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氧氟沙星昆明系小鼠胚胎胎鼠发育影响,确定其是否存在生殖毒性致畸.方法①雄鼠分别灌服各剂量氧氟沙星,连续10d,末次给药24h后与母鼠合笼,妊娠第三天取胚胎,记录各剂量组胚胎发育率.②孕鼠妊娠零天给药,分别经口灌服高、中、低剂量[36、72360mg/(kg.bw)]氧氟沙星溶液,连续给药3d,妊娠第三天收集胚胎,记录胚胎发育率.③孕鼠妊娠零天给药,分别经口灌服各剂量氧氟沙星溶液,连续给药10d,妊娠第16天取出胎鼠,记录胎鼠体重、胎盘重、活胎数、胎鼠外观畸形内脏畸形等指标.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雄鼠服用高剂量组360mg/(kg.bw)氧氟沙星对着床前胚胎发育影响显著(P<0.05),而中等剂量低剂量组对着床前胚胎发育影响不显著(P>0.05).雌鼠服用不同剂量氧氟沙星对着床前胚胎发育影响不显著(P>0.05).氧氟沙星受孕鼠活胎数吸收胎数均无明显影响,给药组活鼠体重、胎盘重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药物组对照组均未出现外观畸形内脏畸形,也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孕鼠服用不同剂氧氟沙星昆明系小鼠胚胎胎鼠发育无明显影响,表明氧氟沙星雌性鼠不具有明显生殖毒性致畸;但雄鼠服用高剂量氧氟沙星对着床前胚胎发育影响显著.

  • 标签: 氧氟沙星 生殖毒性 致畸性 发育影响 小鼠胚胎 着床前
  • 简介:目的:应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技术(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耳白黑眼兔(whitehairblackeyesrabbit,WHBErabbit)、日本耳白兔(Japanesewhiterabbit,JWrabbit)新西兰兔(NewZealandwhiterabbit,NZWrabbit)3个实验兔品系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用90只实验兔皮肤组织样品提取基因组DNA,用60个随机引物实验兔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筛选出多态较高引物进行RAPD-PCR分析,再利用Popgene3.2统计软件3个品系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分析,获得实验数据。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多态较高引物,3个品系实验兔共检测到493个扩增片段,长度100~1800bp之间,筛选25个引物中,其中16个引物既可扩增出3个品系共同DNA条带,也可扩增出WHBE兔特有的特征条带;(2)WHBE兔位点数为234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66个,多态位点比为70.94%,JW兔位点数为228个,其中多态位点数122个,多态位点比为53.51%,NZW兔位点数为231个,其中多态位点数94个,多态位点比为40.69%;(3)三个群体Shannon多样指数分别为0.3385,0.22220.1905;(4)JW兔NZW兔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8443,其次为WHBE兔JW兔遗传相似系数,为0.8204,WHBE兔NZW兔遗传相似系数最低,为0.7862。结论结果表明WHBE兔与JW兔NZW兔之间有遗传相似,也存在着遗传差异,应用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实验兔不同品系之间以及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亲缘关系。

  • 标签: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评价嗜肺巴氏杆菌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作为血清学诊断抗原敏感性特异性.方法用OMP、LPS全菌(WC)作为WesternblotELISA诊断抗原检测自然感染实验感染嗜肺巴氏杆菌小鼠相应IgG抗体滴度,同时测定3种抗原与实验动物常见致病菌交叉反应.结果与嗜肺巴氏杆菌自然感染实验感染小鼠血清ELISA反应中,不同时期,LPS作为诊断抗原时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WC次之,OMP最低.自然感染小鼠群中,出生4周LPS抗体阳性率即可达80%,而同期WCOMP仅为25%20%,故LPS敏感性最高.与实验动物常见致病菌免疫血清和阴性种鼠血清ELISA反应中,WC抗原表现出较高吸光度(A)值,经Westernblot证实,其反应为非特异性反应,LPS抗原特异性最强,OMP抗原次之.结论混合具有型或种特异性OMP或LPS作为ELISA诊断抗原,无论从特异性敏感性上均高于全菌抗原.

