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芳香烃受体(arylhydrocarbonreceptor,AhR)在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模型中表达变化情况及其对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H2O2(100μM,200μM,300μM)处理HUVECs诱导内皮细胞衰老,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blot检测HUVECs中AhR蛋白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不同浓度H2O2处理后,HUVECs均出现细胞衰老表现,Ah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HIF-1α以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且均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以300μMH2O2处理组最为显著。结论:在过氧化氢诱导衰老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Ah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HIF-1α和VE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明显减少。

  • 标签: 芳香烃受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衰老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确认了一种双单元分子开关,它可成功操控小鼠和人类细胞生成棕色脂肪。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 标签: 《自然》杂志 脂肪细胞 分子开关 棕色脂肪 单元 可控
  • 简介: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者们发现基底样和三阴性乳腺癌中RhoGTP酶Rnd1是一个潜在肿瘤转移抑制因子。敲除Rnd1蛋白破坏了上皮细胞粘连和极性,导致上皮-间质细胞转化发生,同时胞内c-Myc表达发生紊乱、肿瘤抑制因子p53受到抑制,也导致了细胞产生肿瘤化转变。机制研究显示Rnd1通过激活PlexinB1蛋白GAP结构域抑制Ras信号传导,从而抑制Rap1功能。

  • 标签: 细胞转化 乳腺肿瘤 GTP酶 Cell 间质 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曲格列酮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流出影响。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经曲格列酮处理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具有时间依赖性增加,从0h1.82%上升到24h7.61%。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ABCA1也均随着曲格列酮作用时间增加而表达上调。结论:曲格列酮能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

  • 标签: 胆固醇流出 ABCAl PPARΓ AS
  • 简介:目的:在研究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凋亡过程中,我们发现Ringfingerprotein13(RNF13)具有促进细胞凋亡功能。我们拟研究沉默RNF13后细胞对Tunicamycin等引起细胞凋亡影响,以及RNF13对活性形式caspase3,XBP1(X-boxbindingprotein1剪切以及IRE1(Endoplasmicreticulumtonucleussignaling1)磷酸化影响以有助于了解RNF13促进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研究。方法:基因沉默RNF13,利用MTT方法研究RNF13沉默后对细胞增殖影响,RNF13基因沉默后对XBP1剪切影响,免疫印迹观察RNF13对IRE1磷酸化影响。结果:RNF13基因沉默效率在80%以上。RNF13基因沉默后明显抑制细胞凋亡;敲低RNF13细胞可抵抗衣霉素以及毒胡萝卜素诱导细胞凋亡。Caspase-3是细胞凋亡关键蛋白。敲低RNF13后caspase-3活性形式明显降低(降低70%,P〈0.001)。在加入衣霉素引起内质网应激情况下,敲除RNF13细胞XBP1切割活性明显降低。敲除RNF13细胞中IREl磷酸化明显降低(降低90%,P〈0.001)。结论:RNF13通过IRE1-XBP1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RNF13 IRE1 XBP1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表达在冠心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依据临床症状收集经冠脉造影显示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50例,其中临床症状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其中包含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0例)。同期收集对照组200例,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正常。ELISA方法检测上述不同人群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表达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不同人群血清中CD4^+CD28~-CX3CR1+T细胞表达含量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趋化因子CX3CL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稳定型冠心病组患者相比较,不稳定型冠心病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CX3CL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组(P〈0.05);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X3CL1表达水平高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即刻抽取患者静脉血,血清中CX3CL1表达含量明显高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血清中表达含量。冠心病患者CD4^+CD28~-CX3CR1+T细胞受体表达含量明显增高,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表达最高(P〈0.05)。结论:趋化因子CX3CL1可能参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并且可能成为外周血中预测不稳定型斑块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冠心病 CX3CL1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Insulinsecretorygranules(ISGs),agroupofdistinguishingorganellesinpancreaticβcells,areresponsibleforthestorageandsecretionofinsulintomaintainbloodglucosehomeostasis.ThemolecularmechanismsofISGbiogenesis,maturation,transportation,andexocytosisarestilllargelyunknownbecausetheproteinsinvolvedinthesedistinctstepshavenotbeenfullyidentified.Subcellularfractionationby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hasbeensuccessfullyemployedtoanalyzetheproteomesofnumerousorganelles.However,useofthismethodtoelucidatetheISGproteomeislimitedbyco-fractionatedcontaminantsbecause1SGsareverydynamicandhaveabundantexchangesorcontactswithotherorganelles,suchastheGolgiapparatus,lysosomes,andendosomes.Inthisstudy,wedevelopedanewstrategyforidentifyingISGproteinsbyproteincorrelationprofiling(PCP)-basedproteomics,whichincludedISGpurificationbyOptiPrep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label-freequantitativeproteome,andidentificationofISGproteinsbycorrelatingfractionationprofilesbetweencandidatesandknownISGmarkers.Usingthisapproach,wewereabletoidentify81ISGproteins.Amongthem,TM9SF3,anine-transmembraneprotein,wasconsideredahighconfidenceISGcandidateproteinhighlightedinthePCPnetwork.FurtherbiochemicalandimmunofluorescenceassaysindicatedthatTMgSF3localizedinISGs,suggestingthatitisapotentialnewISGmarker.

