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防水性是户外防护鞋的关键参数,也是一项重要功能。欧洲有一系列防护鞋材料测试,比如将样品置于易进水的条件下,对其进行拉伸或是弯折。同样,也有专门针对防护鞋成品的测试,比如将鞋子放人装满水的离心机中,让离心机转动10min;有的则将鞋子完全浸入水中1天以上。防水测试目前,适用范围最广且深受业界推崇的防水测试标准是SATRATM230:2014“动态防水测试”(Dynamicfootwearwaterpenetrationtest)。该标准已被ENISO20344《欧洲安全鞋标准》(EuropeanSafetyFootwear)所采用。

  • 标签: 测试标准 防护鞋 欧洲 SAFETY 防水性 关键参数
  • 简介: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给出了2020年末安全生产9大指标,与2015年末比较,要达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0%、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

  • 标签: 生产安全事故 重特大事故 策划 国内生产总值 安全生产 死亡人数
  • 简介:一年多前,当国家安监总局对各省市提出安全生产指标控制监管策略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反响颇为激烈。一年多过去了,围绕指标的各种数据早已出来。

  • 标签: 综合排序 控制指标 指标管理 事故 解读 教授
  • 简介:为评估不同标号乙醇汽油(E10)的燃爆危险特性,补充完善乙醇汽油的技术指标,首次采用AIT551自燃温度测试仪和FRTA爆炸极限测试测试了E10的自燃温度和爆炸极限,并分析了温度对乙醇汽油爆炸极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90号、93号、97号E10自燃温度分别为373℃、339℃、373℃,对应着火延迟时间为8s、9s、8s;90号、93号、97号E10的爆炸范围分别为1.223%-8.292%、1.343%-8.893%、1.294%-8.546%;温度从20℃升高至120℃,93号E10的爆炸范围从1.491%-8.765%变宽至1.318%-9.103%,即E10蒸气爆炸极限范围随温度升高而变宽;推导了测量E10蒸气爆炸极限时待测样品量预估计的公式。

  • 标签: 安全工程 乙醇汽油 自燃温度 爆炸极限 温度 蒸气爆炸
  • 简介:青海弧菌(Vibrioqinghaiensissp.,Q67)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的急性生态毒性检测,但新鲜培养的Q67菌液的试验结果重现性较差。为了提高采用新鲜培养Q67菌液进行急性生毒性试验的重现性,采用生物毒性测试微孔板法,以紫外分光光度计600rim处的吸光度值(OD600)表征菌密度,分别利用不同OD600值的菌悬液测定1rZnS04·7H20、CdCl2·2.5H20、氟硅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氯异氰尿酸5种不同性质化学物质及焦化废水、油田采出水、电镀废水3种不同类型工业废水对Q67的急性生物毒性。结果表明,发光细菌生物毒性试验不适合采用培养时间作为细菌的培养终点。菌液的菌密度对急性毒性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当新鲜培养的Q67菌悬液的OD600值介于1.6~1.8时,水样的EC50值远大于其他阶段,灵敏度最低;部分低浓度的工业污水对OD600位于2.5左右的菌液会产生较大的刺激性作用,毒性感应滞后于菌密度低的Q67菌悬液。当Q67菌悬液的OD600值控制在2.o左右时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固定菌液的OD600值可获得重现性良好的试验结果,并排除接种量、菌种保存时间对急性毒性测试的影响。

  • 标签: 毒理学 新鲜培养的Q67菌液 菌密度 灵敏度 重现性
  • 简介: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易燃,发烟量大,各工业部门对其制品燃烧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试验研究阻燃聚氨酯泡沫的相关性能影响因素,在平衡其物理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测定其水平燃烧性能、利用烟密度测定仪测试烟密度,确定其相对发烟性能。通过对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几个影响测定聚氨酯泡沫相关性能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阻燃剂 聚氨酯 阻燃性能
  • 简介:针对"单一评价指标"难以准确揭示城市空气污染特征的问题,基于"空气质量浓度、人口暴露强度、人口加权浓度"3个指标,以长沙市为例,对比分析了各指标在城市PM2.5污染防控区划中的差异与优缺点。结果表明,研究区质量浓度指标区划下的暴露防控区呈梯度面分布,空间平滑效应明显。而顾及人口特征的人口暴露强度和人口加权浓度两个指标能够揭示污染防控区的空间微观差异,但前者受人口空间分布因素的影响过大,风险异常集聚效应"突出"。融入空气质量标准的人口加权浓度相对风险指标能够更准确地揭示长沙市人口PM2.5暴露风险空间变化规律。开展城市PM2.5污染防控多指标空间区划研究,有利于弥补单一指标评价结果的局限性及不确定性。

