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实时差GPS在海上动态定位的精度,一直是海道测量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利用两台AshtechM-ⅫGPS接收机进行实时差定位精度比对的情况。结果表明,这套仪器海上实时差GPS定位精度达到了3m以内,完全能够满足海道测量的要求。文章的最后还分析了在实时差GPS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实时差分 精度分析 差分GPS GPS定位 定位精度 中误差
  • 简介:形几何作为定量描述自然界中复杂非线性现象的强有力工具,将其应用于南海南部断裂体系的研究中,通过数盒子法计算了断裂分布的分维值。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断裂分布的分维值能有效地描述断裂的空间分布特征。南海南部断裂体系在标度区间25~250km内具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全部断裂的分维值为1.6601,北东向断裂的为1.3875,北西向断裂的为1.2693。根据断裂分维等值线,沿西南海盆扩张轴,两侧断裂呈对称展布;北东向的与北西向的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互补性,这反映了两组断裂在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制约性。结合南海的构造演化及南海南部油气盆地的分布,初步探讨了断裂形特征与南海的构造演化及断裂形特征与油气盆地分布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南海南部 断裂 分形 数盒子法
  • 简介:采用变资料同化技术,结合最优控制思想,对一个海气耦合模型的模式参数和强迫项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模式进行优化,既可以补偿模式参数不准确性给预报带来的误差,又可以对模式参数本身进行修正和估计,为将来在实际应用中改善更复杂的预报模式、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 标签: 变分资料同化 海气耦合模型 最优控制
  • 简介:为了研究四维变同化方法在南海北部海洋数值预报中的适用性,使用海洋区域模式(ROMS),建立了南海北部海洋资料四维变同化系统,进行了温盐廓线和海面温度数据同化试验,初步对比分析了三种四维变实现方法的同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四维变同化方法具有较好的同化效果,其中,增量强约束方法(I4DVar)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稳定性高于4DPSAS和R4DVar。本文研究成果为建立南海业务化海洋四维变同化及预报系统奠定技术基础。

  • 标签: 海洋数值预报 海洋数据同化 四维变分 ROMS海洋模式 南海北部
  • 简介:为实现深远海潮汐动态变化信息的实时监测,在历元间差模型基础上进行星间差,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星间历元间差的精密单点定位算法.利用1Hz静、动态实测GPS数据验证结果表明,静态观测下Z、F、Z方向的历元坐标差均小于1cm,各坐标分量精度(RMS)优于0.16cm;海洋浮标低动态下,与成熟的GAMIT/TRACK软件解算结果比较,二者在X、F、Z方向的坐标差较差均小于2cm,各坐标分量较差精度(RMS)优于0.5cm.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 星间历元间差分模型 精度分析 TRACK
  • 简介:给出了矩阵体积法的原理和方法,并使用矩阵体积法研究了水下差GPS定位中设计矩阵的态性,导出了星形空间网中设计矩阵的体积与观测向量高度角参数的函数关系式,为研究星形空间网图形强度提供了数学模型。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水下差分GPS 矩阵体积 矩阵体积法
  • 简介:地理要素的分类编码是人类认知地理信息世界的成果,也是人类对地理信息世界再认知的人口和关键.在海洋地理信息领域,S-101数据标准即将替代现行S-57ENC标准,分类编码方案也将会相应改变.先对S-57到S-101的属性变化内容进行整体描述,再从地理要素属性、元要素属性、图示表达属性三方面内容,对新旧两套分类编码中的属性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为涉海人员消化吸收新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海洋测绘 地理信息标准 电子海图 S-101 S-57 数据融合
  • 简介:通过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探讨了实时动态差全球定位系统(GPSRTK)与全站仪相配合测量的解决方案、实测技术以及操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在航道测量中的仪器设备、人员分工与环境利用的协调配合方法,既保证了测图精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 标签: 航道测量 地形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 全站仪 实时动态测量
  • 简介:一、概述SDH—13A测深仪自1990年装备部队以来,由于无相应的配套检测仪表,所以在仪器修理和长期使用后,其移相精度和校准脉冲宽度无法实时检测和校准;同时该机无数字信号输出,因而不便于实现水深测量自动化。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研制了DC—1A多功能数显接口。该接口可作为SDH—13A测深仪的水深显示器使用,亦可用作SDH—13A测深仪的专用测试仪表,还可作为水深转换接口,以便将SDH—13A测深仪与Falcon—Ⅳ微波测距/定位仪或水深测量自动化装置连接起

