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1会议概况和背景2010年2月25~26日,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在英国里丁组织召开了RMDCN(区域气象数据信网)技术大会。来自中国、德国、日本、英国等16个国家和WMO、EU—METSAT(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C—MWF3个组织的3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数据通信网 气象卫星 技术 ECMWF 中期天气预报 会议概况
  • 简介: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的转让与升级,在发展中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巴厘路线图”中的重要议题,在对国际技术协议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评价了国际技术协议内在的价值与局限性。最后对国际技术协议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国际技术协议应当着眼于通过促进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让,推动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更深层次的南北合作,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逐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为中国如何参与国际技术协议给出了建议。

  • 标签: 国际技术协议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由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联合主办的《气象标准化通讯》于2008年正式创刊,截止目前已编辑发行5期,正逐渐成为全国气象标准化工作宣传和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标准化 通讯 培训中心 信息平台
  • 简介:从应用的角度,结合台站自动站业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介绍了利用UDP协议开发自动站实况显示终端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灾害性天气状况下实现加密观测.对UDP协议及编码实现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并给出程序实例.

  • 标签: 自动站 台站 灾害性天气 业务系统 观测 UDP协议
  • 简介:IBM—PC机的BASICA语言功能较强,字符串语句、命令比较丰富,对于处理气象电报来说,较之汇编语言要方便得多。但是它也有一些弱点,如:IBM—PC机系统允许同时可有两个异步通讯口工作,一般的通讯接口卡硬件也是双路的,而BASICA

  • 标签: 异步通讯 气象电报 接口卡 中断服务程序 BASICA IBM
  • 简介:2005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分别与上海市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局和湖北省气象局就联合建立多轨道、多层次、全方位、研究型的业务签订了合作协议,本着“优势互补、多层推进、注重实效、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在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数值预报、生态环境气象、大气成分、城市环境气象、雷电防护、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已明确的具体合作内容包括:

  • 标签: 合作协议 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城市环境气象 人工影响天气 灾害性天气
  • 简介: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面临的挑战,从气象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开放共享、平台研发、安全防范系统构建、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做好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大数据 气象档案数据 管理与应用
  • 简介:根据工作安排,笔者于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在美国气象局雷达业务中心(NEXRADRadarOperationsCenter)执行了“中美大气合作——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中美大气合作第13次会议纪要)。现已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任务,开展了有关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气象局 现代化建设 合作 大气 汇报 美国
  • 简介:根据中国气象局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的内容,自2012年4月1日起,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传输方式中取消了天气预报,改用新格式的地面气象要素文件即新长Z文件。由于新长Z文件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缺测,数据异常等情况,要求观测员在出现此情况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关数据做质量控制,因此简要介绍新长Z文件和新长Z文件形成时若正点地面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的如何正确合理的维护方法,以保证观测员在遇到类似问题是及时、有效、正确的上传自动站正点新长Z文件数据

  • 标签: 新长Z文件 异常数据 维护方法
  • 简介:针对气象数据文章,用大数据的4V特征标准逐一做了分析,并思考了气象数据是否无法用传统方法分析的问题,给出气象大数据较为理性的认识。根据大数据技术和气象数据的特点,列出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气象数据结合,发挥积极作用的几个方向。

  • 标签: 气象 大数据 分析
  • 简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于2001年6月10日至7月20日在长江流域组织开展了梅雨锋强暴雨外场试验。参加此次外场试验的观测系统分别是:14个高空加密观测站、100个地面加密观测站、8部多普勒雷达、6部数字化天气雷达、8个GPS站、2个侧向接收天线系统、2个风廓线仪、2个边界层观测站、114个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3个闪电定位系统。试验结束后,共收集各类原始气象资料约300GB,14个种类。

  • 标签: 中国 暴雨 数据库 形成机理 梅雨锋
  • 简介:按照中国气象局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要求,陕西省100个地面观测站从4月1日起进行业务调整,基准站和基本站调整观测任务,所有国家级气象台站取消了天气报(加密天气报),采用观测资料实时数据文件(简称“长Z文件”)方式上传观测数据。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由以前的3.0.22升级到V4.0.1版,此软件是在原软件的基础上,修改了部分功能,其中变动最大的是在“数据维护”菜单下增加了“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功能。做好正点数据维护,是确保台站提高长Z文件数据可用性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地面气象观测 观测数据 维护方法 正点 地面观测站 业务调整
  • 简介:90年代以来,随着关系数据库技术日益成熟,大型商业数据库软件(Oracle、SQLServer、Sybase)在我国各个部门得到越来越深入应用。由于地区气象台大部分局域网中计算机基本上不超过50台,比较适合建立Client/Server结构二层模式的数据库系统。Client/Server结构的业务数据库系统具有一些特点:大大提高系统的联机事务能力、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增强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能、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了气象业务的应用开发效率。

  • 标签: SYBASE数据库 气象业务 CLIENT/SERVER结构 9210工程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
  • 简介: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民众科学意识的提高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人类在研究自然世界的时候,不再把自己置身其外。不考虑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就永远无法完全认识自然已经成为更广泛的共识。这种在科学哲学上从西方人与自然的对等向东方的“天人合一”的回归,

  • 标签: 自然科学研究数据 人文特征 数据共享 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哲学
  • 简介: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是具有全球影响的舆论前沿,2015年1月24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局长凯西·沙利文在与1月21日第45届达沃斯论坛同期开始的论坛博客�

  • 标签: 地球生命 天基数据 局长沙利文
  • 简介:气象探测数据质量是影响预报预测准确率的关键向题,探测数据质量问题受到各级领导与用户的高度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观测环境保护与探测设备影响探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立分级负责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严格规章制度,开展探测数据质量评估工作,并针对气象设备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质量问题分析 探测数据 气象探测 质量控制体系 预测准确率 数据质量
  • 简介:依托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hinaIntegrated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SharingSystem,简称CIMISS)为核心的省级集约化数据环境,研发B/S架构的陕西省气象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CIMISS所接入的各类资料及本地特色数据的查询下载、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离线定制等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对于提高陕西省气象部门省级数据环境的共享服务能力,解决基层用户“看不到数据”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IMISS 数据共享 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