  • 标签: 环境学 暴露评估 PM2.5 环境风险
  • 简介:近年来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指标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的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未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突出考虑,对指标性质差异性也未考虑,已不适用。在综合分析了地下水污染评价的各种方法后,考虑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水质差异巨大,天然劣质指标的参评容易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单独考虑。另外,判别组分信息,分别对天然组分与人工组分进行评价,最后采用指标分类的污染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将其运用到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某地区地下水中总硬度、铁、锰、氟化物、苯并(a)芘5项指标为劣质指标。研究区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以Ⅰ级、Ⅱ级为主,Ⅳ级中污染、Ⅴ级重污染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的城区;毒理学指标以3级为主,其次为4、5级。评价结果简单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对比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地下水污染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对劣质指标进行了考虑,有效解决了评价结果偏差、夸大污染程度与范围、不同性质指标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综合体现了地下水污染信息。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地下水污染 综合评价 指标分类
  • 简介:应用显色剂与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蓝绿色化合物的原理,研制出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氨气含量的试剂盒.对不同实验条件进行比较,筛选出了最佳实验条件.采样体积0.1L,检测管外径3.2~3.3mm,内径1.8mm,吸附载体为80~100目活化SiO2/SnO2复合材料与吸附剂、催化剂、显色剂的混合物,采气速度为0.01L/min,采样时间10min,显色时间5min.实验结果表明,检测试剂盒显色强度与氨气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1mg/m3,重现性较好.与国标对照实验中,6次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23%,小于15%;一次测定最大相对误差7.4%,小于25%;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8%;样品中加入2μg的氨,其回收率为95%~110%,符合GB7530-87要求.一定量的有机胺、甲醛、H2S会产生干扰.试剂盒使用寿命在8个月以上.

  • 标签: 环境工程 大气 氨气 快速检测 试剂盒 复合凝胶
  • 简介:传感器节点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大范围应用的基础。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已提出的各种定位算法,从算法在网络中的实际应用出发,探讨了定位算法性能评价指标以及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 标签: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算法 评价指标 因素
  • 简介:一位著名的犯罪学家曾经这样讲过:如果要了解罪犯的想法,最好是用罪犯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个原则用在计算机安全上面的话,就衍生出所谓的渗透测试技术。现在一些公司经常雇佣一些计算机专家对自己公司的网络进行善意的攻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

  • 标签: 渗透测试技术 计算机网络 安全 数据库
  • 简介:我国拟颁布的最新《环境振动标准》与现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分别采用不同的频率计权曲线,新标准采用的Wk计权曲线相对于现行标准的Z计权曲线降低了1~4Hz范围振动的影响权重,提高了5~80Hz振动的影响权重。结合不同测点的振动频谱,分析了2条计权曲线对振动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Wk与Z计权曲线对振动结果的影响主要受测点振动能量分布的控制,若测点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5~80Hz内,则Wk计权Z振级大于Z计权Z振级;若振动能量在1~80Hz内分布比较均匀,则2条计权曲线对振动结果影响较小。对铁路环境振动,若新标准采用与原标准相同的昼夜振动限值,则近场新标准限值比原标准更严苛,但远场新标准的限值可能不会更严苛,反而可能更宽松。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铁路环境振动 振动标准 频率计权曲线 Z振级
  • 简介:为量化评价已建和拟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以实测运行车速数据和事故率数据为基础,根据公路空间属性的变化,采用不定长法进行路段划分。考虑不同路段车速协调性和连续性的需求,引入客货差极差比、车速降低系数、路段车速离散度等车速特征指标。通过对运行车速特征指标与事故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一致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结合事故多发点改善效果的显著性,确定我国高速公路安全性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线形设计一致性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太旧高速公路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有效地评价线形设计一致性。

  • 标签: 安全工程 高速公路 客货差极差比 车速离散度 一致性评价
  • 简介:污水处理过程对环境雌激素的不完全去除是水环境中雌激素污染物浓度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采集焦作市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艺的出水,以雄性金鱼(Carassiusauratus)为受试生物,采用体内生物测试方法研究各处理工艺对环境雌激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所有主要处理工艺的出水(稀释体积分数为5%和10%)均显著诱导了雄性金鱼体内VTG(卵黄蛋白原)的表达并显著抑制了雄鱼性腺的发育。对于5%污水暴露组,雄鱼体内VTG诱导水平随污水处理进程的深入而降低,且氧化沟为环境雌激素的主要去除工艺。10%曝气沉砂池出水和10%生物选择池出水由于毒性作用,限制了雄鱼体内VTG的诱导。5%二沉池出水暴露组鱼的GSI(性腺成熟系数)最高(0.57%),暴露于10%曝气沉砂池出水的鱼GSI最低(0.36%)。污水处理工艺并不能完全去除雌激素污染物,尾水中的环境雌激素能够对雄性金鱼产生雌性化效应,暴露于受纳水体的鱼类存在雌性化风险。

  • 标签: 环境学 污水处理厂 环境雌激素 金鱼 暴露 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