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一般所称的“黄土”,包括黄土和黄土状土两大类。黄土状土根据粒度组成,又分为黄土状亚粘土、黄土状亚砂土和粉质粘土。按黄土的堆积时代可分为老黄土、新黄土和新近堆积黄土。老黄土均为黄土状土。黄土地区是指堆积的地层主要为黄土,或黄土间夹有砂层、砂卵石层,下伏有其它地层的地区。

  • 标签: 黄土地区 粉质粘土 砂土 砂层 砂卵石层 堆积
  • 简介:高寒地区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段,原温控设计提出在上、下游面采用喷涂12cm厚聚氨酯进行永久保温。根据工地现场左右坝段开挖较深的实际情况,对原上、下游面的保温方案进行了优化,提出对上、下游面喷涂聚氨酯结合填土的保温方案,但在回填填土前,应对坝体上下游面、浇筑水平层面做好临时保温工作,临时保温采用3cm厚聚氨酯发泡被。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案能达到较好的越冬保温效果,有效防止上、下游面表面裂缝的产生,且施工方便、节约投资,可为类似工程的保温提供借鉴。

  • 标签: 高寒地区 碾压混凝土 温度控制 仿真计算
  • 简介:某重力坝两个坝段上游坝踵附近存在裂缝,考虑极端恶劣情况,即不考虑上游面裂缝前混凝土,采用有限元和材料力学两种方法对大坝工作性态进行分析,给出结构变形、应力和抗滑稳定安全情况.结果显示,存在裂缝时,坝体刚度减小,顺河向和横河向变形值增大,坝踵和坝趾压应力值较设计情况略有增加,未出现应力恶化现象;坝段抗滑安全系数略有减小,仍满足安全要求.整体来看,现有裂缝对结构工作性态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坝体可以安全运行.

  • 标签: 重力坝 上游面裂缝 变形 应力 抗滑稳定
  • 简介: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强度参数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强度参数的合理取值对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安全复核具有重要影响.新疆叶尔羌河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中,右高边的稳定对于整个枢纽工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右岸边岩体质量调查基础上,利用GSI方法对边岩体进行质量评分,结合提出的岩体质量分类标准,进行了右岸边岩体强度参数的估算.在参数估算结果基础上,参考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现行的工程地质勘查相关规范中给出的各类岩体建议值以及以往工程中相关资料,提出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中右高边岩体强度参数的建议值.

  • 标签: 岩体强度参数 岩体结构 经验方法 岩体质量分类
  • 简介:构皮滩水电站设计中采用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对右水垫塘峡谷出口区边施工开挖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对边的变形、应力状态、塑性区分布等进行了分析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边整体是稳定的,但脚部位分布有一定范围的压剪屈服区,对该部位应加强支护.计算成果对边的合理支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水垫塘 构皮滩水电站 边坡 屈服区 开挖 塑性区
  • 简介:水电站大多修建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高山峡谷地区,各种高坝的兴建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工程高边的稳定性等工程地质问题。本文深入系统地对工程高边稳定性和边预警进行研究,分析工程高边稳定性、建立边预警模型和健康诊断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大,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其变化规律表现为前期快速增加、中期缓慢增加和后期逐渐趋稳。(2)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了马延稳定性分析,其治理前后稳定性系数为1.05和1.72。(3)采用施加边界位移方法,以等效塑性应变区域贯通作为判据,进行了边滑坡预警分析,建立了基于位移变形量和安全系数双重指标控制的边预警监控体系。

  • 标签: 向家坝水电站 马延坡边坡 边坡稳定性 安全预警 三维数值模型
  • 简介:1滑坡概况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水利水电工程位于宝鸡市西约11km的渭河宝鸡峡峡口的林家村低山区,处渭河地堑西部端点部位。坝址处渭河自北西流向东南,河床高程606.0~616.0m。由第三系砂砾岩构成两陡峻的边。大坝右坝肩高约100m,坡度40°~60°,局部基岩陡坡达70°以上,黄土覆盖层约30m厚,其坡度较缓约35°。

  • 标签: 宝鸡峡工程 滑坡 坝肩 开挖 渠首 边坡
  • 简介:滦河下游是滦河流域防洪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乐亭县地处滦河下游右,滦河流经乐亭县河段长51km。其防洪工程主要包括防洪大堤、防洪小埝和护岸工程。这些工程大大减轻了滦河洪水的威胁,为全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对当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稳定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经过多年来河道的侵占和演变,"2012·8"洪水洪峰流量仅4280m3/s,造成防洪工程多处出现险情,水利基础工程大量损毁。因此,及时完善防洪体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提供有效安全保障。

