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基因组上游第一次步移克隆到了雨生红球藻中crtO基因的3个不同大小的5’上游侧翼序列1.1kb,1.9kb和2.2k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预测并比较了这3个不同大小的5’上游侧翼序列,结果发现,三者具有与高等植物相类似的顺式作用元件,如脱落酸反应元件(ABRE)、干燥或低温反应元件(DRE/C-repeat)、几种光反应元件(G1-box,GAG-motif,l-boxandATC—motif)、热激反应元件(HSE)、机械伤害反应元件(WUN-motif)、生长素反应元件(TGA-element)、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TGACG-element)和反式作用因子MYB蛋白的结合位点(MBSandMRE)等等,但是三者并不具有典型的TATA框和CCAAT框。上述研究预示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中crtO基因调控方式的多样化。

  • 标签: 虾青素 顺式作用元件 5’上游侧翼学列 雨生红球藻 crtO
  • 简介:单细胞淡水绿藻-雨生红球藻能够在一定条件积累一种次生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因而在生长后期藻体变为深红色。其中,IPP异构酶在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合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基因组上游步移克隆到了雨生红球藻中IPP异构酶基因的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大小分别是1.8kb和2.5k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这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可能的脱落酸反应元件(ABRE)、干燥或低温反应元件(DRE/C-repeat)、几种光反应元件(G-box,GAG-motif,I-boxandATC-motif)、热激反应元件(HSE)、机械伤害反应元件(WUN-motif)、水杨酸反应元件(TCA-element)、生长素反应元件(TGA-element)、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TGACG-element)、缺氧特异反应中的增强子类似元件(GC-motif)和反式作用因子MYB蛋白的结合位点(MBSandMRE),但是二者并不具有典型的TATA框和CCAAT框。上述研究预示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中IPP异构酶基因转录调控方式的多样化。

  • 标签: 虾青素 顺式作用元件 5’上游侧翼学列 雨生红球藻 IPP异构酶基因
  • 简介:单细胞淡水绿藻—雨生红球藻能够在一定条件积累一种次生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因而在生长后期藻体变为深红色。其中,IPP异构酶在雨生红球藻中的虾青素合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基因组上游步移克隆到了雨生红球藻中IPP异构酶基因的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大小分别是1.8kb和2.5k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这两个不同5′上游侧翼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具有某些相同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可能的脱落酸反应元件(ABRE)、干燥或低温反应元件(DRE/C-repeat)、几种光反应元件(G-box,GAG-motif,I-boxandATC-motif)、热激反应元件(HSE)、机械伤害反应元件(WUN-motif)、水杨酸反应元件(TCA-element)、生长素反应元件(TGA-element)、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TGACG-element)、缺氧特异反应中的增强子类似元件(GC-motif)和反式作用因子MYB蛋白的结合位点(MBSandMRE),但是二者并不具有典型的TATA框和CCAAT框。上述研究预示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中IPP异构酶基因转录调控方式的多样化。更多还原

  • 标签: 虾青素 顺式作用元件 5′上游侧翼学列 雨生红球藻 IPP异构酶基因
  • 简介: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基因组上游第一次步移克隆到了雨生红球藻中crtO基因的3个不同大小的5’上游侧翼序列1.1kb,1.9kb和2.2kb。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预测并比较了这3个不同大小的5’上游侧翼序列,结果发现,三者具有与高等植物相类似的顺式作用元件,如脱落酸反应元件(ABRE)、干燥或低温反应元件(DRE/C-repeat)、几种光反应元件(G-box,GAG-motif,I-boxandATC-motif)、热激反应元件(HSE)、机械伤害反应元件(WUN-motif)、生长素反应元件(TGA-element)、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TGACG-element)和反式作用因子MYB蛋白的结合位点(MBSandMRE)等等,但是三者并不具有典型的TATA框和CCAAT框。上述研究预示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中crtO基因调控方式的多样化。更多还原

  • 标签: 虾青素 顺式作用元件 5’上游侧翼学列 雨生红球藻 crtO
  • 简介:测定了相手蟹属(Sesarma)红螯相手蟹(S.haematocheir)和褶痕相手蟹(S.plicata)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二者的序列长度相同,均为533bp,且A、T、G、C的含量相似,分别为198bp(37.1%),206bp(38.6%),84bp(15.8%),45bp(8.4%)和200bp(37.5%),205bp(38.5%),81bp(15.2%),47bp(8.8%);二者的序列有49处差异,其中21个位点为转换、22个位点为颠换和6个缺失/插入位点。进一步对20种相手蟹属蟹类的长度为361bp的16SrRNA基因同源序列进行分析,发现AT的含量为78.6%~82.9%,明显高于GC的含量,且存有91个变异位点。从NJ树和遗传距离来看,在分布于中国的3种相手蟹中,无齿相手型(S.dehaani)和红螯相手蟹的亲缘关系最近(d=0.0151),而它们与褶痕相手蟹的亲缘关系则较远(d=0.0924/0.09231。分布于中国的相手蟹和分布于北美的相手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距离(差异),表明它们之间有着较远的亲缘关系,互为单系起源。

