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作者: 金虎 江克清 钟伏弟 何松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 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 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
  • 简介:摘要近年来,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为主要肝病之一。由于其复杂性和异质性,至今尚无应用于临床的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目前关于NASH治疗方面的研究很多,故本文对最近几年的最新治疗研究进展加以整理综述并提出NASH治疗的潜在发展方向。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急速上升趋势,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习惯的改变,我国NASH的发病率也逐步上升。目前,NASH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至今尚无经药监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效药物。近年,NASH的研究备受关注,取得诸多原创性成果。本文就NASH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拟为其药物研发及临床防治提供指导。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致病机制
  • 简介:摘要酒精肝纤维化是因长期过量饮酒产生的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慢性肝病。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酒精消耗量日益增多,酒精相关肝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酒精肝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其中酒精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因此积极治疗肝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发展,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酒精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方式有限,特别是早期的无创诊断方式还有待完善,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药物和手段仍然缺乏,因此迫切需要对酒精肝纤维化的发展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扶持,多学科配合以预防和治疗酒精肝纤维化。

  • 标签: 酒精 酒精性肝病 肝纤维化 酒精性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酒精肝病(ALD)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肝和炎症,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目前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并且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小RNA(miRNA,miR)在ALD不同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多种miRNAs在ALD不同阶段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miRNA在ALD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微小RNA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486对小鼠酒精脂肪肝病的影响。方法同源的miR-486敲除小鼠(购自江苏集萃药康生物有限公司)杂合子交配得到子一代,选取8周龄子一代分为miR-486敲除对照组(KO-PAIR组)、miR-486敲除实验组(KO-ETOH组)、野生对照组(WT-PAIR组)和野生实验组(WT-ETOH组),每组8只。实验组小鼠喂食5%TP4030D酒精饲料,对照组喂食TP4030C对照饲料,每只小鼠每天喂食15 ml,喂养4周。实验最后1 d上午酒精组联合1次酒精(31.5%)灌胃,对照组用糊精灌胃,每只100 μl。9 h后处死小鼠收集其肝组织和血清。肝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和饱和油红O染色;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分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mRNA和蛋白水平;评估酒精脂肪肝病的严重程度,并探讨机制。多样本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HE染色和饱和油红O染色显示,WT-ETOH组肝脏脂肪变最严重,KO-ETOH组脂肪变明显改善。与WT-ETOH组比较,KO-ETOH组的血清ALT、AST和TNF-α均明显降低[(124.875±38.591) U/L比(45.500±20.333) U/L,(190.750±23.789) U/L比(140.625±31.794) U/L,(73.407±17.121) μg/L比(50.056±12.717) μg/L,F=32.503、5.876、30.8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WT-ETOH组比较,KO-ETOH组AMPK的mRNA水平较高(0.61±0.09比1.06±0.11,F=21.24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CC的mRNA水平较低(1.98±0.23比1.23±0.12,F=68.58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结论miR-486敲除可以减轻小鼠酒精脂肪肝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来实现的。

  • 标签: 微小RNA-486 酒精性脂肪肝病 脂质代谢
  • 作者: 江克清 钟伏弟 简雁鸣 何松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 广西肝脏疾病免疫与代谢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 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宁 530021
  • 简介:摘要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肝病。NAFLD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未来可能成为成人和儿童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NAFLD的发病机制复杂,驻留肝脏的重要免疫细胞——枯否细胞在NAFLD的脂沉积、炎症和纤维化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近年的研究,综述枯否细胞在调控NAFLD病程中的多重作用,并简要概括以枯否细胞作为靶点的NAFLD治疗策略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固有免疫 枯否细胞
  • 作者: 邢浩 钟伏弟 江克清 何松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 广西肝脏疾病免疫与代谢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 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
  • 简介:摘要肝移植术是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常见、有效的治疗方法。非酒精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成为国内外常见的慢性肝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NAFLD相关终末期肝病,包括NAFLD相关肝硬化和肝癌,也将成为肝移植常见的适应证之一。本文就肝移植患者术后发生NAFLD的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移植 代谢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