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波高频特征系数的光谱遥感影像亚像素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波变换将光谱信号分解为不同尺度的高频特征信号,然后借助接收操作特性曲线(ROC)和马氏距离投影寻踪求取一维最佳识别特征,最后通过高斯最大似然决策函数求解亚像素目标的存在概率.通过38种波函数的光谱数据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亚像素目标的识别效果较好.

  • 标签: 多尺度小波特征 接收操作特性曲线 投影寻踪 高斯最大似然决策函数
  • 简介:光谱影像包含有丰富的地物类别信息,但由于受分类方法等因素的限制,这些信息并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组合分类器由于可以实现各分类结果信息的互补,因而总有着较各单分类器效果更好的分类性能.将组合分类方法引入到光谱影像的分类实践中,并对组合的关键问题一组合规则进行探讨,提出了混合组合规则的概念.实验表明,利用该组合分类方法对光谱影像进行分类,可以得到良好的处理结果.

  • 标签: 高光谱 分类 分类器 组合
  • 简介:卫星因其研发周期短、体积、功能强、使用灵活等特点,近年来其发展非常迅速。探讨了现代卫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国内外卫星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最后阐述了卫星、卫星星座以及编队飞行在对地观测获取遥感信息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现代小卫星 对地观测 小卫星星座 编队飞行 遥感
  • 简介:针对传统的融合技术在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中的不适应性,提出一种更为精确细致的图像融合方法--自适应波包分析法,既可以对图像低频部分进行融合处理,还可以对高频部分采取所需的融合处理策略,以综合多源多时相图像中的高频细节信息.该融合算法在信息量、光谱特征和边缘特征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融合后影像不仅很好地保留了原多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而且在增加融合结果信息量,改善解译的精度和可靠性以及使用率等方面均收到很好的效果.

  • 标签: 高分辨率影像 融合 小波包 IKONOS
  • 简介:给出了通过平均海面模型计算海面梯度的具体方法,选择DTU13、CNES_CLS15、WHU20133种模型计算了不同海域近岸比较点海面梯度值,随机选择的30个近岸比较点处的计算结果表明:使用3种模型计算得到的海面梯度值之间的标准差均值为0.19cm/km。在卫星高度计定标的具体应用中,由海面梯度得到的海面高差改正量的误差应不超过0.3cm。

  • 标签: 卫星测高 绝对定标 海面高梯度 平均海面高模型 海面高差
  • 简介:分析了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并把波变换引入到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滤波中,实现了DSM数据的快速、高精度的滤波。在文章的最后,利用英国Birmingham地区的实验数据对基于波分层原理的数据滤波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波分层原理的数据滤波方法的正确率优于94%,精度优于±0.71m。

  • 标签: 机载激光雷达 数字表面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小波变换 数据滤波
  • 简介:为解决传统舰载雷达和岸基雷达很难检测出海杂波背景下目标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时间-Doppler分析法来检测目标。该算法用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实测海杂波数据分析得到不同距离门的时间-Doppler速度图,通过分析和比较距离门含有目标的Doppler展宽和Doppler速度大小与其他距离门不含有目标的Doppler展宽和速度大小的不同,即可检测出目标。实验证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 标签: 海杂波 小目标检测 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 Doppler速度展宽 Doppler速度
  • 简介:首先给出了两种瞬时海面模型并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模拟定位,验证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应用中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进一步提高这两种模型精度的关键。

  • 标签: 大地水准面 海面地形 平均海平面 潮汐 波浪 地球同步卫星定位
  • 简介:采用载波无几何组合和星间单差无电离层组合的历元间次差作为周跳检验量,因组合观测值中不包含伪距,其理论噪声与波长相比几乎可以忽略。利用两种组合观测值联合进行周跳探测,可避免各自的探测盲点。将两个载波组合联立进行周跳的求解,由于组合噪声较小,直接取整即可求得周跳的大小。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中,由于引入伪距带来的探测能力不强、修复精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对IGS站观测数据模拟周跳探测与修复情况的统计,新提出算法的周跳探测成功率为99%,周跳修复成功率为94%。

  • 标签: GPS 周跳 高次差法 载波无几何组合 无电离层组合
  • 简介: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海南岛南部全新世以来以沉降活动为主要特征,鹿回头珊瑚礁能够反映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鹿回头岸礁礁坪面上的原生珊瑚礁是全新世海平面时期的产物。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至少存在过4期相对海平面阶段:7300-6000、4800-4700、4300-4200和3100-2900cal.aBP。其中7300-6000aBP是整个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时期,也是鹿回头珊瑚礁发育的繁盛期,基本形成了现代珊瑚礁的地貌格局,后来不同时期发育的珊瑚礁是在此时期形成的礁塘或礁坑等低洼地中形成,并在鹿回头半岛两侧向外发展,现代珊瑚礁则发育于全新世珊瑚礁的外礁坪和礁前斜坡带。另外,鹿回头珊瑚礁反映的南海北部全新世海平面时间与南海其他地区海平面时间可以衔接或对应,说明南海地区全新世海平面具有全球背景,至少在南海是一致的,且与气候变暖紧密相联。

  • 标签: 珊瑚礁 高海平面 全新世 海南岛鹿回头
  • 简介:利用基于树型框架波变换和尺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遥感影像中居民地进行识别提取。通过非完全树型框架波变换把图像变换到不同的尺度层上,然后在不同尺度层之间,提取相互依存的尺度共生矩阵信息,进而形成居民地的纹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用基于波的尺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居民地有较好的提取结果。

  • 标签: 遥感影像 树型小波变换 离散框架小波变换 尺度共生矩阵 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