0.05)。肿瘤长径>5 cm、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是影响707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19,2.98,95%可信区间为2.05~4.97,1.99~4.45,P<0.05)。②术后辅助治疗对肿瘤改良NIH危险度分级为高危患者预后的影响。336例肿瘤改良NIH危险度分级为高危患者中,205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6%、77.3%,131例未接受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3.2%、64.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8.39,4.44,P<0.05)。205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肿瘤改良NIH危险度分级为高危患者中,治疗时间<36个月106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7.1%、58.7%;治疗时间≥36个月99例,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00.0%、91.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3.92,29.61,P<0.05)。③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疗效比较。具有完整临床资料583例行开腹手术和83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倾向评分匹配前肿瘤原发灶位置(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肿瘤长径(≤5 cm、>5 cm)分别为95、307、147、34例,331、252例和15、46、17、5例,67、16例,两者肿瘤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94,P>0.05),肿瘤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7.33,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患者均为83例,两者肿瘤原发灶位置(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肿瘤长径(≤5 cm、>5 cm)分别为16、39、20、8例,67、16例和15、46、17、5例,67、16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1.54,0.00,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Ⅲ级),术后住院时间,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7例,12、5例,11(5~120)d,92.0%,100.0%和9例,7、2例,11(5~41)d,91.6%,97.3%;两者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2.91,Z=3 365.50,χ²=3.02、1.49,P>0.05),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肿瘤原发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患者不同手术切除范围疗效比较。289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肿瘤原发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患者中,手术切除范围为PD和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分别为156例和133例,两者倾向评分匹配前肿瘤长径(≤5 cm、>5 cm),肿瘤与肠系膜相对位置(对系膜缘、系膜缘)分别为71、85例,28、128例和92、41例,120、13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6.34,150.10,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手术切除范围为PD和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均为41例,两者肿瘤长径(≤5 cm、>5 cm),肿瘤与肠系膜相对位置(对系膜缘、系膜缘)均为28、13例,16、25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00,0.00,P>0.05);倾向评分匹配后手术切除范围为PD和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Ⅱ级、≥Ⅲ级),术后住院时间,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3例,11、2例,15(9~62)d,94.2%,64.3%和9例,8、0例,15(7~40)d,100.0%,78.8%;两者术后并发症、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99,0.34,1.86,P>0.05),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4.50,P<0.05)。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肿瘤原发灶位置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肿瘤基因KIT第9外显子突变是影响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长径>5 cm、核分裂象计数>5个/50高倍视野是影响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行开腹手术和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肿瘤原发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患者,手术切除范围为PD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十二指肠局限性切除患者。对于肿瘤改良NIH危险度分级为高危患者,行术后辅助治疗且治疗时间≥36个月均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肠肿瘤 胃肠间质瘤 十二指肠 外科治疗 近期疗效 远期预后
  • 简介:摘要:超高性能混凝土是我国人防工程中的施工材料,随着经济水平和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原材料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以及应用方便等特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指具有高密实度、高机械强度、高耐久性的一类超高性能混凝土。它不是普通超高性能混凝土某一类性能的优化,而是利用颗粒最紧密堆积等理论建立新的水泥基材料模型,在 UHPC 基体中添加纤维可以获得具有高延性和高韧性的超高性能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实现UHPC的大面积现浇,采取合理的养护工艺,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与人防工程的高性能设计要求相结合,使其兼具优异的使用性与经济性,不仅响应了国家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的环保理念,而且对人防工程的优质发展与UHPC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防工程 框架-剪力墙结构 UHPC现浇工艺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概预算一直以来都是建筑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措施,这项工作通常都会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就开始进行。在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时,通常都会根据企业具体投入的资金、承包商的实际能力以及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从而给出建筑工程所需费用的具体情况。