  • 标签: 测深仪 功能数 校准线 水深测量 A型 计数器
  • 简介:剖析了TGR-2050自动验潮仪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误差因素,指出该仪器设计上的缺陷,并给出实例,介绍了进行大气压改正的方法,得出了有益结论。

  • 标签: 自动验潮仪 海水密度 大气压 误差
  • 简介:针对现阶段无参考算法主观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区域的无参考影像质量评价算法(NROI),在德克萨斯大学的Live影像库中与经典算法: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自然场景统计模型(NIQE)法,进行大量实验对比。结果表明,NROI的表现优于NIQE,PSNR与SSIM相当,适用于数字影像的质量评价。

  • 标签: NROI 兴趣区域 完全无参考 自然场景统计 改正系数 影像质量评价
  • 简介:在简述无人遥控潜行器(ROV)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就观察ROV的推进系统、成像系统、应用环境以及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在我国海域环境下,有关水下机器人系统配置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建议。

  • 标签: 无人遥控潜行器 系统配置 海域环境 目标观察
  • 简介:SⅡ海洋重力仪凭借其动态测量精度高、系统可靠性强等优点已日益成为海洋调查中重力测量的重要仪器之一。从SⅡ海洋重力仪在使用中出现的稳定平台倒台故障着手,分析了平台倒台故障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并对仪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改进建议作了介绍。

  • 标签: 海洋重力测量 海洋重力仪 稳定平台 故障处理
  • 简介:利用基于树框架小波变换和尺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遥感影像中居民地进行识别提取。通过非完全树框架小波变换把图像变换到不同的尺度层上,然后在不同尺度层之间,提取相互依存的尺度共生矩阵信息,进而形成居民地的纹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用基于小波的尺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居民地有较好的提取结果。

  • 标签: 遥感影像 树型小波变换 离散框架小波变换 尺度共生矩阵 图像分割
  • 简介:与传统的单波束回声测深仪相比,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水深全覆盖无遗漏扫测,测量范围大、速度快,测深精度和分辨率高,记录数字化和实时自动绘图等优点。介绍了EM120多波束测深系统深水系统的技术性能,分析了EM120在中沙深海区的测量试验情况及在深海区水深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 标签: 海道测量 多波束测深系统 水深全覆盖测量 试验分析
  • 简介:在理想情况下,海洋重力仪的测量数据经厄特弗斯校正和交叉耦合改正后应不受载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即与仪器的运动状态没有任何的相关性。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当海况较差时,载体的运动状态对S海洋重力仪的测量数据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通过对实测重力数据和仪器运动状态的相关分析,指出仪器原来交叉耦合改正的不足,并且利用线性回归进一步对重力数据进行了改正。

  • 标签: 海洋重力测量 S型海洋重力仪 交叉耦合改正 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
  • 简介:针对宁波市高职院校中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工程教育国际化存在的国际化办学制度、办学视野、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搭建政策国际平台、科研国际平台与师资国际平台等相关建议。

  • 标签: 行业特色型高校 工程教育 国际化
  • 简介:本研究从独立学院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视角入手,尝试编制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电气类专业学生进行测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影响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的主要影响因素。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6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0.86%,其中通过第1主成分便可较清晰地将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群体分开。本研究视角下,得到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指标体系,即职业信念、自我管理、学习管理3个维度,职业兴趣、职业环境认知、职业定位、职业准备、专业认知、职业能力认知、自我调整、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学习态度、信息能力、学习方法12种影响因子。

  • 标签: 独立学院 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应用型人才
  • 简介:发展迷茫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通病,发展公共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公共心理既是公共性的内核又是公共性的体现。公共心理的成长和成熟是当前这个“新时代”的主要特征。“国家治理”是当前对公共心理管理的最大的措施。“强起来”首先是“公共心理”要强大。现代公共心理管理主要是对“国家理想”的管理,没有理想及其目标是精神萎靡的主要动因。公共心理管理旨在激活人对“公共性”追求的积极性,公共心理在现代社会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对象。

  • 标签: 公共管理 公共心理 国家治理 积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