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生物炭比重、表面结构及孔隙状况等特征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结构、水力特征和热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全面地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影响。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结构,但对土壤团聚性和水力特性影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生物炭可调节土壤温度变化幅度,降低土壤热导率和地表反射率,基于目前关于生物炭对土壤热性质影响研究较少,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生物炭种类、热解条件及土壤类型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生物炭研究重点。

  • 标签: 生物炭 土壤结构 水力特征 土壤热性质
  • 简介:以冬小麦(皖麦68)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及盆栽培育方式,按照不同浓度将酸雨分为CK(pH5.6)、T1(pH4.0)、T2(pH2.5)三组,探究酸雨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减小,小麦净光合速率受到抑制加强。整个小麦生长周期中T2处理下小麦净光合速率较CK处理降幅均显著,其中开花期降幅达到极显著,而T1处理较CK处理净光合速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不显著。小麦生长期间,中午时段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时会有效抑制小麦净光合速率。

  • 标签: 酸雨 小麦 净光合速率 生育期
  • 简介:利用2008-2012年贵州省85个测站小时降水资料,对交通气象中短时强降雨进行时空分析.并结合贵州省高速公路路网分布,分析对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贵州暴雨在2—11月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4—9月,且以5-8月居多,峰值在6月;近5年来,2008年发生频次最多,2011年发生最少;空间分布呈现是南部和东北部多,其余地区较少,其中4个主要高值中心位于省安顺-黔西南、黔南和铜仁。低值区主要位于省西北部和东南部,低值中心较为分散;受其影响较多高速分别是G60沪昆高速、G75兰海高速、G76厦蓉高速、G56杭瑞高速、S50花溪到紫云高速、S65晴隆到兴义高速,安顺到紫云高速.

  • 标签: 暴雨 时空分布 高速公路
  • 简介:干旱是一种损失最大、影响人口最多自然灾害。陆面过程中,白天水分通常从土壤输送到植被与大气中,夜间相反,水分又部分回流到土壤中。这种水分在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流动可以看作是一个回路,而构成该回路土壤、植被和大气3个部件通过水分纽带作用构成了一个表象上完整开放系统,称为回路系统。由此系统可以对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进行统一研究,干旱是该系统内在矛盾运动状况外在反映。对该回路系统分析表明,该系统主要通过内外2个过程与温度控制过程维持。基于含水量、水分流量和热量3个物理量,给出回路各部件与系统统一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并给出描述无旱涝过程正态方程与描述旱涝过程差量方程。最后,在含水量不变、流量不变、无植被裸地、植被覆盖密集地方以及水分运动停止等特殊情况下对干旱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无植被裸地,干旱发生与否取决于水分源差量S'符号;(2)对于湿润区或植被覆盖度很大地区,干旱发生与否取决于S'和W'/t符号,其中W'/t是含水量差量时间偏导数。随后简单讨论了干旱检测问题。总之,以回路系统和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可以对干旱进行系统和定量研究,这对于干旱基础理论研究、干旱模式以及干旱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干旱 回路系统 内外过程 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
  • 简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给出近15年全球年平均地表温度变暖趋势有"停滞(hiatus)",即从1998—2012年4套全球年平均地表温度观测资料计算得到变暖趋势是:(0.05±0.10)℃/10a。在AR5撰写过程中和2013年正式发表以来,对于近15年全球变暖是否出现停滞一直存在争议:是否出现了停滞?停滞原因?为什么众多模式在考虑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增加历史模拟试验中都没有模拟出近些年停滞?

  • 标签: 全球变暖 地表温度 年平均 观测资料 模拟试验 气候系统
  • 简介:根据1958—2008年华南48站降水资料、NOAA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解、相关、合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热带太平洋海温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空间分布以全区一致型为主,其次是南北反相对称型和东西反相对称型,且这3种分布模态都表现出显著年际和年代际特征。全区一致型降水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海温显著相关,二者相关性也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对应热带太平洋海温具有沿赤道太平洋呈“负-正-负”纬向分布型,类似于中部型ElNino。全区降水偏多时期,西南季风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脊点位置偏西,南亚高压偏强、脊点位置偏东,总体环流形势有利干华南地区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降水偏少时期,情况相反。