这项工作最大的用处就是最大化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同时如果建筑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按照概预算进行,工期和质量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对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影响及控制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 概预算 造价影响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电力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输电线路是电力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效率。电力企业要加强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优化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保证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提高电力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用电服务,满足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 标签: 电力工程 输电线路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伊马替尼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20年10月1日至11月31日;调查对象为在具有GIST诊疗资质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诊治,且正在服用伊马替尼的GIST患者,排除未得到病理确诊者和未曾服用伊马替尼者,或既往服用伊马替尼但当前已停药者。使用"问卷星"网络平台设计中国GIST患者伊马替尼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通过微信方式向调查对象发送问卷链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结果共回收2 162份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GIST患者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 005份,有效率92.7%。调查对象中男性1 104例,女性901例,中位年龄56(22~91)岁。生活状态:单位在职工作609例(30.4%),退休729例(36.4%),灵活就业及无业667例(33.3%);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及以上477例(23.8%),高中658例(32.8%),小学或初中782例(39.0%),未受过教育88例(4.4%);婚姻状况:1 789例(89.2%)已婚、179例(8.9%)离异或丧偶,37例(1.8%)未婚。初诊GIST时肿瘤发生转移者294例(14.7%),其中肝脏转移203例,腹膜转移52例,其他部位39例。1 869例(93.2%)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1 642例(81.9%)行完整切除术。患者服用伊马替尼中位时间为25(1~200)个月,服用伊马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眶周水肿1 701例(84.8%),白细胞减少1 031例(51.4%),乏力948例(47.3%),恶心呕吐781例(39.0%),皮疹709例(35.4%)和双下肢水肿670例(33.4%)。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显示,伊马替尼服药依从性差392例(19.6%),依从性中等1 023例(51.0%),依从性好590例(29.4%)。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居住城市、工作状态、经济收入、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服药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均与患者伊马替尼服药依从性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264, P=0.009)、非退休(OR=1.454, P=0.001)、月收入≤4 000元(OR=1.280, P=0.036)、居住乡镇(OR=1.332, P=0.005)、未婚或离异或丧偶(OR=1.362, P=0.026)、伊马替尼服药时间>36个月(OR=1.478, P<0.001)及药物不良反应(OR=1.719, P=0.048)是患者伊马替尼服药依从性差的独立影响因素。行完整切除术患者中,依从性差324例(19.7%),依从性中等836例(50.9%),依从性好482例(29.4%),其中依从性好患者术后55例(11.4%)复发,依从性中等患者术后121例(14.5%)复发,依从性差患者术后61例(18.8%)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国内GIST患者伊马替尼服药依从性欠佳,女性、非退休、月收入≤4 000元、居住地乡镇、未婚离异或丧偶、伊马替尼服药时间>36个月及药物不良反应是GIST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术后依从性差者复发风险较高;应针对影响伊马替尼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干预和管理,进而改善GIST患者预后。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伊马替尼 依从性 问卷调查 复发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能否有效地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进行高质量的管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输电线路的施工项目而言,我们不但要确保其技术结构具有一定的实效性,还要提高质量监督与控制力度,从而更好地使后续工作项目的全面开展变得顺利。本文从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角度与输电线路管理工作的角度展开了关于技术应用现状的简略探讨,并解释了有关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质量控制策略。

  • 标签: 输电线路 电力 工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 要: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建设发展事业的快速持续优质组织推进,我国工业生产领域、农业生产领域,以及服务业领域均在逐渐增加对电力能源产品的需求数量,客观上显著提升了电网技术系统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所面对的压力。为支持和保障电力能源产品的优质充分供应,适应和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事业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用电需求,我国电网技术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力度都在持续加大,而在110kV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做好针对各项施工技术细节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无疑能够支持我国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事业在具体组织推进过程中长期获取良好收益。文章将会围绕110kV 输电线路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 标签: 110kV 输电线路 施工建设 注意问题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LDG)和直接行TLDG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3例早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5例,女218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26~86岁。