  • 标签: 巴斯德氏菌属 蛋白质类 脂多糖类 血清学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度他雄胺大鼠附睾精子生育影响,探索调节雄性生育睾丸后作用靶点.方法使用度他雄胺2040mg/(kg·d)大鼠灌胃给药,连续2周.给药结束后雄雌鼠按1∶2合笼,计算生殖指数;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形态;采用SYBR-14PI双重荧光染色计算精子存活率;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睾酮(T)双氢睾酮(DHT)血清浓度;采用HE染色法各组睾丸、附睾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度他雄胺低、高剂量组双氢睾酮浓度均显著下降,分别为0.540.28nmol/L(P<0.01),精子活力明显降低,分别为39.0%28.7%(P<0.01),畸形率分别增加为10.3%15.6%(P<0.05),最后受孕率分别降为62.5%38.4%.而睾酮水平和交配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睾丸附睾亦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度他雄胺通过抑制DHT生成,影响附睾精子成熟而导致大鼠不育,为今后男性避孕不育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度他雄胺 附睾 精子成熟 生育力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来源嗜肺巴氏杆菌实验大鼠小鼠中传染.方法取源于野鼠、实验大鼠小鼠嗜肺巴氏杆菌3株,30只受试大鼠小鼠进行交叉人工感染,并于感染后不同时期取咽拭子分离培养,感染前后菌株,应用RAPD-PCR、SDS-PAGEWesternblot进行基因型、蛋白抗原成份比较,以及生物学特性比较.结果受试实验动物3株嗜肺巴氏杆菌均易感,被接种动物能稳定携带嗜肺巴氏杆菌直到试验结束,重新分离嗜肺巴氏杆菌在生物学特性、蛋白成份、抗原性基因型方面无明显改变.结论同一株嗜肺巴氏杆菌能在实验大鼠小鼠中相互传染.

  • 标签: 巴斯德菌属 大鼠 小鼠 感染 嗜肺巴氏杆菌
  • 简介:目的观察豚鼠频闪光诱导近视形觉剥夺近视模型中外侧膝状体多巴胺(DA)含量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比较不同近视模型中枢发病机制。方法24只普通级2周龄豚鼠随机分成3组(n=8):频闪光照(FLM)组、形觉剥夺(FDM)组、对照组,各组均饲养8周。造模前后分别测量各组豚鼠右眼屈光度眼轴长度,8周实验结束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左脑外侧膝状体DA进行定量。结果造模前,各组屈光度眼轴长度差异无显著(P〉0.05)。造模第8周,与对照组相比,FLM组FDM组右眼屈光度变化值(P〈0.001)、眼轴长度变化值(P〈0.05)差异均有显著,提示近视建模成功。HPLC-ECD结果显示:豚鼠左脑外侧膝状体DA含量FLM组〉对照组〉FDM组;对照组为(37.04±1.18)pg/μL;FDM组为(24.27±3.46)pg/μ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P=0.021);FLM组为(45.58±1.98)pg/μ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频闪光诱导近视模型外侧膝状体DA含量增加,而形觉剥夺近视模型中DA含量减少,说明DA两种实验近视外侧膝状体中表达不一致,两种近视模型发生机制可能不同。

  • 标签: 近视 多巴胺 频闪光诱导 形觉剥夺 外侧膝状体
  • 简介:目的探讨噪声污染大鼠血激素水平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饲养)实验组(分为35、65、85dB三个组),每组10只动物。每天刺激1次,每次刺激30min,连续刺激20d。第21天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A),睾酮(T),多巴胺(DA),Hsp-70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发现,实验组(35、65、85dB组)大鼠体重比对照组分别减轻了23.45%,30.13%,35.64%,TDA水平分别降低了9.12%、20.06%、37.99%15.49%、18.31%、24.88%;血NAHsp-70水平分别升高了35.08%、171.52%、197.86%39.34%、195.09%、285.25%,差异均有显著(均P<0.01)。结论噪声污染能显著影响大鼠血激素水平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

