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邵武探空资料,尝试将1992~2013年的闽北81个雹日归纳为五型:显式位势不稳定型(Ⅰ型)、隐式位势不稳定型(Ⅱ型)、上干下湿型(Ⅲ型)、整层潮湿型(Ⅳ型)和上层不稳定型(V型)。分析它们的特征表明:(1)Ⅰ型和Ⅱ型为位势不稳定;其它型为对流性不稳定,无条件性不稳定。(2)Ⅰ型具有明显的位势不稳定,垂直风切变达到中等强度既能出现强冰雹;Ⅱ型的边界层逆温较突出,位势不稳定表现在925hPa以上,需要有克服逆温的动力条件才能发生冰雹;Ⅲ型的冰雹发生需要整层垂直风切变大,当低层温度较低时,要在较深厚的系统性抬升作用下才能使对流充分发展;Ⅳ型具有类似暴雨的特征,当中低层风切变很强时,有利雹暴出现;Ⅴ型的能量廓线为弱对流型或假对流型,对雹暴有利之处是有明显的超低温特征且湿球温度0℃层高度低,需要有明显的能量增长机制或中等强度的垂直风切变。

  • 标签: 冰雹 探空曲线 分型
  • 简介:贾品荣存《企业研究》2007年第4期撰文指出,有效的组织机构即公司各部门有效合理的配置和编制。有效的组织机构不仅可以做到降低成本,而且还能提高效率和生产率。要做到组织机构有效,必须记住二个原则:第一,控制范同。一个经理主管人员数不超过10个,但不少于7人。存行政管理中,部门经理的控制范围必须在4—10人之间。少于7人,部门绎理末能充分利朋自己的时间和能力;

  • 标签: 组织机构 行政管理 低成本 生产率 控制 经理
  • 简介:1引言气象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珍贵的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是当前气象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气象事业的运行决策,业务运转,设备维护,基建技改项目设计,新技术试行研究等等都离不开档案信息。档案价值体现在:资料→档案→信息→科技。我们的任务是:更好地把气象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气象档案 潜在价值 气象发展 服务 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
  • 简介:1引言地面植被状况的监测和分类在农业、林业、牧业等方面是有很大意义的,通过卫星遥感手段从宏观上对较大区域进行监测是可行的。各种植被在遥感信息中的特征不同,识别这些特征对各种植被分类以及估算其面积是非常重要的,进而对森林火灾、草场产量,作物产量判断

  • 标签: 卫星遥感资料 地面植被 遥感信息 植被指数 反照率 绿度值
  • 简介:一、利用气象档案为建筑设计提供参数漳州市地处于东南沿海,常有台风灾害性天气袭击。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对风压的考虑是尤其重要的。1999年漳州市政府决定投资4.3亿元,在漳州广场南侧建立漳州市体育中心大楼。为了避免台风正面袭击体育中心大楼,承担设计任务的上海同济大学有关专家找到漳州市气象局,要求我局准确测算台风袭击漳州地区的风向角范围。

  • 标签: 气象档案 气象服务 上海同济大学 台风袭击 建筑设计 体育中心
  • 简介:西安──兰州话路综合气象信息传输系统吕东峰(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西安——兰州区域中心话路数据通信开通后,极大地改善了西安至兰州的气象通信条件,增强了共享区域中心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传输内容,改进了传输方式,充分发挥了通信传输...