  • 标签: 滦河右岸 乐亭县 河道治理工程
  • 简介:黄花寨水电站水库右为河湾地形,河湾形成的落差达160m,其间碳酸盐岩广布,喀斯特洞穴及其地下暗河发育,喀斯特渗漏问题突出,对水库的蓄水影响极大。通过对黄花寨水电站水库右渗漏带喀斯特渗漏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可靠、经济、可实施的防渗帷幕处理方案。

  • 标签: 水利水电工程 地下河 喀斯特渗漏 防渗帷幕 黄花寨水电站
  • 简介:经过黄土塬区的铁路、公路、灌溉渠道,常遇到黄土开挖高边,其稳定性涉及到交通和渠道运行的安全。关于这种边的稳定性分析有许多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边的滑坍事故仍经常发生,如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区塬边渠道,在修建期就发生了10余次滑坍事故,运行期间又发生多次滑坍事故,又如陇海铁路的豫西段和宝天段在雨季经常有路堑滑坍。有不少实例说明.边抗滑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常常与实际不符,例如算出的抗滑安全系数大于1,而实际上已发生滑坍,而不滑动的地方反而小于1。本文就黄土开挖高边稳定分析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谈一些看法,进而寻求抗滑计算中的误差所在,并提出我们以后工作中的对策,以提高边稳定分析的精度与可靠程度。

  • 标签: 开挖 高边坡 抗滑 边坡稳定分析 宝鸡峡 渠道
  • 简介:本文提出采取工程措施对河口段进行清淤整治,清除受污染底泥,净化近海域水质。合理规划河口堤线,修复受侵蚀岸滩,控制污染物排泄入海,改善近海域水生态环境。

  • 标签: 河口 富营养化 近岸海域 生态环境
  • 简介:水平位移观测是大坝安全检测的主要项目之一,该文对落岭水库大坝27观测点采用视准线法进行观测,并对观测水平位移实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统计模型法对水平位移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精度较好,最后讨论了坝顶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及水位、气温和时效等因素对坝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 标签: 水库大坝 水平位移 回归分析
  • 简介:为减少固结灌浆对混凝土施工的相互干扰,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大坝碾压混凝土连续上升及快速施工,选取在右EL1369rn~EL1378m典型地质进行无盖重固灌浆试验,以论证无盖重固结灌浆方法技术上的可行性、效果上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通过灌浆资料分析、检查孔压水试验及物探声波探测3种检查结果表明,象鼻岭水电站大坝工程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灌浆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获得了科学的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从而为象鼻岭水电站大坝固结灌浆施工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在玄武岩地质实施无盖重固结灌浆在国内工程中是比较少见的,该项试验的成功,为在玄武岩地质实施无盖重固结灌浆提供借鉴。

  • 标签: 大坝工程 无盖重灌浆 试验
  • 简介:2005年9月16日,随着三峡二期工程左岸电站建设最后1台70万kW机组正式投运,标志着左岸电站建设将提前1年实现全部14台机组的并网发电。与此同时,三峡三期工程右电站建设目标也已确定,三峡右大坝2006年汛期前形成挡水,汛期后水位将由目前的135m抬升到156m。右电站将安装12台70万kW机组,其中8台以国内制造企业自主完成。全部机组于2007、2008年内完成安装,比原计划提前1年实现并网发电。

  • 标签: 三峡三期工程 电站建设 三峡二期工程 并网发电 制造企业 机组
  • 简介:乌江渡水电站尾水河道泄洪冲坑,1985年所建混凝土护坡基础局部淘空严重,有失稳的可能。本次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对原冲坑护坡进行较彻底的加固处理,经汛期洪水检验,防护效果良好。

  • 标签: 乌江渡水电站 冲坑护坡 处理措施
  • 简介:葛洲坝大江电厂右侧安装场下,布置了双层泄流设施,上层为左右并列两个排漂孔,出口断面2.7米×6.5米(高×宽),孔底板高程38.8米;下层为左右并列两个孔的排沙洞,出口断面3.0米×6.5米(高×宽),洞底高程29.2米,出口位置x=15+0944。尾水

  • 标签: 排沙洞模型 试验 原型观测 双层泄流 排漂孔
  • 简介:以新疆某水库灌浆平洞对边的稳定影响为例,针对工程中洞室进口开挖及上部边岩体稳定性的特点,分析边失稳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后续工程洞室开口及洞口锁口,尤其是高边中洞室开口提出建议及参考。

  • 标签: 灌浆平洞 岩体破碎 超高边坡 安全隐患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