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腔内再通及复合再通手术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OICA)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手术成功率和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5例有症状的COICA患者,根据患者的闭塞节段及长度接受腔内再通手术治疗,复合手术仅在闭塞节段累及颈内动脉开口且腔内再通难以通过颈内动脉开口闭塞段时选择,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再通率和主要不良事件。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成功开通血管,其中复合手术开通3例、单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开通1例、单纯腔内再通26例;5例因无法到达远端真腔而放弃开通开通成功的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了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出现栓塞脑梗死,1例高灌注脑出血,1例术后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2例再次闭塞,2例患者支架内再狭窄,余患者没有观察到血流动力学狭窄或再闭塞。结论在高度选择的病例中,对有症状的COICA患者进行再通治疗是一种安全方法。

  • 标签: 颈内动脉 闭塞 非急性期 腔内再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初步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4例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行闭塞血管介入开通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2年后预后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54例患者中52例开通成功,2例未成功。治疗前mRS评分为(2.25±0.13)分,NIHSS评分为(18.43±1.36)分;治疗后评分显著下降,分别为(1.44±0.05)分、(11.81±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52例患者预后良好42例,预后不良8例,2例失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1.429,95%CI:1.146~1.783,P=0.005)、糖尿病史(OR=2.597,95%CI:2.364~2.854,P=0.005)是影响介入开通治疗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眼段非急性期闭塞疗效可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可影响患者预后。

  • 标签: 介入开通 颈内动脉眼段闭塞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