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男性患儿,年龄4~12岁,其中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为Ⅱ度者10例、Ⅲ度者8例,均应用额顶部扩张带蒂皮瓣整复。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于额顶部埋置1个额定容量为300~500 mL的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扩张时间为4~6个月,总注射生理盐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2.1~3.0倍。Ⅱ期行扩张器取出+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皮瓣转移,其中皮瓣面积为18 cm×9 cm~23 cm×13 cm,瘢痕切除、挛缩松懈后继发创面面积为16 cm×8 cm~21 cm×11 cm。3~4周后行Ⅲ期皮瓣断蒂及蒂部复位。记录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注射生理盐水量,皮瓣血管蒂类型,Ⅱ期术后皮瓣存活及瘢痕整复情况。测量术前、术后1年颈部活动度和颈颏角,随访术后颈部外观、供受区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3期手术,置入扩张器额定容量为300 mL者6例、400 mL者9例、500 mL者3例,注射生理盐水量630~1 500 mL。13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双蒂、5例患儿皮瓣血管蒂类型为单蒂。17例患儿皮瓣全部存活,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后继发创面均一次性整复;1例患儿单蒂皮瓣Ⅱ期术后远端血运欠佳,坏死长度约2.5 cm,术后10 d去除远端坏死组织,重新调整皮瓣位置后创面完全封闭。术后随访6个月~3年,18例患儿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得到矫正且未复发,皮瓣不臃肿、质地柔软,颏颈外观良好,术后1年颈部前屈活动度、后屈活动度、左侧屈活动度、右侧屈活动度和颈颏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43.10、22.64、27.96、20.59、88.42,P<0.01)。额部供瓣区切口位于发际线内,瘢痕轻微且隐蔽。扩张器置入部位未观察到颅骨凹陷等并发症,患儿家属对整复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额顶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儿童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能够明显改善颈部外观和功能,术后瘢痕挛缩不易复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整复方法。

  • 标签: 儿童 瘢痕 扩张术 外科皮瓣 颞浅血管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清洁能源发展不断加速,电力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变压器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电力系统压力的加大,变压器极容易出现故障。如何处理220kv变压器故障问题,维护变电系统运行稳定,已经成为工作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220kV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其次探讨了220kV变压器的故障检修,以供参考。

  • 标签: 220kV变压器 电力设施检修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顶部跨中线轴型扩张皮瓣单蒂转移整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8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0例面颈部深度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男性患者,年龄20~52岁,瘢痕面积15 cm×7 cm~23 cm×11 cm。Ⅰ期于额顶部置入1个额定容积为400~600 mL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下称扩张器),耳前、面颊部有瘢痕者另在颞侧埋置1个额定容积为50~100 mL圆柱形扩张器,注水3~5个月,总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积的1.5~2.5倍。Ⅱ期行颞浅动脉额支及其分支探查、扩张器取出、面颈部瘢痕切除及挛缩松解、额顶部跨中线轴型扩张皮瓣单蒂转移整复,颞浅血管分支不易被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探测者进行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额顶部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蒂部及颞部供瓣区裸露创面暂时用瘢痕皮肤覆盖。待缝合口愈合、扩张皮瓣毛发长出后,行毛发拔除及激光脱毛处理。扩张皮瓣移植术后3~4周,行Ⅲ期扩张皮瓣断蒂、蒂部修整复位。统计手术完成情况、颞侧扩张器置入情况、行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的情况;观察扩张皮瓣切取有效面积、跨头部正中线的长度及蒂长,术后扩张皮瓣成活与并发症情况;随访供受区外观、瘢痕复发情况、患者容貌和功能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3期手术,其中6例患者在颞部置入辅助扩张器,5例患者行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扩张皮瓣切取有效面积为18 cm×8 cm~25 cm×13 cm,皮瓣远端跨头部正中线向对侧延长4~6 cm,蒂长2~6 cm。所有患者扩张皮瓣形成转移后全部成活,其中6例患者术后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回流不畅、肿胀明显,经针刺放血等处理后血运恢复。随访6~24个月,扩张皮瓣色泽、质地和厚度与面部皮肤基本一致,未见瘢痕复发;额顶部供瓣区切口隐蔽,鬓角及头部毛发生长正常,重建发际线自然;患者容貌及抬头、张口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对整复效果满意。结论临床应用额顶部跨中线轴型扩张皮瓣单蒂转移整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畸形能够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供区形态完好,丰富了跨区供血皮瓣的应用范围,是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畸形的一种可靠整复方法。

