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文献报道了从冬虫夏草(Cs)同时检出蝙蝠蛾拟青霉(Ph)、中华被毛孢(Hs)和冬虫夏草菌(Os)多个基因型;Cs成熟伴有化学成分改变和僵虫体Hs竞争性菌落形成能力下降。同时检验了Cs成熟过程Os突变基因型生物量变化。应用Southern杂交检验发现:Cs成熟伴有Ph和2组Os基因型生物量显著增加。Os突变基因型ITS片段EcoRⅠ酶切位点缺失。Southern检验发现:在未成熟Cs,AT偏倚型菌在子座rDNA生物量占绝对优势,在僵虫体几乎没有;而GC偏倚型菌则相反。随着Cs成熟,AT型菌在僵虫体中大量增加;GC型菌在子座逐渐增加,但正向和逆向排列GC型菌总量远低于AT型。研究结果表明:Cs成熟伴有Ph和Os菌显著增加和几个Os突变基因型菌在Cs子座和僵虫体差异表达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Cs子座萌发和成熟至关重要,为Cs无性世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 标签: 冬虫夏草 子座 僵虫体 冬虫夏草菌 突变基因型的差异表达 核糖体DNA生物量
  • 简介:匍柄霉属(Stemphylium)重要无性丝孢真菌类群,多数种菌难以诱导产生适宜形态学分类研究分生孢子。以新西兰匍柄霉(Stemphyliumeturmiunum)为材料,经适宜培养后(PDA培养基,25℃培养3—4d),将双玻片斜插入生长适量菌丝平板,延续培养3—4周后,进行玻片制作和显微描述,结果发现双玻片插片诱导培养处理后,匍柄霉种菌易产生充分发育产孢细胞、产孢梗及适量无性分生孢子。该技术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选择性培养基诱导产生缺陷,适宜于匍柄霉及其近似属若干难以产生无性分类特征分类研究,为系统开展该类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 标签: 双玻片插片法 新西兰匍柄霉 分生孢子 菌丝挑取制片法
  • 简介:主要介绍生物信息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研究领域、面临挑战以及生物信息学在菌物研究上应用成果.分析了生物信息学在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研究和开发建议.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数据库 菌物学
  • 简介:研究了东北地区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在玉米一个生育期内真菌数量动态变化以及与6种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肥力土壤真菌数量全年只有一个高峰值,但高峰出现月份不同;在0~20cm和20~40cm土层内,土壤真菌数量均为正常施肥区高于休闲区.0~20cm土层休闲区和正常施肥区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20~40cm土层中休闲区土壤真菌数量与碱解氮呈正相关;正常施肥区土壤真菌数量与pH值呈正相关.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是休闲区0~20cm和20~40cm土层生态系统主导因素;速效磷和碱解氮分别是正常施肥区0~20cm和20~40cm土层生态系统主导因素.

  • 标签: 黑土 不同肥力 土壤真菌 通径系数
  • 简介: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同低温、不同缓化方式处理侧耳属(Pleurotus)不同栽培种12个菌株进行酯酶(EST)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低温耐受能力不同,缓化方式对于酯酶基因表达影响不同,但低温并没有使其酯酶酶活力完全丧失。

  • 标签: 低温处理 侧耳属 同工酶
  • 简介: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利用毛细管分离竹黄单孢菌株方法。用毛细管吸有孢子液一端轻印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的印迹固定显微视野,快速确定单孢,简易地分离了竹黄单孢菌株。该方法值得推广其它种类真菌单孢分离工作

  • 标签: 竹黄 毛细管 单孢分离
  • 简介:文献报道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本研究检测了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真菌及其DNA在冬虫夏草共存,同时检测了2个真菌在冬虫夏草成熟过程竞争增殖力。应用色谱法和质谱法检测了冬虫夏草及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化学成分指纹谱。在冬虫夏草检测到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活菌,在虫体和子座检测到这两个真菌DNA。从子座露出地表后,冬虫夏草成熟伴有蛋白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指纹谱动态变化,中国被毛孢竞争增殖力下降(P〈0.001)。中国被毛孢和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化学成分指纹谱均不能与冬虫夏草成分完全重叠,与中国被毛孢相比。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与冬虫夏草指纹谱更相似。结论:中药冬虫夏草成熟伴有蝙蝠蛾拟青霉和中国被毛孢真菌共存于它虫体和子座,伴有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变化和中国被毛孢竞争增殖力下降。

  • 标签: 冬虫夏草 蝙蝠蛾拟青霉 中国被毛孢 竞争增殖力 真菌DNA分子共存
  • 简介:以采自不同污染区3个种共18个地衣样本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铅、镉含量,评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铅其中两个样点中重要沉积物,在各地衣样品中有不同程度积累,离子积累浓度与污染源相对位置具有直接关系.根据累积浓度不同,可以推测当地空气质量.

