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为了促进台风委员各成员国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提高各成员国对台风灾害的应对能力,由WMO台风委员举办、马来西亚气象局承办的“WMO台风委员2011巡回讲习班”于2011年9月2023日在马来西亚PetalingJaya举行。此次讲习班的主题为“QPF和QPE技术在登陆台风降水预报、水文气象和洪灾治理中的应用”。

  • 标签: 台风灾害 马来西亚 委员会 讲习班 WMO 信息共享
  • 简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下建立适应委员是当前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论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公约》下现有机构的职能分析和已开展的适应行动的回顾,提出适应委员需赋予适应规划、政策制定、资金需求评估、项目实施、协调区域中心等关键职能.针对谈判中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应坚持以下三点:将适应委员建立在《公约》之下,提高适应委员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适应委员中占多数席位;适应委员与资金和技术机制直接联系,落实开展具体适应活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 标签: 气候变化 谈判 适应委员会 焦点问题
  • 简介:1概况2012年4月16-18日,WM0基本系统委员(CBS)元数据应用工作组(TT—ApMD)第1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工作组成员及WMO官员共14人参加会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王鹏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数据应用 工作组 委员会 系统 气象信息中心 日内瓦
  • 简介:1会议概述2011年9月20—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基本系统委员(CBS)数据表示和代码跨项目专家组(IPET—DRC)第3次会议在澳大利亚气象局(BoM)召开,专家组成员、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代表、欧洲政府间航空安全组织(EUROCONTROL)代表、水文气象设备行业(HMEI)代表、

  • 标签: 数据表示 专家组 委员会 会议总结 代码 系统
  • 简介: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简称世园)在西安举行。陕西省气象影视和宣传中心为切实做好西安世园气象服务工作,以"融入世园,服务主题"为服务理念,围绕世园气象服务需求,充分利用气象部门专业资源,策划了一系列既为

  • 标签: 气象服务工作 世界园艺博览会 节目策划 西安 服务理念 服务需求
  • 简介:介绍了为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气象保障需求开发的西安世园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系统(HIWFS)的结构、内容、功能及特点等。针对世园气象服务时间跨度长、产品多样化的特点,HIWFS运用SQL数据库技术,以固定产品模版为策略,构建了一个稳定、灵活、针对性强的世园气象预报预警产品分析制作发布系统。以Windows为平台,采用WWW技术、B/S与C/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网络目录服务等技术,使用SOA设计进行系统架构规划,可对多种预报产品及信息进行浏览检索,快速实现关键时间节点(开闭园期、重大活动日)及不同天气、不同预报时效的各类气象预报产品的制作、入库、分发,系统在西安世园气象服务中运行稳定。

  • 标签: 西安世园会 高影响天气 预报预警 产品制作
  • 简介:1概况2012年5月1—3日,“基于通用警报协议的全球应急预警政策研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议的宗旨是:①探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相关政策以及应急管理难点问题;②在已经认识到系统与系统之间、

  • 标签: 蒙特利尔 预警 应急管理 信息发布 加拿大 系统
  • 简介:WWIS(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第3次协调会议于2011年10月18—20日在德国奥芬巴赫的德国气象局总部举行。会议由德国气象局的AxelThomalla博士主持,WMO公共天气服务处官员、WMO网站技术人员以及来自德国、阿曼、意大利、西班牙、中国及中国香港的WWIS技术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信息服务网 天气 世界 技术人员 中国香港 气象局
  • 简介:2008年8月8日,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举行之际,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了较强对流云团,给国家体育场内开幕式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了极大威胁。根据云系的发展状况,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地面火箭人工消减雨作业,对抑制云、降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的Reisner2方案中引入了AgI粒子与云相互作用的过程,在MM5中实现了催化功能。参照2008年8月8日20:05至20:12进行的消减雨作业情况,利用加入催化方案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该作业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就不同的播撒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的微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gI播撒率对降水量改变影响很明显,当以5g·S^-1的速率持续播撒AgI7min,在播撒作业后2h,催化区域内均表现为减雨,2h后为增雨。对于减雨的微物理机制主要是由于大量播撒AgI后导致空中云水大量减少,进一步导致霰减少,霰的减少导致雨水的减少;而2h后的增雨机制则是由于在雨水、云水、霰以及温度之间形成了正反馈,最终导致地面降水的增加。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单参数方案的局限性,模拟的最大减雨率仅为8%~12%,离消雨的要求尚有差距,应利用双参数云方案作进一步模拟研究。

  • 标签: 消减雨 中尺度催化数值模式 物理机制 催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