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发展至今,中药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在传承与研究中,中药的作用与优势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的检验,早已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认可。本文将从学科的视角,试析临床药学、中药临床学这两个药学概念的逻辑与内涵,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学科 中药临床学 临床中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 2015年 8月至 2016年 8月诊治的 4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来医院体检的 40例健康人群,并将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检验,从而来探索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脂检验后,可以明显的看到对照组的血脂检验各项指标均低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更加的直观准确,值得各大医院推广普及。

    【 关键词 】糖尿病;血脂检验;临床价值 随着经济的快速进步,我们对健康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导致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大的降低了生活质量,其中糖尿病就是就是典型慢性终生性疾病之一,尤其是近几年的经济变化,导致我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每天没有规律的饮食、脂肪的过度摄入又不积极的参加锻炼,从而使我们的血糖升高,诱发糖尿病 [1] 。其中近几年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为中老年人,其最主要的病因就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的不足。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血糖控制不当,就很有可能使病情加重,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并且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血脂升高,血脂对糖尿病病人的预后有很大影响。所以要想使患者更加直观的认识到自己的病情,或者是让正常人能够更好的防患于未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对自己的血脂进行检验,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血脂的变化,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和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 2015年 8月至 2016年 8月收治的 4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 40例健康对象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 40例糖尿病患者中包括 25例男性患者和 1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在 35岁至 78岁之间,对照组 40例健康人群中包括 27例男性患者和 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在 36岁至 81岁之间。

    1.2检验方法 对两组人群进行血脂检验之间,告知研究对象在接受血脂检验之间应停掉所有对血脂检验有影响的药物,并且在此之前都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要有充足的睡眠,以免对检验报告产生误差。对研究对象进行检验时一定要空腹,采取静脉采血的方式,按照规定将血液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将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 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 2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讨论供肾移植术后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经指征性移植肾活检诊断为IgAN的受者临床病理特点,对受者移植时和移植后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病理牛津分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供肾移植后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结果移植后IgAN的诊断率约12.77 %(18/141);平均移植后22.5个月出现临床症状;受者移植肾功能分布在CKD 1-4期,其中66.67 %(12/18)处于CKD 3-4期;76.92 %的患者伴随镜下血尿,88.89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蛋白尿。病理参数积分情况如下:系膜细胞增生78 %、内皮细胞增生17 %、节段硬化65 %、中重度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39 %、新月体形成17 %。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与活检时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P<0.05)相关;尿蛋白定量>1 g/d组与<1 g/d组受者间的节段硬化、球囊粘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牛津分型在移植后IgAN的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1)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与移植肾功能下降相关;(2)节段硬化、球囊粘连与移植后蛋白尿的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肾移植 IgA肾病 牛津分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的不同采血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血常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末梢血采集的方式,实验组采用静脉血采集的方式,从而将两组检测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不同的检测方式,可以发现静脉血采集的方式比末梢血采集的方式更加的具有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临床应用中用静脉采集的方式会更加的客观准确,值得所有医院推广普及。

  • 标签: 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诊断中血常规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5例MP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5例儿童为对照组,对全部受检者行血常规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与比例、白细胞计数比对照组更高,淋巴细胞绝对值与比例、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可作为MP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为医师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推广可行性较高。

  • 标签: 血常规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2年1月开始,截至2023年1月,选取本社区服务中心的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同时间段健康体检者30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两组病患糖化血红蛋白( GHb )值、空腹血糖值、餐后 2 h 的血糖值及血清 C肽值。进行观察评价。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 GHb )值、空腹血糖值、餐后 2 h 的血糖值均较高,血清 C肽值较低(P<0.05)。结论:通过将糖尿病患者实施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临床效果显著,诊断价值高,可推广。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检验诊断 糖尿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PD-L1、CD4、CD8、CXCL-1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根治切除宫颈癌组织标本77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L1、CD4、CD8、CXCL-13表达,分析各项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77例宫颈癌(鳞癌59例,腺癌18例),患者年龄29~69岁,平均(49.4±9.8)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PD-L1在宫颈鳞癌与腺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表达差异与病理组织学类型有关(χ²=4.975,P=0.026);在癌巢内与癌旁间质中均见CD4+、CD8+、CXCL-1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宫颈癌组织PD-L1表达与癌巢内CD4+、癌巢内及癌旁间质内CD8+、CXCL-13+TIL数量中度相关,但与患者年龄、有无脉管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无关(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PD-L1高表达与癌巢内及癌旁间质中TIL数量增多密切相关,提示PD-L1和TIL可能对预测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治疗反应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宫颈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