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变电接地装置测试的特殊性,对变电接地装置特性参数的测试内容、测试流程、测试方法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分析,为广大防雷检测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变电站 接地装置 测试 分析
  • 简介:依据气温间的空间相关性,将地统计学中的普通克里金(OrdinaryKriging,OK)引入地面气温资料的质量控制。考虑气温在空间上的连续性,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模型改进的普通克里金(ImprovedOrdinaryKriging,IOK)质量控制方法。为评估该方法的性能,运用IOK对江苏省67个台站2008年地面日平均气温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与OK以及反距离加权(InverseDistanceWeighted,IDW)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IOK的检验效果优于OK与IDW,且稳定性与适用性较高,能有效地标记出气温观测数据中的可疑数据。

  • 标签: 地面气温 质量控制 高斯模型 改进的普通克里金法 反距离加权法
  • 简介:利用2002~2011年安徽阜阳市逐日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和NCEP/NCARFNL再分析资料,分析大雾发生时各预报因子的分布特征,确定预报因子的阈值及消空指标,建立基于PP思想和指标叠套方法的阜阳市大雾天气潜预报模型。通过2013~2014年逐日业务化运行检验,基于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的大雾天气潜预报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其TS评分为0.49、准确率为0.91,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业务应用价值。

  • 标签: 大雾 PP法 指标叠套法 潜势预报
  • 简介:利用2003—2012年南宁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南宁地区雷暴天气和常用对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2年南宁地区有雷暴、无雷暴天气时对流参数的数值存在明显的区别;整层比湿积分(IQ)、K指数(KI)、抬升指数(LI)与雷暴天气发生概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总指数(TT)、沙氏指数(SI)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超过一定数值后雷暴天气概率变化较小。对流参数二值化后对雷暴天气的指示作用比实际值更好。将二值化的对流参数作为因子,采用二值Logistic回归法建立雷暴天气概率的预报模型;利用2013年资料进行试预报检验,证明建立的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可用于雷暴天气潜的6h短时预报。

  • 标签: 雷暴 对流参数 二值化 二值Logistic回归法 概率预报模型
  • 简介:文章以武川县某风电场为分析区,选取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抬升指数、700hPa假相当位温、垂直速度等5个对雷暴具有较好指示意义的预报因子,利用2010—2011年5—9月武川站雷暴日资料和NCEP/NCAR逐6h的1o×1o再分析资料建立雷暴潜预报方程,为风电场安全运行提供依据。对2012年雷暴预报效果检验表明,该方程对雷暴天气具有一定的预警能力,预报方程的命中率为80.6%,虚假报警率为67%,能够成功预报出该风电场两次较为严重的雷击事故,可用于支撑该风电场的雷暴预警服务。

  • 标签: 雷暴 潜势预报 预报因子 多元回归
  • 简介:地温在降水过后常常造成地温表层土浆流失,表层留下许多细石头和沙粒。而雨水大量下渗又使得土壤一定深度的土质变得紧密。紧密的土壤不利于热量交换,也难做到地表一半埋入土中,日常工作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 标签: 地温场 维护 热量交换 日常工作 表层土 土壤
  • 简介:1前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明显增加,而地球上可利用的常规能源日趋匮乏。据专家预测,煤炭还可开采221年,石油39年,天然气只能用60年,如何实现能源的持续发展,从而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即能源战略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有计划地利用常规能源、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标签: 推算方法 可持续发展 常规能源 风场 可再生能源 现代工业
  • 简介: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诊断分析、逐时红外云图、单站资料等,对2003年4月12日影响鹰潭市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该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不同层次的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触发机制是冷空气从近地层楔入暖空气中,在高、低空急流、层结不稳定等诸多有利条件下,由几个小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成1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 标签: MCC 环境场 云场 分析
  • 简介:1引言2002年8月10日08时~11日08时,宁德市普降一非台风引起的暴雨(见图1)。分析发现强降水集中在10日14时~11日05时。这场暴雨对于旬雨量已异常偏多的8月上旬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它给我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在盛夏,人们往往着重研究、总结台风暴雨,而对于西风带系统引发的非台风暴雨,由于出现的个例较少,因此重视不够,

  • 标签: 台风暴雨 盛夏 工农业生产 人民生活 宁德市 强降水
  • 简介:对夏季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与北半球500hPa高度进行相关分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展开相关系数矩阵,得到了相关阵的特征向量和振幅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多寡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上某些区域高度距平的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 标签: 500hPa高度场 降水场 经验正交函数 相关分析
  • 简介:文章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呼和浩特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市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潜分析,发现:此次冰雹过程是在高空冷涡东移南压的背景下,前倾槽使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之上,导致不稳定层结发展,为本次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潜。较强的的垂直风切变;适宜的0~-20℃层高度;风结构存在“顺滚流”、T-lnP图上“喇叭口”结构和逆温层,极易触发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和强度、中气旋、较高的回波顶高度和垂直累积液态水数值的明显跃增对冰雹天气的预警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标签: 冰雹天气 雷达 潜势 垂直风切变
  • 简介:利用实测资料对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风的一般特征和局地性特点作了计算分析,详细分析了山谷风的时空变化规律,比较了山谷风演变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差异.

  • 标签: 山区 复杂地区 风场
  • 简介:应用方差分析、灰色理论、符号检验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海晏地区的第一透雨进行预报,验证表明:几种方法结合起来效果较好,在长期天气预报和农牧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海晏 第一场透雨 预报方法
  • 简介:利用CFL-03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塔中开展了边界层风探测研究,根据2010年4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连续的边界层风探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850hPa、700hPa和500hPa特征层风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塔中地区850hPa特征层主导风向为偏东风,风速年变化较小;700hPa特征层风速6月最大,9月最小,6、8、9月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其余月份为偏西风。500hPa特征层风速9月最小,11月最大;6、9月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其余月份为偏西风。

  • 标签: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中 特征层 风廓线雷达 空中风 风向
  • 简介:基于2016年2月和8月江西宜春风廓线雷达探测水平风数据,分别利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重构和高斯滤波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发现,相比原始观测风,EOF分析重构和高斯滤波均能有效过滤风廓线雷达原始风的高频脉动。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发现,对于空间尺度的瞬时扰动,EOF分析重构质控效果优于高斯滤波;对于时间尺度的瞬时扰动,高斯滤波质控效果优于EOF方法。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质量控制 水平风场 EOF分析 高斯滤波
  • 简介: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有两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是进行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研究,另一个任务是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提供指导和服务。2009年,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在外场试验、数值模拟、室内实验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相关领域的业务服务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业务服务 中国气象局 科学研究 业务提供 外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