  • 标签: 地衣 累积效应 重金属 大气监测
  • 简介:变色圈试验证明平菇可以选择性优先降解稻草木质素,培养15d后,平菇稻草木质素降解率为17.86%,综纤维素降解率为2.44%,选择性指数为9.79。生料栽培平菇后,稻草木质素被降解50.24%。用气—质色谱(GC/MS)和红外光谱(IR)木质素降解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平菇稻草木质素降解效果十分明显,降解产物检测出了大量含有苯环小分子,证明木质素聚合体降解首先发生在单体侧链及单体间连键上,发生Cα-Cβ、β-O-4等断裂,形成了单体。在进一步降解过程,平菇表现了其自身特有的降解机制,取代苯环单体上甲氧基为甲基,而后发生苯环开裂,这与报道白腐菌降解过程有所不同。红外光谱分析,平菇木质素降解明显,降解产物中含有很多木质素单体所特有的基团,如紫丁香基、愈创木基等,说明木质素降解首先发生侧链氧化反应。

  • 标签: 平菇 稻草 生物降解 木质素
  • 简介:为了研究黏菌孢囊形成过程显微结构变化,文中探讨了番红-固绿和铁帆-苏木精染色条件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孢囊不同发育阶段显微结构差异显示效果。结果表明:在幼孢囊中原质团有种水平割裂,大割裂和微割裂,这些割裂和孢丝及孢子形成有关;全白绒泡菌囊轴表现了和孢囊柄不一致状态和染色结果;番红-固绿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在孢囊形成前期原质团被染成淡红色,可以分辨出大量游离存在细胞核;孢囊壁及囊轴被染成绿色,孢子灰绿色;全白绒泡菌原质团被染成绿色,初期可见较厚孢囊壁,囊轴绿色。铁帆-苏木精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原质团均被染成灰色,囊壁不明显,成熟孢子发生皱缩。

  • 标签: 黏菌 原质团 孢囊 番红-固绿 铁帆-苏木精
  • 简介:为快速鉴别白灵菇种质资源真伪,58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RFLP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得知:58个供试菌株,Pl.n0010、Pl.n0020、Pl.n0025、Pl.n0041这4个菌株为杏鲍菇;菌株Pl.n0037糙皮侧耳;余下53个菌株为白灵菇。结果表明:ITS-RFLP可应用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鉴定。

  • 标签: 白灵菇 ITS-RFLP 种质资源 鉴定
  • 简介:应用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技术分析50株黑木耳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在SRAP标记分析过程发现1条1200bp特异性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转为SCAR标记。根据序列设计出1特异性引物,经PCR可以扩增出1000bp大小片段,说明成功构建出了"黑931"指纹图谱。

  • 标签: 黑木耳 SCAR 指纹图谱
  • 简介:介绍了目前已在木耳属真菌中广泛应用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ISSR、SRAP、SCAR、ITS、IGS),以及这些标记在木耳属真菌系统发育、分类研究、种间和种内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这些标记技术在木耳属真菌应用前景。

  • 标签: 木耳属 系统发育 遗传多样性 基因定位
  • 简介:截至2010年,通过全世界范围蘑菇邮票收集和统计得知,世界上76个国家和地区共发行了蘑菇属24个种计126枚邮票,从中大致了解世界范围上蘑菇属真菌资源分布和栽培状况。

  • 标签: 邮票 蘑菇属 资源
  • 简介:文中豆酱、酱油、腐乳等主要传统盐腌发酵调味食品真菌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发酵食品生产中有益真菌菌种开发应用以及发酵过程微生态研究提供了数据,并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有害真菌识别与防治提供了相关依据。

  • 标签: 发酵食品 腌酵食品 调味品 真菌
  • 简介:通过菌种野外采集、分离培养、纯化及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获得9株樟子松外生菌根菌。采用苗木截根-菌剂浸根方法,2年生樟子松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野外单接种试验,以接种无菌液体培养基苗木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菌单接种樟子松苗木生长影响。野外单接种试验表明,9株外生菌根菌樟子松苗木均有一定促生长效果。接种130d,除菌株010外,其他菌株均可提高樟子松苗高23%以上。其中,接种菌株GT005苗高提高54.24%;接种菌株035、009、LH004及GT001苗高分别提高41.53%、36.44%、35.59%和35.59%。菌株035、LH004、025、010和GT001可使苗木地径提高20%以上,其中菌株035提高地径56.31%,菌株LH004、025分别提高39.93%和29.01%。除接种菌株010苗木外,接种其他菌株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30.23%~48.37%。接种菌株004苗木根系活力最强,高于对照39.17%;接种菌株GT005和010苗木,根系活力低于对照;接种其他菌株苗木根系活力高于对照2.5%~16.67%。接种菌株GT005苗木叶绿素含量最高,高于对照20%以上。9个菌株均可用于樟子松苗木生产中。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根系活力与苗木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 标签: 樟子松 苗木 外生菌根菌 单接种
  • 简介:为探讨国内茯苓人工栽培主要品种和贵州野生茯苓菌株亲缘关系,利用RAPD技术供试菌株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从41个随机引物筛选出17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101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39个位点(38.6%)具有多态性,通过PAU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最大简约法(MP法)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系统树。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茯苓菌株亲缘关系非常相近,仅在某些引物扩增物上存在较小差异。

  • 标签: 茯苓 种质资源 RAPD 聚类分析
  • 简介:文中综述了核糖体基因在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应用现状,就目前黏菌分子系统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黏菌 分子系统学 核糖体DNA
  • 简介: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降解等生态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约90%真菌种类仍然未知,且大部分难于分离和培养.因此核酸杂交;核酸序列分析;DNA指纹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真菌分类、鉴定、种群结构、群落多样性研究.本文综述了这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真菌生态学研究应用现状.

  • 标签: 真菌生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 DNA指纹分析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