  • 标签: 华南 夏季降水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
  • 简介:基于CloudSat-CALIPSO(CloudSat–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总云量和8类云云量、云底高、云顶高、云厚度水平和垂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总云量为66.7%,其中卷云(Ci)和层积云(Sc)云量之和与其他6类云量总和相当,是全球云量最多两类云。积状云云量呈现从赤道向极地递减特征,层状云则相反,反映了二者不同生成环境,同时下垫面地形和天气系统也严重影响云分布。8类云高度及厚度特征有显著差异。Ci云底高度和云顶高度都较高,厚度则较薄;高层云(As)和高积云(Ac)云底高度和云顶高度都位于大气中层,但As比Ac出现高度高且厚度大;层云(St)、层积云和积云(Cu)云底高度和云顶高度都很低,属于薄低云;雨层云(Ns)和深对流云(DC)云底较低但云顶伸展很高,归属于厚云类。总体而言,海洋上云底高度较陆地低;赤道等大气不稳定地区,云底较高,云厚度较大;高原地区则表现出"高云不高,低云不低,云厚较薄"特征。

  • 标签: CloudSat–CALIPSO 资料 云类 分布特征
  • 简介: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qhqx.cbpt.cnki.net。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质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

  • 标签: 采编系统 网站地址 纸质稿件 用户数据库 http 采编工作
  • 简介: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逐Et再分析场(2.5°×2.5°)经向风资料,初步分析了全球越赤道气流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球越赤道气流通道分布存在明显空间不对称性,即垂直不对称性和沿经向不对称,低层通道窄而多,高层通道宽而少;东半球低层通道数远较西半球多,且强度更强。在时间分布上,夏季越赤道气流总和无论高低层都强于冬季。这些反映了南北半球空气质量交换时空分布不对称性,即空气质量交换主要集中在夏季和东半球。此外,夏季在140°E~150°E向北越赤道气流强度逐年增强,在冬季位于120°E~130°E处向南越赤道气流在逐年减弱,且在1958年前后向南越赤道气流出现突然增强期。

  • 标签: 越赤道气流 空间分布 时间特征 趋势变化
  • 简介: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

  • 标签: 采编系统 网络 公告 编辑部
  • 简介:根据青海省50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最大冻土资料和站址迁移情况,采用t检验和标准正态检验(SNHT)方法,对各站迁站前后年最大冻土资料序列进行了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t检验有13个站15次、SNHT检验有10个站共10次因站址迁移造成了资料序列不连续,共有9个站9次迁站年份年最大冻土资料序列存在非均一性。针对检验结果,结合青海气候变化情况,对资料不连续迁站年份逐一进行甄别,确定利用SNHT方法对9个站年最大冻土深度进行订正。对各站1961—2013年因冻土项目开展较晚或缺测不完整资料序列,用待补台站与参考台站线性拟合方法进行了插补延长。最终形成了青海省50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年最大冻土资料数据集,为青海高原气候变化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站址迁移 年最大冻土资料序列 均一性检验 序列订正和插补延长
  • 简介: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完成了历时4年德班平台谈判进程,达成了以《巴黎协定》(简称《协定》)为核心一系列决定。《协定》确立了一种全缔约方参与,以“自主贡献+审评”为中心,全面涉及减缓、适应及其支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模式。这一模式在继承《公约》原则基础上,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责任,通过国家自主贡献方式充分动员所有缔约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协定》还鼓励除缔约方外其他主体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鼓励市场和非市场机制加入,动员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在制度安排上,《协定》体现了激励、透明、非对抗、非惩罚性特点。《协定》达成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传递出全球推动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强有力信号。然而由于《协定》全面平衡了各方利益,在未来遵约细节和实施落实方面将会有更多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尤其是发展中大国。

  • 标签: 巴黎协定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 简介:随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投入和使用,该系统设备监控管理和信息填报工作已经纳入平时业务工作中。通过对台站填报工作进行详解,以便更加完善填报信息。