  • 标签: 噪声污染 激素 热休克蛋白-70 WISTAR大鼠
  • 简介:建立动物模型目的实验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病因、发病、病理变化以及疾病预防治疗。目前尚无理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动物模型,AD实验动物模型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D治疗药物筛选。随着AD病因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更完善AD动物模型也陆续出现。近年来出现转基因动物模型属于AD病因模型,但也不能完整复制出AD所有特征。最大缺憾在于缺乏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s)和在某些转基因模型中(尤其单转基因模型)无广泛神经元丢失。虽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到tau蛋白,但从未发现成对螺旋纤丝(pairedhelicalfilaments,PHF)。

  • 标签: 转基因小鼠 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swe基因/突变早老蛋白dE9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无线遥测刺激技术基础上兔房颤模型制作。方法新西兰兔皮下植入自主研发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植入式遥测刺激器制作是以TI公司(德州仪器)MSP单片机TI公司RF无线收发芯片CC2250为核心开发设计。优化植入系统设计以满足新西兰兔房颤模型建立探索实验;植入子植入新西兰兔腹部皮下,采集电极留置于左上肢右上肢腋下皮下,两个刺激电极分别缝合于左心耳和左心房上,通过无线收发采集刺激信号;实现利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I导联心电信号,并通过专用计算机程序刺激软件,发放间歇(刺激2s,暂停2s)高频(频率20Hz)阈上(强度2mA,脉宽1ms)刺激,若间歇期内出现房颤,则人为干预中止刺激,若转为窦性心律,则继续刺激。结果植入式遥测刺激器体内可稳定工作(包括采集模拟心电信号发放刺激)30d,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刺激3周后可诱导出房颤,持续时间〉48h。结论用新西兰兔代替比格犬建立基于无线遥测刺激基础上房颤模型完全可行,同时也体现了动物福利优化替代原则。

  • 标签: 房颤 动物模型 长期遥测 程控高频电刺激
  • 简介:目的观察灵光注射液(复方樟柳碱)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心脏肝脏损伤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设为假休克组(8只)、模型组(16只)、灵光注射液低剂量组(16只)高剂量组(16只),除假休克组外,大鼠均经历4kPa,70min失血性休克,休克复苏后6h12h各组分别处死半数动物,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心脏肝脏做组织学超微结构检查.结果与结论灵光注射液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引起心脏肝脏功能形态损伤均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生物膜作用有关.

  • 标签: 樟柳碱 大鼠 休克 出血性 心脏 肝脏 灵光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索BALB/cC57BL/6两个品系在有关实验中不同作用。方法选取了结合随机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合成神经系统表达一些基因反义核酸(antisense)中2个,用Hamilton微量注射器将其分别定量注射到BALB/cC57BL/6小鼠侧脑室,并分别设注射生理盐水随机序列核酸(Scramble)对照组。每一反义核酸实验组对照组各注射10只小鼠,之后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行为学实验中差异。小鼠行为学检测模型为:考察日常代谢能力摄食量,考察Locomotionactivity(移动)旷场行为,考察疼痛阈值甩尾试验考察记忆能力步下法实验。结果注射No.1基因反义核酸后,两品系实验组均在测试记忆力步下法(Step-downTest)试验中表现出记忆力减弱,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说明No.1基因功能确与记忆相关。注射No.2基因反义核酸后,测试移动能力旷场行为(OpenFieldBehavior)试验中,BALB/c实验组跨格、直立行为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受此反义核酸影响显著,而C57BL/6实验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此外,在生理盐水对照组随机序列核酸对照组实验中以及其他行为学模型实验中,两品系也存在着一定差异。结论用遗传背景不同品系进行相关实验,可进一步建立新基因功能初筛中有显著结果基因复筛平台;同时,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什么样品系适用于什么样实验将具有较大意义

