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形象、环境品质、文化展示等方面影响重大。通过对现有城市滨水空间问题总结,从生态设计、功能完善、城市文化展示等方面提出优化提升策略,达到指导实践、打造更为完善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借鉴作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城市规划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致使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在城市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物和城市声环境发展的远景目标,阐明了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城市污水处理与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当今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研究。本论文综述了当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高级氧化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然后,重点讨论了新兴的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如污水中有价值物质的回收、能源回收和水资源回收等。最后,总结了城市污水处理与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前景,强调了其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生物处理 物理化学处理 高级氧化技术 能源回收 水资源回收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发意识到先进供电系统设备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就目前来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行期间往往以电力牵引的方式为主,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的背景之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密度、行车速度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在大型城市里,城市轨道交通会呈现出地下线路复杂、运量大等特点,而这也就进一步突出了供电系统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不难发现,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单位未能够形成对供电系统设备的正确认识,使得供电系统设备的应用价值无法达到最大化。基于此,有必要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备及其应用展开探讨,旨在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单位对供电系统设备的重视程度,进而让供电系统设备更好地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发挥作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设备 应用 分析 技术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浙江省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的结果和成本效果,为结直肠癌筛查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3-2018年浙江省开展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分析40~74岁城市居民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和病变检出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测算以检出1例病变的成本为指标的成本效果比。结果共完成问卷调查166 285名,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21 975名(13.2%),其中4 389名接受了结肠镜检查,依从率为20.0%,共检出结直肠癌11例(检出率为0.3%)、进展期腺瘤119例(2.7%)和非进展期腺瘤229例(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类便隐血检测史、肠息肉疾病史和结直肠癌家族史与肠镜依从率显著相关;年龄、吸烟史、肠息肉病史与结直肠进展期病变(癌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有关。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筛查检出1例进展期病变的成本为22 355.74元,其中检出1例结直肠癌的成本达264 204.18元;年龄组越大,成本效果比越小;敏感性分析提示提高肠镜依从率可降低成本效果比。结论当前筛查项目有助于发现结直肠癌前病变,但结肠镜依从性相对较低,限制了筛查整体效果和经济学收益,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肠镜检查的组织动员工作。

  • 标签: 肿瘤,结直肠 筛查 依从性 检出率 成本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18年浙江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人群肝癌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3年9月至2019年8月,以浙江省杭州(江干区和拱墅区)、宁波(海曙区、鄞州区和江北区)和衢州市(柯城区)的6个城市社区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所有年龄为40~74岁的常住居民(具有本地户籍且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为研究对象,排除已确诊肿瘤患者、罹患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正在治疗的患者后,共纳入166 293名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危险因素等信息,采用癌症风险评估系统评价研究对象的肝癌患病风险,同时从项目参与医院获取肝癌高危人群的临床筛查参与情况和筛查结果,计算肝癌高危率、临床筛查率、阳性病变检出率及疑似肝癌检出率等结果,并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肝癌检出的相关因素。结果166 293名研究对象年龄为(56.01±8.40)岁,其中男性占41.36%(68 777名)。共筛出23 765名肝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14.29%);其中,共有12 375名对象参加了肝癌临床筛查,筛查率为52.07%(12 375/23 765);共检出297例阳性病变,检出率为2.40%(297/12 375);其中检出8例疑似肝癌,检出率为0.06%(8/12 375)。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从不吸烟、从不食用腌晒食品、食用油脂含量不高、无肝胆系统疾病史的人群相比,女性、正在吸烟/曾经吸烟、有时食用腌晒食品、食用油脂含量较高、有肝胆系统疾病史人群的阳性病变检出率更高,发生率比(IRR)(95%CI)值分别为1.98(1.45~2.70)、2.23(1.61~3.09)/2.08(1.31~3.28)、1.82(1.22~2.70)、1.44(1.08~1.91)、1.45(1.05~2.00);与40~49岁、未做过HBsAg检测相比,70~74岁、HBsAg阳性人群的疑似肝癌检出率更高,IRR(95%CI)值分别为16.30(1.32~200.74)、6.43(1.24~33.22)。结论浙江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肝癌临床筛查依从性较好,在肝癌高危人群中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有助于发现肝癌及其癌前病变。

  • 标签: 肝肿瘤 早期诊断 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