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9例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免疫学、溶血、血管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等检查。纳入标准为临床符合TTP诊断,具有三联征或五联征,部分患者检测ADAMTS13活性。依据预后存活与否分组,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59例TTP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6.8岁,55例表现为三联征,46例表现为五联征;血小板、血红蛋白明显减低,外周血破碎红细胞升高,ADAMTS13值或活性明显降低,PLASMIC评分57例为6~7分;59例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41例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X),28例存活;18例未行PEX,6例存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者,4例存活。结论PLASMIC评分可以较好地预测TTP患者的ADAMTS13活性;PEX能提高TTP患者存活率。

  • 标签: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PLASMIC评分 血浆置换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platelet volume indices, PVI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这些参数的组合与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AIS诊断标准的147例静脉溶栓患者。根据3个月后随访结果,将研究人群依据MRS评分(modified rank in scale,MRS),分为MRS≤2和MR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NLR(OR=1.045, 95%CI:1.032~2.350, P=0.032),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OR=4.212, 95%CI:1.074~16.513, P=0.039),MPV×NLR/血小板计数(PLT)(OR=5.711,95%CI:1.342~24.298, P=0.018),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OR=1.015, 95%CI:1.001~2.372, P=0.03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OR=1.266, 95%CI:1.111~1.443, P<0.01)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NLR、MPV、MPV×NLR/PLT、PDW、NIHSS评分是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MPV×NLR/PLT可以较好地预测3个月后AIS神经功能严重程度。

  • 标签: 血小板相关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联合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对于重症高三酰甘油血症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pancreatitis, HTGP)患者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HTGP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两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采集血样,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在HTGP发病24 h内进行BISAP评分。比较两组中各种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HTGP中SAP患者的危险因素,利用相关分析各危险因素的相关。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计算NLR和PLR的最佳阈值,比较BISAP评分、NLR联合BISAP评分(BN评分)、PLR联合BISAP评分(BP评分)和NLR、PLR联合BISAP评分(BNP评分)对HTGP中SAP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2例患者,两组中发热患者比例、NLR、PLR、乳酸脱氢酶、尿素氮、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评分及BISAP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NLR(OR=1.859,95%CI: 1.385~2.497,P<0.001)、PLR(OR=1.074,95%CI: 1.036~1.112,P<0.001)和BISAP评分(OR=2.880,95%CI: 1.578~5.258,P=0.001)是HTGP中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相关分析证实NLR、PLR均与BISAP评分、APACHE Ⅱ评分及Ranson评分呈正相关。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BISAP评分、BN评分、BP评分及BNP评分预测HTGP中SAP的AUC分别为0.865(95%CI: 0.787~0.943)、0.925(95%CI: 0.869~0.981)、0.930(95%CI: 0.885~0.987)及0.936(95%CI: 0.874~0.986)。结论NLR和PLR联合BISAP评分预测HTGP中SAP患者的敏感度更高,可以HTGP发病24 h内对SAP做出预测,更好的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高三酰甘油性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 to lymphocyteratio,PLR)检测(NLR-PLR)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诊断标准的216例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86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40例)及SAP组(90例)三组。所有患者均于发病48 h内采集外周血样进行分析,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肌酐(CR)、血糖(GLU)等实验室指标,同时完善CT影像学等检查,分别计算NLR和PLR,比较NLR和PLR在三组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NLR、PLR和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的相关。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NLR和PLR的最佳阈值,分别依据NLR和PLR的最佳阈值,计算NLR-PLR,同时绘制ROC曲线研究NLR-PLR对于SAP的预测价值。结果NLR [OR=1.071,95% CI(1.025,1.120),P=0.002]和PLR[OR=1.003,95%CI(1.000,1.244),P=0.044]是早期重症胰腺炎的危险因素。NLR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r=0.0342,P<0.05);NLR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0210,P=0.003);PLR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r=0.0218,P=0.002);PLR与APACHEⅡ评分呈无相关(P=0.157)。NLR和P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和0.728。NLR的最佳阈值为6.105,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76.1%,PLR的最佳阈值为154.358,敏感度为78.2%,特异度为73.2%。依据最佳阈值,计算NLR-PLR(NLR≥6.105且PLR≥154.358),比较NLR-PLR、NLR(≥6.105)和PLR(≥154.358)的ROC曲线下面积,其中NLR-PLR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64。结论NLR和PLR在AP发病48 h内对SAP患者病情的具有预测价值,NLR-PLR联合检测对于SAP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X线胸片与CT对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孤立结节,进行X线胸片与CT的对照分析。结果下列征象提示了恶性病变的可能为大母子灶,空泡征,病灶边缘深分叶、棘状突起、毛刺,伴有肺门模糊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而小卫星灶,均匀致密的钙化,结节边缘光滑、规整等则以良性病变为常见。结论通过对X线胸片及CT在孤立结节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可是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加深对孤立肺结节的理解与认识,为诊断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螺旋CT 薄层高分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遗传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相关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

  • 标签: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 胃肠出血 家族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峰值流速变异度(∆VpeakAO)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SAP休克患者134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PLR和容量负荷试验(VE),利用床旁超声仪器检测PLR和VE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超声指标的变化。根据VE后每搏量(SV)变化值(∆SV)是否≥15%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SV-VE与∆VpeakAO-PLR的相关。利用ROC曲线分析∆VpeakAO联合PLR在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的预测价值。结果PLR前,有反应组SV、VpeakAO均低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PLR和VE后,有反应组SV、VpeakAO均高于PLR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LR和VE后,有反应组∆SV、∆VpeakAO均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VpeakAO-PLR与∆SV-VE呈正相关(r=0.769,P<0.05)。∆VpeakAO-PLR预测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79~0.969),临界值为10.9%时,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88.5%。结论∆VpeakAO联合PLR在SAP休克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对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休克 超声检查 主动脉峰值流速变异度 被动抬腿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