623例病人中,25例为ESD后行TLDG,设为ESD+TLDG组;598例为直接行TLDG,设为TLDG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2)TLDG术中和术后情况。(3)ESD+TLDG组病人分层分析。倾向评分匹配按1∶2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623例病人中,75例配对成功,其中ESD+TLDG组25例,TLDG组50例。ESD+TLDG组病人倾向评分匹配前体质量指数(BMI),肿瘤长径(≤20 mm、21~30 mm、>30 mm),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2.3±3.6)kg/m2,16、6、3例,24、1、0例,TLDG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24.3±2.7)kg/m2,238、125、235例,312、126、160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44,Z=-2.834、-4.209,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病人BMI,肿瘤长径(≤20 mm、21~30 mm、>30 mm),临床分期(Ⅰ期、Ⅱ期)分别为(22.3±3.6)kg/m2,16、6、3例,24、1例和(23.6±2.9)kg/m2,29、12、9例,48、2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2,Z=-0.597、0.000,P>0.05)。(2)TLDG术中和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病人TLDG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180 min(124~289 min)、6 d(4~13 d)和170 min(106~250 min)、6 d(4~9 d),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96,-3.039,P<0.05);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50 mL、50~100 mL、>1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切口脂肪液化、术后胃瘫、吻合口出血、肺部感染)分别为7、9、9例,34枚(16~58枚),8 d(6~31 d),1、1、0、0例和170 min(106~250 min),18、26、6例,39枚(22~68枚),8 d(6~29 d),0、0、1、1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703、-1.958、-1.139,χ2=0.033,P>0.05)。发生吻合口出血病人经内镜下止血后缓解,其余并发症病人经保守治疗后均缓解。(3)ESD+TLDG组病人分层分析:①5例ESD后≤14 d行TLDG病人与20例ESD后>14 d行TLDG病人,TLDG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0 mL、50~100 mL、>1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分别为200 min(170~289 min),0、3、2例,36枚(9~57枚),7 d(5~9 d),8 d (7~9 d),1例和180 min(124~253 min),8、6、6例,34枚(8~78枚),6 d(4~13 d),8 d(6~31 d),1例,TLDG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36,-1.993,-0.238,-0.932,-0.589,P>0.05),围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3例ESD后≤21 d行TLDG病人与12例ESD后>21 d行TLDG病人,TLDG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0 mL、50~100 mL、>1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分别为200 min(145~289 min),2、6、5例,34 枚(8~57枚),6 d(4~11 d),8 d(6~11 d),1例和179 min(124~240 min),6、3、3例,34 枚(16~78枚),6 d(5~13 d),8 d (6~31 d),1例;TLDG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1,P<0.05),TLDG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471,-0.163,-0.084,-0.194,P>0.05),围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15例ESD后≤28 d行TLDG病人与10例ESD后>28 d行TLDG病人,TLDG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0 mL、50~100 mL、>1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分别为190 min (145~289 min),2、7、6例,33枚(8~57枚),6 d(4~11 d),8 d(6~31 d),1例和179 min(124~240 min),6、2、2例,37枚(16~78枚),6 d(5~13 d),8 d (6~14 d),1例,TLDG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619,-2.000,-0.667,-0.370,-0.057,P>0.05),围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直接行TLDG比较,早期胃癌行ESD+TLDG会延长TLDG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但不影响近期疗效;早期胃癌ESD后≤21 d行TLDG与>21 d行TLDG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胃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 安全性 近期疗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是近年来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教学工作中,外籍教师的教学质量决定了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浙江省近年来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对外籍教师教学质量的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外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中外合作办学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前行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制度也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二者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也都始终保持着统一的状态。换言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呈相辅相成的状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经济法,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法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优势,就需要不断对经济法进行完善。基于此,本文将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探究。

  • 标签: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法 互动
