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作者: 张焕康 李静 蒋晓文 李帅 薛凯 孙希才 刘全 顾晔 李万鹏 宋小乐 余洪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 20003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杭州 310003,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深圳 518052,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江门 52903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 200031 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2018RU003),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镜口入路的解剖要点及其在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3个干性头颅骨性标本和5个新鲜冰冻尸头标本,采用口入路显露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记录重要解剖标志及显露范围,详细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复发性NPC患者6例,男女比例1∶1,年龄42~69岁,所有患者均使用该入路行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解剖研究显示,内镜口入路在保留翼内肌和翼肌的基础上,可显露咽旁段、岩骨段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可处理颈静脉孔区和岩斜区的病变。临床实践显示,6例患者均成功行内镜口入路NPC切除术,术后增强MRI见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无咀嚼功能障碍。结论内镜口入路用于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 翼突后 复发性鼻咽癌 岩斜区 颈静脉孔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镜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视镜下ACDF。术后行临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以患者的Odom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5例患者(19个节段)的手术用时为(100±6)min(80~160 min),术中出血量为(75±10)ml(40~150 ml)。椎间盘融合比例为19/19。1例患者术后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无一例死亡。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3±1.7)个月(3~27个月)。术后3个月的Odom评分结果表明,非常满意12例,满意3例。15例患者术后3个月的JOA颈椎评分为(15.8±0.2)分,高于术前的(13.3±0.4)分(t=5.8,P<0.01)。所有患者术后的症状均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视镜下行ACDF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疾病 颈椎 脊柱融合术 治疗结果 外视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神经内镜下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采用神经内镜下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患者4例,现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和安全性。结果4例患者的肿瘤均完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左侧咬合力弱和面部麻木,治疗和随访后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左侧面部麻木和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治疗和随访后明显改善;余2例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患者随访4~13个月,均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颞下锁孔Kawase入路具有微创、路径短、暴露范围广、视野清晰等优点,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三叉神经鞘瘤。

  • 标签: 神经内镜 颞下锁孔Kawase入路 三叉神经鞘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