  • 标签: ASOM 完善 填报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圆形检测方法协助订正自动雪深仪疑误数据。对测雪板上图像识别区域依序进行平滑滤波处理、边缘检测、Hough变换圆检测,识别出积雪情况。利用该方法,提高了疑误数据订正效率。

  • 标签: 雪深 图像识别 OPENCV HOUGH
  • 简介:文章挑选了2013年5—10月5个民航机场(乌海市、呼和浩特市、二连浩特市、阿尔山市和满洲里市)出现对流性降水个例,基于WRF模式对不同格距下单站降水次数、降水评分和降水量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格距下模式模拟降水均以对流性为主,模式能较好模拟出降水性质;从降水评分检验来看,9km模拟结果好于27km,分辨率提高后二连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和乌海市3个站TS评分均明显提高;模式对小雨量级降水预报准确率最高,达95%以上,对其它级别降水预报量级明显偏小。

  • 标签: WRF模式 雷暴 降水预报 对流性降水
  • 简介:民航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具有资料收集、处理、发布、检索等功能。设计和开发时,采用了面向服务及多层架构相结合原则,具有良好安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能力。系统基于.NETFramework平台WCF及WPF技术实现,用户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实时性强。系统包括资料收集处理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和信息服务客户端,能适应多种数据源,能满足不同用户需要。

  • 标签: WCF WPF 民航气象 服务
  • 简介:CO2水平随着季节变化而波动,这根本没有什么神秘可言:绿色植物在春季和夏季生长,吸收了使地球变暖温室气体;秋季,树木叶子掉落,一些温室气体返回到大气中。但是,有一点科学家们搞不明白: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极高纬度地区CO2浓度在夏季和冬季之间差异明显增大,有些地区波动幅度高达25%。

  • 标签: 地球变暖 CO2 计算机模拟 高纬度地区 俄罗斯东部 模拟系统
  • 简介:使用太平洋海表温度资料、南方涛动指数和招远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常规观测资料,对1981—2010年ENSO事件与气温影响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NSO事件强度呈现剧烈起伏波动特点。年平均气温呈现在波动中明显上升趋势,冬季最为显著。ENSO事件强度与年平均气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性。春季气温和ENSO强度两者间呈正相关特征,暖事件年前一年,气温明显偏低,暖事件年气温升高明显:夏季气温和ENSO事件强度主要呈正相关特征,但90年代末期后,气温和事件强度呈负相关特性:在秋季暖事件年气温偏低,冷事件年气温偏高;冬季气温与ENSO事件强度呈明显正相关特性,中等强度ENso事件对冬季气温影响更大。

  • 标签: 冷事件 暖事件 ENSO事件强度 相关分析
  • 简介:利用中国613个站点1961~2010年逐月降水数据,基于游程理论从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序列中分离出干旱事件,并通过K-S检验方法对其干旱强度和干旱历时2个特征量分布函数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Copula函数建立2个特征量二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对比分析干旱历时分布函数修订前后对不同类型干旱联合概率及重现期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强度特征量符合Gamma分布,而干旱历时特征量并非完全符合指数分布,因此需对干旱历时分布函数进行必要修订。在干旱历时分布函数修订情况下,大部分干旱类型联合概率减小,少部分干旱类型联合概率增大;且不同类型干旱联合重现期增大。在干旱历时尺度相同时,随着干旱强度增加,最大和最小联合重现期差异无明显变化;但在干旱强度相同时,最大和最小联合重现期差异随着干旱历时增加而明显增大。

  • 标签: 干旱 游程理论 COPULA函数 修订
  • 简介:文章采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通辽地区11个国家气象站(对应城镇,下同)和6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对应乡镇,下同)逐日20—20时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实况资料,分析了各区域气象站与邻近国家气象站实况温度相关关系,给出了替代法、误差订正法、回归方程法3种乡镇温度预报方法并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区域气象站与邻近国家气象站实况温度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2)回归方程法较另两种方法更优,在实际工作中应予以重点采用;(3)基于城镇预报乡镇温度预报质量依赖于同期城镇温度预报质量,通常前者较后者略低;(4)以城镇预报为基础,采用回归方程法制作乡镇温度预报质量较高。

  • 标签: 城镇预报 区域自动气象站 乡镇温度预报 回归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