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40 个结果
  • 简介:氧化腐蚀可使钢铁发生严重的局部腐蚀穿孔及应力腐蚀开裂.利用失重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低于70℃时,腐蚀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不同温度下,腐蚀速率随二氧化分压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pH值为4~9时,腐蚀速率基本不变;在介质矿化度为0.03mg/L时,腐蚀出现极大值.在合金钢中铬含量为1%时,二氧化的腐蚀速率最小.

  • 标签: 二氧化碳 腐蚀实验 失重法
  • 简介:8月8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渣打公益林”项目在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启动,来自渣打银行的约300名志愿者参加了持续两天的植树活动。“渣打公益林”位于和林格尔县盛乐镇,

  • 标签: 公益林 二氧化碳 和林格尔县 净化 渣打银行 呼和浩特市
  • 简介:中国全球二氧化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

  • 标签: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科学院 反演算法 国家科技部 导航技术
  • 简介: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领导的智库“全球人道主义论坛”发布最新报告称,气候变化引发的灾难每年导致大约30万死亡,经济损失达1250亿美元,主要来自于农业领域。

  • 标签: 气候变化 死亡 灾难 人道主义 经济损失 农业领域
  • 简介:通过对近年油库着火爆炸事故进行分析,分析了油库发生爆炸事故形成因素,找出易导致发生事故的着火点为:油库中的原油、汽油、煤油、石脑油、轻柴油、液化丙烯等;给出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为:可燃物质、助燃物质(氧气)、点火源以及油蒸汽浓度在爆炸界限内,并有针对性的对油库明火作业提出事故预防措施为:完善油库作业计划、理顺作业程序、规范前期准备、细化监护过程管理、注重动火作业收尾、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加强事故问责。切实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油库 着火爆炸 明火作业 事故防范 安全管理
  • 简介:简要介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对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的因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综合论述了光催化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不仅具有低能耗、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且对些特殊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更佳的效果,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技术 环境保护 研究进展
  • 简介:在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基础上发展种利用生物膜处理废水的新方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其中心处理构筑物接触氧化池,池内装有多种填料。从监测结果分析,虽然处理后水质都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但BOD5的去除率比较低,只有69%,由于监测在试运行刚结束进行的,如果切运行正常,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生物接触氧化目前比较成熟的生化处理方法,对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处理效果较好,且处理后的污水还可进行灌溉、建筑、冲洗等重复利用。

  • 标签: 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 水处理厂 工艺流程
  • 简介:以2010年大连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础,对大连机动车保有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进行核算,预测了“十二五”大连机动车氮氧化物新增排放量,并从机动车淘汰、油品替代、加强管理、油改气四个方面进行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量核算,以期为大连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工作提供控制对策。

  • 标签: 机动车 氮氧化物 预测 控制对策
  • 简介:氧化主要是对呼吸器官刺激作用。由于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在般情况,当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二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也有定的关系;当污染物以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

  • 标签: 氮氧化物 污染物 人体健康 高铁血红蛋白 支气管哮喘 亚硝酸盐
  • 简介:大港油田采用氧化塘生物处理技术对采油废水进行处理,经过五年的运行实践表明,处理效果显著,去除率逐年提高,运行稳定。COD、石油类、SS去除率2000年至2004年分别由43%、51%、-14%提高到77%、98%、26%。氧化螗生物处理技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成本小于0.2元/m^3。

  • 标签: 大港油田 采油废水 氧化塘 生物处理
  • 简介:在开放的光催化反应中,以紫外(UV)光为光源,以二氧化钛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水质条件下对模拟丙烯腈(AN)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控制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V光-TiO2催化体系对AN污水中COD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在浓度为300mg/L模拟AN污水中投加浓度为20mg/L的二氧化钛及紫外光照射180min时,污水体系中的COD残存率为7.9%。同时,反应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氧化法 丙烯腈污水 化学需氧量
  • 简介:“实施低氮脱硝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值已从改造前的500mg/m3下降到110mg/m3,完全符合国家新颁布的环保标准。”11月6日,在大庆电力集团油田热电厂生产现场,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人介绍道。大庆电力集团下属的油田热电厂3台200Mw燃煤供热发电机组,国家“八五”期间建成的重点工程。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中国石油投入1.5亿元,完成了3套机组脱硫改造。