  • 标签: 对照组 反义核酸 注射 行为学 实验 C57BL/6小鼠
  • 简介:目的建立具有潮霉素(hygromycin)抗性3T3细胞系,用于转染目的基因(pTRE-Ins-human)ES阳性细胞克隆筛选饲养层.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含有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基因质粒pHyg导入3T3细胞中,利用潮霉素药物选择特性,对转染细胞进行压力筛选,并进行PCR鉴定.结果经500μg/ml潮霉素压力筛选后,获得了抗性细胞克隆.抗性3T3细胞形态生长速度与正常3T3细胞没有差异,特异性核苷酸引物检测抗性细胞基因组DNA,可以扩增出对应核苷酸片段.结论成功地培育了潮霉素抗性3T3细胞,为进行目的基因(pTRE-Ins-human)转染ES细胞阳性细胞克隆筛选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潮霉素 抗性 细胞 饲养层 基因
  • 简介:目的探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调控哺乳动物生殖生理机制。方法用4IUPMSG分别处理出生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1天幼鼠,观察其卵巢子宫发育影响。结果(1)PMSG处理后,出生第15天幼鼠卵巢指数(33.08%)与对照组(27.16%)间差异显著(P〈0.05);(2)PMSG处理后,第5天、10天第15天幼鼠初级卵泡有腔卵泡相对数量与对照相比无差异,而21d处理组次级卵泡相对数量显著增加;(3)虽然出生后10d前幼鼠子宫PMSG反应较弱,但是,PMSG出生后15-21d幼鼠子宫重量指数、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层厚度发育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子宫腺体数量增加无影响。结论PMSG幼鼠卵巢发育无明显影响;PMSG出生后第15天前后子宫发挥作用,而且其作用随着出生日龄增加而增强。

  • 标签: PMSG 雌性幼鼠 卵巢 子宫
  • 简介:通过临床实验室研究,人类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方法医学科学不断地发展,作为一个基本方法,动物试验医学研究领域起重要作用,并且解决许多以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重大理论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伦理学矛盾。一方面,大部分活体动物实验都可能引起动物伤害,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人类疾病预防、治疗或减轻(症状或痛苦)又是非常有意义对于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本文以非人灵长类(non-humanprimates,NHPs)动物模型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研究中应用为例,研究医学动物实验动物福利关系。Medicalsciencesondiagnosis,treatmentandprophylaxisofhumandiseasesdevelopceaselesslythroughclinicaltrialsandexperiments.Asabasicmethod,animalexperimentsplayimportantroleinmedicalresearch...

  • 标签: 动物实验 动物福利 动物模型应用
  • 简介:目的应用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系统全身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测技术系统,观察清醒大鼠昼夜节律变化,并用索茶碱进行性能验证,为今后该技术系统用于药物安全药理学评价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8只,雌雄各半,采用外科术将植入子植入大鼠腹腔建立遥测系统,并结合肺功能检测技术,术后14d观察清醒大鼠24h生理参数及昼夜节律变化,包括心率(HR)、血压、心电图Q波到血压舒张点时间差(QA间期)、呼吸、活动、体温和肺功能等指标,分为正常对照组、索茶碱4080mg/kg组(雾化吸入),观察给药后上述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4d清醒大鼠生理指标具有明显昼夜节律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索茶碱40mg/kg组大鼠HR、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MV)、50%呼气流量(EF50)、吸气流量峰值(PIF)呼吸流量峰值(PEF)均明显增加(P〈0.01),呼吸频率、QA间期增强呼气间歇(PENH)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对血压、活动体温变化不明显;索茶碱80mg/kg组大鼠HR、血压、TV、MV、EF50、PIFPEF均明显增加(P〈0.01),呼吸频率、QA间期PENH均明显降低(P〈0.01),但对活动体温变化不明显。结论本技术系统大鼠生理昼夜节律无明显影响,并可灵敏监测到心血管呼吸系统相关变化,可用于清醒大鼠心血管呼吸系统安全药理学研究。