  • 标签: 综合气象信息 调制解调器 文件传输 逻辑盘 兰州 资料传输
  • 简介:全球长期减排目标将对世界未来的碳排放形成严重制约,减排义务的分担原则涉及各国的发展空间,事关根本利益。部分发达国家倡导人均排放趋同原则,回避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出入均累积排放趋同原则,强调公平性。按人均累积排放量计算,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的CO2排放量已远超出其到2050年前应有的限额,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都将继续挤占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闻。因此,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的中近期减排承诺中必须深度减排,以实现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下的排放轨迹,并为发展中国家留有必要的发展空间。同时必须对发展中国家给予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作为对其过度挤占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闻的补偿,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我国在对外坚持公平原则,努力争取合理的排放空间的同时,对内要加强向低碳经济转型,努力实现保护全球气候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 标签: 气候变化 碳排放权分配 长期减排目标 人均累积排放 哥本哈根会议
  • 简介:利用中国站点日降水资料对1981~2011年我国南方地区区域持续性暴雨(PHREs)进行了分类研究。按照区域内至少连续5d或5d以上有不小于10个格点[分辨率0.25°(纬度)×0.25°(经度)]出现大于等于50mm降水且相邻两日雨带重合率不小于20%的标准,采用客观分析的方法分别挑选出我国江淮区域和华南区域PHREs。江淮区域非台风影响的PHREs31例,集中发生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平均持续8.29d,华南非台风影响的PHREs34例,集中发生在6~7月,平均持续6.24d,这两类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均呈年代际增长。江淮区域受台风影响的PHREs4例,集中发生在7月中下旬到8月初。华南受台风系统影响的PHREs31例,集中发生在7~9月,此类事件的发生频次和系统强度在2000年以后均明显上升。采用场相关的客观分类方法对非台风影响的PHREs进行较为细致的分类,将江淮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分为A型(主雨带在长江以南)、B型(主雨带在长江以北)和C型(主雨带在长江沿江地区),将华南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分为E型(主雨带在云贵高原以东)和F型(主雨带位于云贵高原和广西),该分类将为下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持续性暴雨 客观方法 江淮 华南
  • 简介:1986年5月地(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会议以后,各地(市)气象局按照会议要求和文件归档规定,结合气象部门实际,对散乱的文件和未按规定整理的案卷进行了整理,重新组建了案卷.为了能使已经整理好的案卷充分发挥其提供利用的作用,本人试从如何加强地(市)气象部门文档管理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标签: 文书档案管理 文件归档 文档管理 起止日期 实物档案 声像档案
  • 简介:我省气象事业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发展比较早的省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我省气象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五十多年来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比较现代化的业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气象记录档案。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记录档案的信息化工作,

  • 标签: 气象记录 应用服务 档案 气象事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管理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启动,世界各国兴起了建立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热潮,尤其通过国际互联网把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联为一体,在网络空间的原野上,虚拟空间正在淡化着地理空间,网络环境正在孕育着信息经济。气象档案蕴藏着丰富的技术信息、记录信息等宝贵的信息资源,并以其记录信息原始性和真实性,成为信息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信息环境下,各种信息存储技术、新型文献载体、大容量数据库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气象档案信息的社会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快速的信息交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共享,成为信息环境下气象档案利用的新趋势。

  • 标签: 气象档案 信息控制权 资源共享 档案信息资源 计算机网络 国际互联网
  • 简介:随着计算机网络覆盖了气象业务的全过程,纸质气象档案管理已不能满足需求.本文从库房及相关设施建设、文本录入与图像扫描、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说明建立气象数字化档案馆是新时期的新需求.

  • 标签: 建立 数字化 气象 档案馆 问题
  • 简介:按照资料档案标准化的要求,日前,兴安盟气象局投资两万多元对资料档案库进行了改造,淘汰了旧式档案柜,安装了半自动化的档案密集架,并添置了专门保存资料数据光盘、磁盘的防磁、防火、防水“三防”档案柜,这是全区地市级首家使用这种档案柜,这些设备的使用,使兴安盟资料档案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 标签: 档案库 兴安盟 气象局 资料档案 半自动化 数据光盘
  • 简介: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面临的挑战,从气象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开放共享、平台研发、安全防范系统构建、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在大数据时代下做好陕西气象档案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大数据 气象档案数据 管理与应用
  • 简介:文章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地面气象台站沿革的现状,通过资料对比,分析了内蒙古气象台站建设的年代分布和观测要素分布状况,对中国气象局要求的台站沿革的主要内容:台站标识、台站位置、台站环境、台站性质、台站组织、台站任务、仪器设备、观测规范、观测资料、其他有关信息等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对加强我区各级台站历史沿革信息整理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气象台站 历史沿革 档案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