  • 标签: 氮氧化物排放 电力集团 达标排放 大庆 供热发电机组 “八五”期间
  • 简介:酸化作业提高单产量以及修复枯竭的重要措施,返排废液具有酸性强、腐蚀性强、含铁高、矿化度高等特点。因此,有效减少铁离子等其他成垢离子,降低悬浮物浓度以达到《长庆油田公司采出水处理及回注暂行标准》酸性废水处理的难点。实验研究Fenton试剂、次氯酸钠、曝气三种氧化工艺除铁效果以及污泥产生量,最终确定复合碱调节pH值后曝气氧化除铁工艺效果最佳,以1.48L/min流量曝气60min,处理后出水总铁为0.31mg/L,透光率为97.5%,总铁指标达到《长庆油田公司采出水处理及回注暂行标准》。

  • 标签: 油田 酸性废水 氧化除铁 曝气氧化
  • 简介:摘要:煤矿智能化我国未来煤炭行业转型的核心技术支撑,新形势下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就煤矿智能化或智慧化的概念、目标、任务以及关键技术还未能达成致认同。煤矿智能化系统的工程,包含硬件的建设和软件的建设,还融入物联网、大数据、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系列先进技术,使设备具有自主感知、数据驱动、自主决策等系列能力。因此,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示范带动和政策引导、坚持模式创新和技术攻关结合的措施。

  • 标签: 信息化背景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 原因分 解决方法
  • 简介:以醇酮模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芬顿法和湿式过氧化氧化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其中包括H2O2加量、pH值、Fe^2+加量、反应时间等。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在较优条件下,芬顿法使醇酮模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73.40%,B/C由原来的0.15提高至0.30;湿式过氧化氧化法使醇酮模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73.12%,B/C提高到0.36。两种处理方法较大的提高了醇酮模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深度处理创造了条件。

  • 标签: 芬顿法 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醇酮模拟水
  • 简介:采用动态配气法配置硫化氢恶臭气体,筛选出种价廉易得、吸收氧化效果好的吸收液,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漂白粉投加量、进气浓度、进气流量、温度、吸收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25℃、0-5391mg/m3硫化氢浓度范围、3h吸收时间的条件下,漂白粉对硫化氢去除率在92%以上。此法能在较长时间、较大浓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适于工业化放大。

  • 标签: 炼油企业 恶臭 氧化吸收液 筛选 影响因素
  • 简介: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中,标准碱性法具有较强的抗氯离子干扰能力,但对于高氯离子浓度水样,在酸化后的滴定过程中高锰酸盐可使氯离子氧化导致滴定终点难于辨认。采用高锰酸盐氧化-碘量法(以下简称碘量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问题。试验得出:碘化钾加入量为4—5mL(0.5mol/L),氯离子浓度在12000ms/L以下对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Fe^3+对结果有负干扰,当用氟离子掩蔽后,Fe^3+浓度对测定结基本上无影响;碘量法的回收率在96%-102%之间。

  • 标签: 氧化剂 碘化钾 碘量法 高锰酸盐指数 氯离子 干扰
  • 简介:概述了高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介绍了臭氧氧化、二氧化氧化及光催化氧化等典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情况.结合目前油田水处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如硫酸盐还原菌含量高、有机物浓度高、微生物易于繁殖以及结垢严重等现象,对高级氧化技术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应进步加强对油田采出污水杀菌、油田水的灭藻和除泥、油田地面水体油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 标签: 高级氧化技术 水处理 有机物浓度 光催化氧化 污水 地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