  • 简介:摘要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手术仍然是根治胃癌的唯一手段。近年来,腹腔镜已经成为胃癌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3D腹腔镜系统逐渐开始广泛应用,其提供的立体视野有助于胃周血管的辨识和淋巴结的清扫,方便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缩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本文就3D腹腔镜在远端胃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成像,三维 淋巴结切除术 胃切除术
  • 作者: 王丽萍 薛海燕 郭晓明 陈国忠 徐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总教学医院 蚌埠医学院福总教学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福州 350025,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总教学医院 蚌埠医学院福总教学医院骨一科,福州 350025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氧连氮-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转移酶(OGT)在甲烷减轻大鼠脊髓神经元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Nrf2表达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脊髓神经元,以1×105个/ml密度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0):对照组(C组)、氧糖缺失-复氧复糖组(OGD/R组)、甲烷组(M组)和甲烷+OGT抑制剂四氧嘧啶组(MA组)。采用无糖-无血清Earle平衡盐液,在37 ℃、5%CO2-95%N2缺氧培养箱中孵育2 h,然后正常培养的方法制备脊髓神经元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模型。M组于复氧复糖时在培养液中加入200 μl甲烷饱和生理盐水(甲烷终浓度1.8 mmol/L);MA组于M组复氧复糖后10 min在培养液中加入8 mmol/L四氧嘧啶。复氧复糖12 h时,测定神经元存活率、LDH漏出率和凋亡率;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Nrf2基因启动子区OGT和H3K4me3表达水平;提取核蛋白,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法测定H3K4甲基转移酶复合物调节亚基RBBP5的O-GlcNAc糖基化水平;采用邻位连接法检测H3K4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催化亚基MLL1与组蛋白H3空间邻近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测定Nrf2及其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和M组神经元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凋亡率和上清液MDA浓度升高(P<0.01);与OGD/R组比较,M组神经元存活率升高,LDH漏出率、凋亡率和上清液MDA浓度降低,Nrf2启动子区OGT和H3K4me3表达上调,RBBP5亚基O-GlcNAc糖基化、MLL1亚基与组蛋白H3空间邻近水平增高,Nrf2及其mRNA表达上调,上清液SOD和CAT活性升高(P<0.01);与M组比较,MA组神经元存活率降低,LDH漏出率、凋亡率和上清液MDA浓度升高,Nrf2启动子区OGT和H3K4me3表达下调,RBBP5亚基O-GlcNAc糖基化、MLL1亚基与组蛋白H3空间邻近水平降低,Nrf2及其mRNA表达下调,SOD和CAT活性下降(P<0.05或0.01)。结论OGT参与了甲烷减轻大鼠脊髓神经元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的过程,与上调Nrf2表达有关。

  • 标签: 乳糖合酶 甲烷 脊髓 神经元 细胞低氧 NF-E2相关因子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内伊马替尼浓度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伊马替尼耐药和敏感的进展期GIST患者各4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细胞内外、组织内与血浆伊马替尼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伊马替尼耐药患者组织内药物浓度比敏感患者的组织内药物浓度低(P<0.05)。与亲代敏感细胞株相比,伊马替尼耐药GIST细胞株中细胞内伊马替尼浓度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形态也发生了变化。结论低细胞内药物浓度可能是伊马替尼耐药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伊马替尼浓度可能是治疗GIST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 标签: 胃肠肿瘤 抗药性,肿瘤 伊马替尼 半数抑制浓度
  • 简介: 摘 要:在我国桥梁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施工操作极为简单与便捷,且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随着技术的发展,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越发普遍的应用,但是其施工中也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的工程难题,比如施工中会出现以下质量问题,表现在钻孔的坍塌、倾斜等方面,严重影响了桥梁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策略,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桥梁工程 ;钻孔灌注桩 ;质量控制 前 言   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灌庄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应该比较广泛,其具有成本较低、施工比较简便、施工质量高而且适用范围比较广等一系列优点。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仍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长期研究并分析嚴格控制其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将对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和其质量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1 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造价低、适应性强、施工便捷的优势,基于这些优势,该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极为普遍,我国南方地区的大部分桥梁工程中都使用了此技术。钻孔灌注桩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桥梁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效保障了桥梁工程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   在我国很多桥梁工程项目实施中,很多工程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地质地形环境,这些特殊的地质环境加剧了工程施工的难度,尤其是在地基的处理上,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如果桥梁工程中的地基处理不到位,就会引发极为严重的桥梁安全事故。