  • 标签: 红螯相手蟹 褶痕相手蟹 16S RRNA 系统发生
  • 简介:基于模糊影响图(FPID)和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建立了一种海洋结构风险分析方法。鉴于风险分析中某些事件发生概率和关系概率两个重要参数确定时需借助专家主观判断,本文将模糊概率的概念引入海洋结构影响图评估方法中。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海洋平台人员伤害分析中。虽然这里仅给出了该方法在海洋平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但其具有更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评估 海洋结构物 模糊影响图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
  • 简介: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的环境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海洋生态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海上化学品泄漏的生态环境风险损失进行先期评估,并将价值评估信息纳入到海洋环境管理中,可为海岸带开发以及海岸带管理经济刺激手段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选择厦门市海沧化工园区为典型案例区,进行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生态效应识别与影响预测,评估环境风险的生态损害价值,从而为基于环境风险分析的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海洋 化学品泄漏 环境风险 生态损害价值评估
  • 简介:远洋船舶压舱水在我国港口海域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地理性隔离水体间外来海洋有害生物传播和近岸海域环境日益恶化、赤潮灾害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估算模型,通过调查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国家海关总署公开发布的外贸航运及商品进出口信息,在确立中国港口入境船舶压舱水输入总量和中国五大港口群体压舱水输入比值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至2012年中国近海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特征和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我国五大港口群体入境船舶压舱水的输入总量极不平衡,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输入的境外压舱水总量最多,2012年输入量为10368万吨,其次是环渤海地区,为7371万吨,珠江三角洲地区排第三位,为6729万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输入的压舱水总量较少,仅有1659万吨和571万吨。入境船舶压舱水的大量排放对我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港口海域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 标签: 压舱水 压舱水输入量 海洋环境与生态 风险分析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人工鱼礁区内底栖生物体内Cd的含量.结果表明:底栖动物Cd的含量为0.011-0.541μg/L,平均值为0.188±0.220μg/L.Cd在不同生物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按顺序依次为:性腺〉鳃〉肌肉.不同生态位底栖生物肌肉中Cd的富集规律为:口虾蛄,蟹类,蝦虎鱼类,虾类,头足类.其健康风险因子远小于1,表明镉对接触人群没有明显的健康风险.

  • 标签: 重金属 底栖生物 生态风险评估
  • 简介:我们曾报道了短梗霉菌产生的高纤维素酶产量98。在这项研究中,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在培养的细胞。短梗霉98的纯化至均一,与酶的最大产量为4.51U(mg蛋白)-1。SDS-PAGE分析表明,纯化的酶的分子量为67.0kda。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为40℃纯化的酶的最适温度,比从其他真菌的cmcases低得多。该酶的最佳pH值为5.6,和活动的个人资料被稳定在一个范围内的酸度(pH5,0-6.0)。这种酶被激活Na+,Mg2+,Ca2+,K+,Fe2+和Cu2+,然而,它是由Fe3+,Ba2+,Zn2+,Mn2+和银离子抑制。公里和纯化的酶的Vmax值4.7mgml-10.57pmolL-1min-1(mg蛋白)1,分别。只有大小不同的低聚糖,羧甲基纤维素(CMC)释放与纯化的酶水解后。该基因编码的酶是A.霉98个克隆,其中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eu978473)意义。推导的蛋白质含有酶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糖基水解酶家族5)。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的纯化的酶是m-a-p-h-a-e-p-q-s-q-t-t-e-q-t-s-s-g-q-f,这与从克隆的基因推导一致。这表明,纯化的酶是由克隆纤维素酶基因在酵母编码。

  • 标签: 羧甲基纤维素酶 出芽短梗霉 基因克隆 海洋酵母 纯化 SDS-PAGE分析
  • 简介:根据2006年到2007年,908专项黄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调查资料,研究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沉积物中Cu-Cd、Pb-Cr、Cr-As3组元素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它们分别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来源;运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估,黄河口沉积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的来源是镉和汞占据主要权重;运用生物效应浓度法对其生物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s对黄河口海域环境中生物的负面效应偶尔发生,Cu、Pb、Zn、Cd、Cr和Hg暂时不会产生不良生物效应。

  • 标签: 黄河口 重金属 污染风险评估
  • 简介:氨氮是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国控指标之一,为评估不同流域的氨氮基准差异性,以七大流域(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水质参数对氨氮毒性的影响,借鉴US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局)水环境基准技术方法,分夏季和非夏季2种情况推算了各流域氨氮水生生物基准值.结果显示:a)流域和季节的不同导致氨氮基准值的差异均很明显,不同流域的氨氮基准值差异可超过6倍,同一流域不同季节的氨氮基准值差异可超过2倍。b)淮河流域夏季和非夏季氨氮基准值均为最低,夏季氨氮急、慢性基准值分别为0.37和0.06mg/L,非夏季分别为0.81和0.15mg/L。c)氨氮暴露生态风险初步评估结果表明,珠江流域风险较小;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长江流域次之;黄河流域风险较大;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风险最大,海河7个断面中有2个存在高风险,淮河27个断面中16个存在高风险.根据各流域不同季节氨氮基准值及氨氮暴露生态风险的差异,建议对不同流域、不同季节实行差异化管理。

  • 标签: 七大流域 氨氮 水生生物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风险商值法
  • 简介:通过测定洋山深水港区海域2010-2013年6个航次秋、冬季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总体含量较低,空间分布较为均匀,Hg、Zn、Pb、Cd含量秋季明显高于冬季,As、Cu含量的季节性波动较小,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该海域重金属来源,发现陆源工业、船舶航运排污以及有机质降解是研究海域Pb、Cd、Zn的主要来源;农业污染、码头货物装卸残留及建筑垃圾支配着Cu、As、Hg的来源。SQG-Q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均存在中、低度的生态风险,秋季的生态风险高于冬季,Hg和Cu是主要生态风险因子;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基本不受Hg、As、Zn、Pb的污染;Cd、Cu以轻度污染为主,部分站位属于偏中度污染,6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Zn〉Hg〉As。因子综合得分评价表明,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的站位依次为5号、4号及3号站位。但总体看来洋山深水港区附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属于轻度污染。

  • 标签: 洋山深水港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