  • 标签: 瘢痕 外科皮瓣 扩张术 面颈部 颞浅血管 跨区供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动脉血管重建修复腕部Ⅱ、Ⅲ型高压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9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腕部高压电深度烧伤患者25例,其中男23例、女2例,年龄11~63岁,4例为双侧腕部电烧伤、21例为单侧腕部电烧伤,共29个患肢29个创面,创面深度为Ⅲ~Ⅳ度,其中Ⅱ型17个、Ⅲ型12个。术前24例患者行上肢CT血管造影,1例患者因海鲜过敏未行该项检查。7个患肢尺桡动脉均无明显损伤,6个患肢单纯尺动脉损伤,7个患肢单纯桡动脉损伤,9个患肢尺桡动脉均有损伤。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7 cm~36 cm×17 cm,切取面积为11 cm×8 cm~37 cm×18 cm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尺桡动脉均无损伤患者,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或其主干联合携带的较粗肌肉穿支或外侧支与创面尺或桡动脉吻合;单一的尺或桡动脉损伤患者,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外侧支或内侧支与创面尺或桡动脉吻合;尺桡动脉均长段损伤患者,采用上述方法重建创面尺或桡动脉,未与皮瓣动脉吻合的损伤动脉移植大隐静脉进行重建,并将移植的血管用股外侧肌包埋。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伴行静脉与创面尺或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和/或头静脉吻合。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大腿中厚皮封闭。术后和随访观察皮瓣和患肢成活情况,随访时根据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评定标准评定患肢手功能。结果15个创面因组织液化于皮瓣修复术后14~28 d再次行清创手术后愈合。最终29个皮瓣均成活。1例患者患肢尺桡动脉长段损伤,术后1周因血管再次栓塞致手坏死;其余患肢均成活。术后随访6~30个月,皮瓣稍臃肿,患肢手温暖,血运正常,屈指、屈腕功能及手部感觉不同程度恢复。成活患肢功能评定为优者8个、良9个、中5个、劣6个,优良率为60.71%。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动脉血管重建修复腕部高压电烧伤创面临床效果较好,Ⅰ期恢复上肢尺、桡动脉的通畅有助于提高保肢的成功率。

  • 标签: 烧伤,电 腕损伤 股前外侧皮瓣 动脉血管重建
  • 简介:【 摘要】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真空继电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了保证 电力企业 运行水平,对真空继电器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论文就以此为基础展开探讨。

  • 标签: 真空继电器 继电器故障 应用
  • 简介:摘要墙体裂缝是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之一,经常出现的墙体裂缝包括斜向裂缝、垂直裂缝、水平裂缝、女儿墙裂缝和混合裂缝等。这些裂缝主要由于温差变形、地基沉降不均匀、地基土冻胀和屋面女儿墙漏水冻胀和房屋结构等原因引起的,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形对这些裂缝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标签: 房屋 墙体 裂缝 工程质量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开始广泛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的形式和构件精致,主要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先进,在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比较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传统建筑形式,二者技术方法和操作手段存在很多不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改善了传统建筑分散和消耗材料能源大等问题,利用相应的技术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本论述主要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预制装配式 建筑施工技术 工程质量
  • 简介:摘要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并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创新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土木工程 建筑施工技术 节能技术
  • 简介: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是打造一个品牌的重要环节,在当前这个品牌的商业价值逐渐升值的年代,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品牌形象对外代表着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声誉,对内又代表着一个团体组织的凝聚力与价值核心。因此,在进行企业形象打造时,首先需要进行的便是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通过品牌形象的提升来带动整个社会对于自身企业的认知提升,从而达到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塑造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企业自身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 标签: 企业品牌形象 形象塑造与提升 品牌打造 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