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应用石河垦区1961-201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垦区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石河地区大雾天气主要发生主要出现在10月至翌年3月,南部市区和乌兰乌苏站以12月出现最多,北部莫索湾和炮台站12月最多,具有显季节特征;由北往南逐渐减少,区域差别较大。各地年大雾日数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石河站以0.6d/10a速率呈减少趋势,乌兰乌苏站、炮台站和莫索湾站分别以0.9d/10a、3.4d/10a和1.9d/10a速率呈增加趋势。特殊的地理地形条件和适合的环流条件形成大雾天气。

  • 标签: 大雾 气候特征 成因分析
  • 简介:基于对国际碳市场的调研和定量分析,建议我国碳市场建设之初,应首先选择电力、钢铁等对碳价格敏感的高排放强度行业进入碳市场;尽早开展跨地区交易,便于有效降低总体减排成本;同时碳排放总量上限的设定应与“十二五”时期的碳强度下降目标挂钩;并在市场建立之初设定碳价格下限等.

  • 标签: 碳交易市场 排放权总量上限 排放权分配 碳价格
  • 简介:文章针对2010年石河出现的4次致灾冰雹天气,从环流特征、热力场和C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涡)槽型和西北气流型天气系统与地形抬升作用的共同影响,是石河子产生强冰雹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成于石河西北一带的对流单体合并加强后,沿东南方向入侵新疆地区,如果其移动路径为西北—东南向,且发展为强冰雹云,则带来的冰雹天气来势较猛,强度大,灾害较严重.依据RHI回波顶高度H与45dBz回波顶高H45的差距识别冰雹云,当H-H45≤1.5km时,为强冰雹云;当1.5km<H-H45≤2.5km时,为中等雹云;当2.5km<H-H45≤3.5km时,为弱雹云.

  • 标签: 冰雹天气 C波段雷达 回波分析 石河子
  • 简介:根据石河地区3个气象站近50年(1961-2010)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建立石河地区年日照时数序列,利用3年滑动平均、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全面分析石河地区近50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呈现增加趋势,其变化的倾向率为6.9h/10年;年日照时数近50年来极低值出现在1987年,最高值出现在1961年;春季、夏季和秋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但是秋季变化趋势不明显,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冬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32h/10年。年日照时数20世纪70年代以来年日照时数在1974年发生了突变,之后年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到1994年年日照时数出现增加趋势。

  • 标签: 日照 变化特征 石河子地区
  • 简介:选取夏季发生在新疆石河沙漠边缘地区的7次冰雹天气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并结合雷达回波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7次降雹过程分别发生在高空槽型和西西伯利亚低涡型两种典型冰雹环流背景形势下,其中高空槽型影响范围更大,破坏更强;较好的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和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促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回波强度和回波顶高度的变化、速度对和逆风区的出现、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和1h降水累积值的急剧增加、风暴跟踪信息(STI)预警等对冰雹天气的出现具有很好预警意义,对今后的防雹减灾工作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冰雹 天气形势 对流参数 多普勒雷达 回波
  • 简介:2010年10月份.青海省气象局向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印发了《青海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写任务分工》,标志着青海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进入正式编写阶段。

  • 标签: 编写工作 气象事业 青海省 气象局 规划 任务分工
  • 简介:随着气象事业的创建和发展,气象行为文化(包括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领导体制是指为实现领导意图和部门职能采取的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气象部门领导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进步的产物。

  • 标签: 气象事业 行为文化 领导体制 讲座 中国 表征
  • 简介:根据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的工作安排,中国气象学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和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将共同主办2010年全国气象软科学“气象事业十二五战略,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向全国各有关机构的科研、业务和管理人员征文。

  • 标签: 气象事业 学术研讨会 软科学 征文 专题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准”是气象文化之魂,不准难以成仁、不准无法就义、不准即是无礼、不准无异不智、不准等于失信,说明了气象文化的“准”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上。“准”是气象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必然要求。建设“准”文化要从求真、务实、改革、发展四个方面着手。

  • 标签: 气象文化 经济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 气象工作 失信 特征
  • 简介:寇东亮在《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和谐文化”的提出,表明我国文化转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谐文化具有三重意蕴:其一,在文化类型学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是关于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等,和谐文化包括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宽厚包容的处世态度、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平和理性的社会心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身心一体的健全心态等基本内容;

