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液体平衡策略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求可能的影响途径,并为重症肺炎患者早期液体治疗合理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间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及呼吸监护病房(RICU)成人重症肺炎患者共89例。分析死亡组(n=35)和存活组(n=54)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入ICU后30 d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入ICU后前3 d出入量将患者分为液体平衡组(n=48)(positive fluid balance,PFB,即入ICU后前3 d总入量>总出量)和液体平衡组(n=41)(negative fluid balance,NFB,即入ICU后前3 d总入量<总出量),并比较两组在入院后5 d内肝肾功能、电解质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液体平衡组和液体平衡组患者入ICU后30 d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年龄(OR=1.060,95%CI:1.018~1.104,P=0.005)、呼吸机依赖(OR=6.679,95%CI:1.218~36.620,P=0.029)、血管活性药物(OR=21.068,95%CI:4.654~95.376,P<0.001)、入ICU 24 h内新发高氯血症(OR=21.714,95%CI:1.059~445.008,P=0.046)为重症肺炎患者入ICU后30 d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NFB组患者的入ICU后5 d内(D1-D5)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钠浓度、血氯浓度低于PFB组(P<0.05)。NFB组在D3-D5血钙浓度高于PFB组(P<0.05)。NFB组患者入ICU后30d生存率高于PFB组(P<0.001)。结论液体平衡可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氯浓度、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液体平衡 高氯血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使用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特点,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筛选出VA-ECMO运行≥72 h的心源性休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分析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前72 h容量平衡情况。根据患者前72 h容量平衡结果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预后、CRRT上机率、IABP上机率、有创机械通气上机率,并计算与预后的相对危险度,比较预后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选77例重症心源性休克患者。共存活41例,总存活率53.2%。48~72 h容量平衡和前72 h总容量平衡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72 h总容量负平衡组患者,与正平衡组比较,较少联合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前72 h负平衡组患者存活的相对危险度为1.81,95%可信区间(1.101~2.985),有更好的存活率。但根据每24 h容量平衡情况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VA-ECMO治疗的严重心源性休克患者,前72 h总容量平衡呈负平衡的患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大,且较少需要CRRT或有创机械通气。

  • 标签: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 心源性休克 容量管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