  • 标签: INSULIN SECRETORY GRANULES (ISGs) PROTEOME LABEL-FREE
  • 简介: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对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150例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并结合低盐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减轻体重,增加体育活动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患者睡眠障碍、高血压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评分、睡眠障碍以及高血压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能够降低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松龄血脉康 1级高血压 睡眠障碍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NDRG1)在乳腺癌中表达。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及相应临床资料包括随访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性病变(BBD)47例,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NMBC)83例,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MBC)107例及配对淋巴结转移灶(PLNM)107例中NDRG1表达,分析NDRG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指标间(患者年龄、肿块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和c-erbB2水平、绝经史)及生存状态关系。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中NDRG1表达,结果显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BBD(95.7%,45/47),NMBC(96.4%,80/83),MBC(98.1%,105/107),PMLN(90.7%,97/107),MBC组织中NDRG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PMLN中阳性表达率(P=0.021)。NDRG1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41),即分化越差癌表达NDRG1越强。NDRG1表达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196)。结论:NDRG1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分化有一定关系。

  • 标签: N-myc下游调节基因1 乳腺癌 临床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携带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可行性,对其引起细胞凋亡机制做出初步研究,并讨论其与PI3K/Akt通路关系。方法:分离培养ADMSCs,利用脂质体将携带IGF-1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入ADMSCs。实验分为Blank组,Lv-non和Lv-IGF-1三组,转染后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blot测定各组中IGF-1、Akt、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分离、培养了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携带IGF-1慢病毒载体转染ADMSCs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Lv-non和Blank组凋亡率明显高于Lv-IGF-1组(P〈0.05)。同时发现Lv-IGF-1组中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蛋白和Bax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抗凋亡蛋白Bcl-2显著上调(P〈0.01)。MTT法结果显示Lv-IGF-1能促进细胞生长,在5到6天时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通过检测PI3K/Akt通路发现,Lv-IGF-1组PI3K和p-Akt水平显著高于Blank和Lv-non组(P〈0.05),通路被激活。结论:携带IGF-1基因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ADMSCs。在ADMSCs中过表达IGF-1蛋白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同时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通路蛋白磷酸化相关。

  • 标签: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IGF-1基因 PI3K/AKT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卵巢癌中表达及其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卵巢癌组织,4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IF-1α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耐药相关性。结果:卵巢癌中HIF-1α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且临床分期越晚其表达越高(P〈0.001),而与肿瘤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HIF-1α在卵巢癌化疗耐药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P〈0.001)。结论:卵巢癌中HIF-1α高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密切相关,HIF-1α可成为卵巢癌化疗新分子治疗靶点。

