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对于β-榄香烯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中药温莪术根茎中抗癌成分,利用它已经生产出新型的抗癌产品,并且得到有效的推广和使用.β-榄香烯作为一种有机成分,以其自身独有的药理成分,在治疗肺癌、消化道肿瘤、脑癌以及其它的浅表性肿瘤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β-榄香烯自身的抗癌性很强,能很好的杀死肿瘤细胞或者有效的抑制肿瘤的再生长.β-榄香烯具有抗癌性强的特点,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简单,副作用较少,安全高效,并且无毒,对人体肝肾功能几乎没有任何损害,对人体骨髓也没有抑制作用,对其他的身体机能也没有损伤,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给癌症患者的治愈带来了福音.

  • 标签: Β-榄香烯 合成 抗癌性 临床应用
  • 简介:本文对108个绿茶样品的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茶样品中霉菌总数的中位数为180CFU/g,菌落总数的中位数为560CFU/g,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26.85%,并进一步探讨了茶叶中微生物污染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 标签: 绿茶 菌落总数 霉菌 大肠菌群
  • 简介:目的:分析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hyroidnodules,TN)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12000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体检人群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2000名检查者,检出率为39.78%,男性检出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不同群体TN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为了控制TN发病率,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缓解体检者的身心压力.

  • 标签: 体检 甲状腺结节 检出率 相关因素
  • 简介:伊春林区141个苗圃,按其所在地理位置,划分南、北、中三片。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等四个主要更新造林树种,苗圃面积2512亩,年平均苗木产量15362万株,苗木病害近年出现加重趋势,特别是个体苗圃因技术力量薄弱,尤为严重。

  • 标签: 伊春林区 苗圃 病害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常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真核生物体内通过与mRNA的3'非翻译区序列不完全互补结合促使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生长发育、代谢活化、DNA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与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miRNA的功能研究已发展到其分子机制层面,大量集中于其靶基因的预测和鉴定及调控相关表观遗传因子,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线索。我们就miRNA的合成、功能研究及miRNA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 标签: MICRORNA 生物学过程 功能研究 临床应用
  • 简介:利用基因工程表达的志贺毒素B亚基纯化产物研究志贺毒素的分子组装机理。首先对StxB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将蛋白质纯品溶解在磷酸缓冲液中。利用蛋白质交联的方法证实,在磷酸缓冲液体系中StxB可以自发聚合为不同的分子结构形式(单体至五聚体),并可以与游离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对志贺毒素全毒素的细胞毒性有竞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没有A亚基存在的情况下,单独的StxB也可以自发组装为多聚体,说明StxB具有自身组装的能力。

  • 标签: 志贺毒素 B亚基 分子组装
  • 简介: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对基因调控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保守结构域的不同,可将锌指蛋白主要分为C2H2型、C4型和C6型。锌指通过与靶分子DNA、RNA、DNA-RNA的序列特异性结合,以及与自身或其他锌指蛋白的结合,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我们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锌指蛋白结构、分类及其与核酸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锌指蛋白 转录因子 结构 功能
  • 简介:IbpA是小分子热激蛋白家族成员。IbpA和IbpB协同作用,与其他伴侣蛋白一起在热激反应中保护底物蛋白,消除凝集,产生重折叠,回复活性。概述了IbpA在热激反应中的作用、ibpA基因表达的调控和IbpA分子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

  • 标签: IbpA 小分子热激蛋白 热激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1980—2005年各国脊髓灰质炎发病例数的变化,主要的发病国家,当前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面临的一些新的挑战。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各年度脊髓灰质炎病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0—2005年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有病例发生,但病例数自2003年后有增加的趋势,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仍然面临挑战。结论: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进程中不能放松警惕,中国同样需要警惕新的病例的发生。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发病 分析
  • 简介: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对患者应用常规性的开颅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治疗人员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创伤指标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各项指标以及残留的血肿量方面恢复均要更加明显(P〈0.05),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两种治疗方式结果相似(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的治疗方式虽然在治疗效果上同常规开颅手术不存在较大的优势,但其手术之间较短,且具有微创性,美观程度较为理想,患者的满意程度也相对更高,因此,值得对其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于昆虫脑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笔者的研究,探讨了昆虫脑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了目前主流研究方法。

  • 标签: 昆虫脑 神经递质 作用机理 研究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南充地区有患过或家属患过食管癌的农村居民食管癌知情者对食管癌的认知情况程度,为食管癌的预防和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方法:以自制问卷对四川省西充县两乡镇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患过食管癌的人中了解、清楚食管癌的人分别为25人(23.1%)、6人(5.6%)。结论:四川省西充县农村居民食管癌的患病数较多,但对食管癌知晓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以食管癌的预防措施为甚。农村居民对食管癌的了解比较表浅,对食管癌的健康教育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食管癌 高发区 认知情况
  • 简介: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是蔗糖非发酵1/AMP活化蛋白激酶(Snfl/AMPK)家族中一个独特成员,是一种周期依赖性激酶。与家族其他成员不同,MELK并不参与代谢应激状态下细胞的生存调控,而更多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肿瘤生成和细胞凋亡等过程。MELK在人体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MELK在肿瘤干细胞中被异常激活,使肿瘤细胞获得生长、侵袭、迁移等能力,因此,MELK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我们就MELK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 细胞周期 胚胎发育 肿瘤形成 靶向治疗
  • 简介: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主要的蛋白水解酶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中。近年来,对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有了一些进展。本文简要总结了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结构,典型的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加工产生成熟过程,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植物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种子萌发、有性生殖过程及植物衰老等方面的功能

  • 标签: 天冬氨酸蛋白酶 结构与分类 加工机制 胁迫反应 有性生殖与衰老
  • 简介:蓝靛果忍冬又名蓝靛果、黑瞎子果、山茄子等,果实出汁率高,是制作饮料的极好原料,被誉为“饮料之王”.经深入研究发现蓝靛果中含有丰富的Vp活性物质,如花青甙、芸香甙,儿茶酸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蓝靛果不但有较高的抗氧化性、抗肿瘤作用,还可以治疗胃溃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 标签: 蓝靛果忍冬 花色苷 类黄酮 抗肿瘤
  • 简介:虽然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阻塞性黄疸与败血症密切相关,但至今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阻塞性黄疸最重要的病理基础是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的内毒素血症。近年来研究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与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及其磷酸化有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黄疸 肠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磷酸化 内毒素血症
  • 简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l%左右,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现代中医各家多认为脾肾阳虚为甲减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以针灸、膏方、食疗等治法,丰富了甲减的治疗手段,在甲减的认识与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观察99例住院的CHF患者及96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逐渐增高,病例各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见;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程度与HUA水平明显相关,可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程度.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尿酸
  • 简介:目的:经改良和优化,建立高纯度BALB/c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L-多聚赖氨酸包被细胞培养板,取新生BALB/c小鼠(出生24h内)大脑皮质组织,经0.25%胰酶消化后吹打成单个细胞,按1×10^6/孔接种于35mm的六孔板中,用神经元细胞培养种植液培养6h后换神经元细胞培养饲养液,培养40h时加入阿糖胞苷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随时观察神经元培养情况。结果:培养5d的神经元细胞形态最为典型;经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神经元细胞纯度为93%。结论:经方法改良与优化,获得了高纯度的原代培养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

  • 标签: 大脑皮质 神经元细胞 培养 BALB/C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