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导致慢性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51例DAI致DO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级Ⅱ级以上为意识恢复),分为意识恢复组(29例)和意识恢复组(2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DAI导致慢性DOC患者意识恢复的可能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病程、入院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意识水平(微意识状态或植物状态)、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长、DAI病变数量和损伤等级、DAI关键部位的弥散张量成像部分各向异性(FA)值以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脑积水、癫痫、感染、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DOC患者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发病年龄、微意识状态患者所占比例、入院CRS-R评分、术后合并脑积水、影像学DAI损伤等级、DAI关键部位的FA值可能为患者意识恢复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316,95%CI:1.078~1.580,P=0.006)、入院CRS-R评分(OR=0.200,95%CI:0.044~0.910,P=0.037)、脑干白质损伤(OR=3.991,95%CI:0~21.261,P=0.040)以及术后脑积水(OR=11.874,95%CI:0.308~76.078,P=0.045)是DAI导致DOC患者意识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DAI导致慢性DOC患者,术后合并脑积水、年龄偏高、DAI关键部位的损伤严重、入院CRS-R评分低均不利于其意识恢复

  • 标签: 意识障碍 弥漫性轴索损伤 疾病特征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意识障碍为一种特殊的大脑疾病,目前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正致力于探索其科学有效的调控方式,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意识。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无创神经调控方式目前已经应用到意识障碍领域并产生了积极的调控效果。笔者现围绕近些年无创神经调控在意识障碍中的干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总结出不同调控方式的有效刺激参数,以期为将来的无创神经调控作用机制的科学研究以及无创神经调控方式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意识障碍 无创神经调控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和涤纶带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70名患者随机分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组和涤纶带重建喙锁韧带组各35例。术后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对肩锁关节的恢复进行定量评分。记录患者的手术方式、住院费用、并发症和依从性等,分析功能恢复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锁骨钢钩板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是(67.8±11.2)分和(27103±1879)元,分别高于涤纶带重建喙锁韧带组的(55.3±8.9)分和(9822±1352)元(P<0.01);术后6月涤纶带重建喙锁韧带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90.4±4.3)分高于锁骨钢钩板内固定组(86.2±5.3)分(P<0.05),但术后12月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依从性分组,依从组和部分依从组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高于不依从组(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及涤纶带重建喙锁韧带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涤纶带重建喙锁韧带更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固定 涤纶带 功能恢复
  • 简介:现如今,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文化软实力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体育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创造惊人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人们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体育知识的增加,从而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多角度研究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来分析目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体育 文化产业 锻炼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意识障碍(DOC)患者的脑电,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脑电背景活动及其特征性波形,比较不同意识水平以及不同预后患者在脑电成分上的差异,探寻DOC患者的脑电活动规律和睡眠期脑电活动的特征。方法收集自2020年1月至4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DOC患者,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评分,以及16 h以上的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DOC患者的脑电活动特征、睡眠脑电周期及成分。结果不同意识水平的患者均有可能出现枕区α节律,健侧为优势侧,睁眼时均未被抑制;但意识水平好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枕区α节律,预后较好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睡眠纺锤波。结论DOC患者是否出现枕区α节律以及是否出现特征性的睡眠脑电成分对意识水平及预后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睡眠脑电活动的周期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DOC患者的临床治疗节律调节及睡眠意识相关性理解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意识障碍 睡眠 脑电成分 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取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患儿病情恢复及患儿痛苦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红霉素,观察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恢复及患儿痛苦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热、肺啰音及咳嗽等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疗效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90%;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并减轻患儿的痛苦,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