  • 标签: 文化转型 和谐 价值体系 社会心理 大学学报 思想观念
  • 简介: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财富,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也专指文学、艺术、卫生、体育、教育、科学等。文化又是深层次领域里的一种具有道德生命的“精灵”,其本身就是一种根脉相近、气息相通的历史积累和沉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行业性。

  • 标签: 文化建设 行业性 地域性 精神财富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历史
  • 简介:20世纪70、80年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理论提出了“企业文化”概念,并迅速形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行业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延伸和扩展,随着中西方管理的全面接触和管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我国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格外青睐和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气象局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气象行业文化并使之与另外两大战略并列,从而形成拓展气象工作领域战略、实施人才强局战略、建设气象文化工程三足鼎立之势,对于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新理念总揽气象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研究成果,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增强部门凝聚力,不断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完成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深远的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行业文化 气象事业发展 青海 20世纪 企业文化
  • 简介:曾文祺在《新民周刊》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学习军队这个众所周知的组织的文化建设,对于我们的企业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知识分子的思想比战士来得多元化,来得复杂;对于知识分子的文化建设,比对于战士的文化建设来得艰巨。公司首先应将所有同仁的思想统一到知识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价值认定上,要求所有同仁认定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只要大家达成共识,

  • 标签: 学习型组织 知识型企业 文化建设 部队 知识分子 多元化
  • 简介:气象文化建设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业务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业务持续发展,二者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做好气象文化建设,既能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也能为气象现代化人才发展指明航向。通过梳理近年来陕西气象文化建设的做法及实践经验,归纳凝练出气象文化建设的特点、内涵及意义,研究气象文化建设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关系及作用,进一步阐明二者互为依存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进气象文化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 标签: 气象文化建设 实践 成效
  • 简介:气象文化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从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气象事业的精神支柱、思想动力和发展之魂。气象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气象事业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范畴包含在长期气象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行业作风、服务理念、精神风貌、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思想和业务文化素质等。气象文化可归纳为导向、凝聚、激励、教育、宣传等作用。以先进的气象文化占领气象干部职工的思想阵地,可以满足气象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气象文化建设钢要》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气象文化建设要从先、特、优、新四个方面作出贡献。

  • 标签: 气象事业 文化建设 精神财富 气象业务 服务理念 管理思想
  • 简介:建设先进气象文化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气象发展与气象服务”的关系;“气象硬科学与气象软科学”的关系;“气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协作关系;“国家气象和地方气象”的关系;“气象教育和气象体制”的关系;“气象的国家间”关系。

  • 标签: 气象服务 文化建设 气象发展 气象文化 协作关系 气象部门
  • 简介:提倡气象文化、重视气象文化、建设气象文化,是现代气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与其说是一项任务,不如说是一个工程,一个复杂的、庞大的、持久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从设计、施工到完工,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许它根本就没“完工”的这一天,因为一个组织的文化、部门的文化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一样,

  • 标签: 文化建设 气象文化 可持续发展 行业 系统工程 气象工作者
  • 简介: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文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是气象部门在气象事业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在建设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全市气象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充分体现对“四有”职工的培养教育,突出气象文化的科技内涵和科技品位。为此,特提出我市气象部门气象文化目标和实现途径。

  • 标签: 气象文化 气象部门 莆田市 “三个代表”思想 气象事业发展 组成部分
  • 简介:气象文化建设是我们整个气象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气象部门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我们每一个单位不可缺少的形象工程。不过,如何搞好气象文化建设,如何选准每一个单位气象文化建设的载体,则不能一刀切,不能干篇一律,千家一面,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黄山市气象局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现不揣浅陋简述如下,以就教于大家。

  • 标签: 气象事业 黄山市 设计思路 文化广场 施效 项目
  • 简介:气象短信强大的大众传播功能及市场潜力有目共睹,为稳定发展气象短信业务与提高其制作质量,使其科学性与文化特色更加有机地融合一起,本文在实践基础上再做深入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 标签: 气象短信 文化特色 科学性 市场潜力 大众传播 制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