  • 标签: 遥测系统 肺功能 清醒大鼠 安全药理学 多索茶碱
  • 简介:目的雌性树Ju麻醉,生殖器官解剖与卵母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为制备转基因树Ju奠定基础,方法用1%戊巴比妥钠(10^-3ml/g体重)肌内注射树Ju麻醉,比较不同环境温度麻醉效果影响。雌性树Ju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卵母细胞形态特征等进行观察。结果(1)25-28℃,18-20℃麻醉持续时间分别为80min,130min;(2)雌性树Ju子宫为双角子宫,卵巢外有包膜;(3)卵母细胞富含色素,卵母细胞透明带与质膜韧性较山羊强,结论25-28℃,用1%戊巴比妥钠(10^-3ml/g体重)树Ju麻醉时间比较适中,便于实验操作而且苏醒快,雌性树Ju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卵母细胞形态特征观察表明,树Ju胚胎移植,转基因等实验操作与小鼠类似,但树Ju受精卵须进行离心处理。

  • 标签: 雌性树Ju 麻醉 生殖器官 解剖 实验动物 卵母细胞
  • 简介:目的利用在培养液中添加绵羊卵泡液次黄嘌呤,抑制卵母细胞GVBD发生,延长转录活性,从而使卵母细胞真正成熟,提高胚胎质量及生产效率。方法利用体外成熟技术有屠宰采集绵羊卵母细胞进行培养,培养液中添加卵泡液及次黄嘌呤,检查成熟效果。结果将卵母细胞培养50%100%卵泡液中,24h后处于GV期卵母细胞分别为19%(8/42)33.3%(13/39)。含有4mmol/L次黄嘌呤培养液中,24h后有21.6%(16/74)卵母细胞处GV期,而对照组中只有6%(3/50),经过次黄嘌呤处理卵母细胞多数都停滞于PI期(44.6%,33/74),4mmol/L次黄嘌呤培养液中添加FSH并未使受到抑制卵母细胞诱导成熟。结论卵泡液次黄嘌呤只能在有限程度上抑制减数分裂重新启动,并减数分裂全过程都有影响。这种影响程度与抑制因子浓度相关。存在明显剂量效应。

  • 标签: 绵羊卵泡液 次黄嘌呤 卵母细胞 体外减数分裂
  • 简介:目的建立具有稳定性高,重复性强,存活时间长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探讨采用心电图(ECG)心脏超声心动图(UCG)监测心梗后心电生理左室功能变化可行。方法Wistar大鼠经10%水合氯醛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及连通呼吸机,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于手术后4、812周行ECG检测UCG检查,术后12周取出心脏行病理检查。结果采用本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72h内大鼠存活率为83.3%,术后12周以上大鼠存活率为73.3%。术后48、12周ECG监测示心梗后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QTc间期均较假手术组延长,同期行UCG监测示心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值左室短轴缩短率值显著降低,12周后组织病理HE染色符合慢性心肌梗死病理改变。结论本技术操作简单、创伤轻、成功率高,术后采用ECGUCG可有效监测心梗后不同时期心电变化左室功能变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生理 左室功能
  • 简介:目的通过剑尾鱼属内鱼类杂交,观察黑色素瘤在其杂交后代形成情况.方法白体剑尾鱼(♀)与黑体剑尾鱼(♂)杂交,子一代(F1)子二代(F2)分别自交,观察其后代外部特征变化黑色素瘤形成情况;黑色素瘤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剑尾鱼杂交种F2代开始出现性状分离,F3中有较高黑色素瘤发生率,为20.5%.HE染色Lillie黑色素染色证实增生组织为黑色素瘤.结论通过不同剑尾鱼杂交自交,后代有黑色素瘤形成,可望进行黑色素瘤模型构建.

  • 标签: 剑尾鱼 杂交种 黑色素瘤 组织病理学 形成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