近年来,在我国桥梁工程的使用中,常常发生塌陷等事故,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桥梁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中,越发注重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以避免桥梁工程使用中存在各种质量与安全问题,使得桥梁工程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 2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依据和目标   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确定质量控制的依据和监理质量控制目标是保证工程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完成的关键,总的来说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依据和目标内容有以下几点: 2.1 质量控制依据。钻孔灌注桩在施工开始前,应该具备如下的文件资料:工程合同、设计图纸以及技术要求、工业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建筑基础结构设计要求。要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技术文件与施工的要求完全一致,如果发现存在技术不一致的情况,就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要了解合同要求,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达到要求。   2.2 质量控制目标。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质量目标主要包含了如下的几个方面:成桩质量要求,其中包含了长度、位置、直径、垂直度以及材料质量等因素 ;预留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应该达到设计方案以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桩身结构非常的均匀,不存在任何断桩等质量问题 ;桩体承载性能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3 桥梁工程钻孔桩施工准备   做好桥梁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是保证桥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施工前各项工作做好做足才能确保钻孔桩施工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讲桥梁工程钻孔桩施工准备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准备和相关机械材料的准备。    3 .1 施工设计   首先在进行具体施工前要对建设工程地区的地质进行仔细全面的勘察,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勘测报告进行阅读和研究,此外还应该进行施工现场复查,确保现场与勘测报告没有大范围的差异。其次,相关人员应该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确保桥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的同时,保证其建设质量。    3 .2 准备相关机械材料   在施工前应该按照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对相关的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包括施工物质材料和施工机械材料。另外,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水源系统、泥浆循环系统、泥浆池和泥浆沉淀池等进行检查,保证这些设施都能够符合施工需求。对于施工所需原材料来说,要严格把控其采购流程,做好质量验收后再允许入场,对于验收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入场使用,确保施工用原材料满足施工质量要求,避免因原材料不合格影响钻孔桩的施工质量。对施工机械来说,要根据地质情况和桩径、桩长来选择适合的钻机种类和型号。 4 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    4. 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开始之前,有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在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工程施工人员要严格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将工程施工图纸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对比分析,判断图纸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工程单位要组建专业的地质考察团队,对工程现场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加以详细勘察,出具相应的勘察报告。有关的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图纸的要求,在工程现场进行测量点等的布控,使得后期的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严格把控工程材料的质量、设备的性能与规格等。 4.2 泥浆制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泥浆制备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制备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施工要求,科学进行泥浆的制备。泥浆主要包含了高塑性黏土、膨润土、水与添加剂,制备过程中,必须对泥浆的浓度加以科学控制,太浓或者太稀都会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在泥浆的制备过程中,有关人员还需要检测泥浆的含砂率、粘度等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从而使 4.3 钻孔以及清孔工作   钻孔与清孔环节必须结合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与要求来进行,基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钻孔方式与钻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钻孔方式与钻头应用的科学性直接决定着钻孔施工的质量。如果在钻孔过程中面临着较为坚硬的地质等,必须应用大冲程冲击方式,保证冲击的力度。在钻孔符合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要求以后,方可进行清孔处理,在清孔阶段,有关的工程人员必须及时清除孔内存在的杂物等。钻孔环节质量控制的关键是钻进速度的控制,必须保证钻进速度的均匀性,从而使得钻进作业可以与泥浆的投入相互配合,在钻进过程中还必须保持钻进的垂直性,将钻孔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在钻进过程中倾斜度较大,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作业,对倾斜度加以调整,提升钻孔施工的整体质量。 得泥浆可以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虽然提升了桥梁工程建设的总体水平,但是在施工中极易出现孔壁塌陷、钻孔偏移等现象,因此,这就要求有关的工程施工人员要严格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对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各个环节加以严格的质量控制,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体效果,保证桥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宗雯 .公路桥梁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 [J].江西建材, 2017( 10) .    [2] 张玮佳 .探讨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 5) .    [3] 贾召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交通世界, 2017( 36) .    [4] 杨国旺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交通世界, 2017( 19)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