  • 标签: 卵巢癌 HIF-1Α 免疫组织化学 化疗耐药
  • 简介:目的:研究三种神经源性细胞中,缺氧条件下Apobec-1表达与COX-2表达水平及细胞缺血损伤程度之间关系。方法:对SH-SY5Y细胞,NG108-15细胞和PC12细胞分别施以无氧-无糖刺激,进而检测刺激前后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以及Apobec-1表达量,以研究缺氧对Apobec-1表达影响。在这三种细胞中分别过表达Apobec-1,检测细胞中COX-2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1在三种神经源性细胞中,随着无氧-无糖刺激时间延长,细胞损伤程度加重,同时Apobec-1和ACF表达量升高。2过表达Apobec-1可加重无氧-无糖刺激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具体表现为细胞活力降低及LDH释放量增加。3Apobec-1可在此三种神经源性细胞中提高COX-2蛋白及mRNA水平。结论:Apobec-1在神经源性细胞中与细胞缺氧损伤程度及COX-2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Apobec-1 COX-2 神经源性细胞 缺氧 脑缺血
  • 简介:目的:L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IAP)家族新成员,发现在多数肿瘤中表达,与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并可能作为肿瘤诱导凋亡治疗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siRNA-Livin和夫拉平度(Flavopiridol,FP)协同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两种方式有效抑制Livin表达,诱导非小细胞肺癌SPC-A1凋亡并增强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方法:siRNA-Livin转染SPC-A1,Real-TimePCR检测Livin基因表达水平,MTT检测干扰组和干扰加药组肿瘤细胞增殖及活性;TRAIL、FP单独及联合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水平,MTT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增殖及活性。结果:100nmol/LFP处理组(F)细胞存活率为(84.30±1.34)%,100ng/mLTRAIL处理组(T)为(93.40±1.56)%,FP和TRAIL联合组(F+T)为(48.02±1.35)%,siRNA-Livin处理组为(50.88±1.14)%,1.2μg/mLCisplatin处理组为(19.30±0.89)%,siRNA-livin+Cisplatin组为(14.37±0.81)%,FP+T+Cisplatin组为(10.86±0.87)%,C组存活率为100%。F+T组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siRNA-livin+Cisplatin与siRNA-Livin组相比、FP+T+Cisplatin与FP+T组相比都显著增强了化疗药物对SPC-A1杀伤作用。50μmol/LZ-VAD-FMK预处理后联合用药组细胞存活率为(88.16±1.64)%,caspase抑制剂能明显抑制F+T联合处理组凋亡效应。结论:RNA干扰和F+T联合用药都能显著降低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并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为肺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理论依据。

  • 标签: LIVIN RNA干扰 FLAVOPIRIDOL TRAIL 顺铂 SPC-A1
  • 简介:目的:研究雌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estrogenreceptor,GPE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proteinkinases,ERK)信号通路在双酚A促乳腺癌细胞SKBR-3增殖中作用。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SKBR-3细胞增殖情况,利用WesternBlot观察ERK1/2磷酸化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11~10-7M浓度双酚A具有促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10-9M浓度双酚A可诱导细胞增殖最大效应(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约38.84%,P〈0.001);预孵GPER、EGFR、ERK1/2特异性抑制剂G15、AG-1478、PD98059后,双酚A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明显减少,细胞活力与单纯双酚A(10-9M)处理相比降低约14.27%、12.23%和17.98%(P〈0.05);双酚A(10-9M)处理细胞0.5、1、3小时后,发现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双酚A可快速激活ERK1/2;而阻断GPR30和EGFR后,ERK1/2磷酸化表达减少。结论:双酚A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与GPR30-EGFR-ERK1/2信号通路有关,但不是唯一通路。深入研究双酚A对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机制,可能为乳腺癌防治提供新方向。

  • 标签: 双酚A GPER 乳腺癌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活化在脊髓损伤引起抑郁中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blot和行为药理学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后(SCI)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内(mPFC)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情况及ERK1/2磷酸化抑制剂U0126对抑郁样行为影响。结果:脊髓损伤后第2天到第8周,SCI模型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8周-12周,SCI模型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缩短,mPFC内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总ERK1/2蛋白水平则未见组间差异,而给予U0126大鼠不动时间与给药之前相比明显延长增加,mPFC内pERK1/2蛋白表达水平较SCI模型大鼠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前额叶皮质内ERK1/2激活参与了脊髓损伤后引起突触可塑性,在相关抑郁样行为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内侧前额叶皮质 脊髓损伤 抑郁
  • 简介:目的:研究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IL-1)、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观察组采取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进行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采取中药涂抹方案.评判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IL-1、MMP-3、TIMP-1水平、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MMP-3、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1、MMP-3、TIMP-1、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1、MMP-3水平,升高TIMP-1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感,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关节腔内注射 膝骨性关节炎 白介素-1 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血管组织中氧化应激蛋白NOX1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AD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AD组)及多器官捐献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对照组)各12例。采用维多利亚蓝染色观察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结构;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法对标本组织中NOX1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D组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和排列不规则、破碎、丢失,结构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OX1阳性表达见于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胞质中,AD组与对照组比较,NOX1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blot蛋白印迹示AD组NOX1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X1在AD主动脉中膜中表达上调,可能在AD发生中发挥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NADPH氧化酶-1 弹性纤维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对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为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采用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共2次,治疗后半年观察血清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正常,腹水消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安全、简便、有效。

  • 标签: 脐血干细胞 静脉注射 失代偿期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