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左心室整体纵轴应变(LV GLS)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且排除既往心功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共纳入124例患者,其中男86例,女38例,年龄(66.3±12.8)岁。患者在72 h内行LV GLS测量,将患者分为脓毒症心肌病组(LV GLS>-17%,n=51)和心功能正常组(LV GLS≤-17%,n=73)。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差异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个因素预测价值和寻找预测脓毒症心肌病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最佳截断值将连续性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后进行脓毒症心肌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建立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通过ROC曲线和Bootstrap自抽样法评估模型预测价值,并绘制列线图。结果脓毒症心肌病组超敏肌钙蛋白I(Hs-TnI)、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Lac)、血管活性药物强度(VD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TnI≥0.131 μg/L(OR=6.71,95%CI:2.67~16.88,P<0.001)、PCT≥40 μg/L(OR=3.08,95%CI:1.10~8.59,P=0.032)、Lac≥4.2 mmol/L(OR=2.80,95%CI:1.02~7.69,P=0.045)、NT-proBNP≥ 3 270 ng/L(OR=2.67,95%CI:1.06~6.74,P=0.038)是脓毒症心肌病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项危险因素构建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766~0.910)。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预测发生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C指数(C-index)为0.822(95%CI:0.750~0.894)。结论Hs-TnI≥0.131 μg/L、PCT≥40 μg/L、Lac≥4.2 mmol/L、NT-proBNP≥3 270 ng/L是脓毒症心肌病的危险因素,且其构建脓毒症心肌病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较好。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预测模型 左心室整体纵轴应变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是挽救急性心力衰竭的一大有效工具。目前VA-ECMO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经股动脉插管进行灌注,体外血流与心脏射血方向相反,这样会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导致左心室扩大胀满,不利于心功能恢复。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左心减压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左心减压技术现状,分析了各种左心减压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静脉-动脉膜肺氧合管理中左心膨胀的预防和解决办法,探索可能的更好的方法,以期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心力衰竭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左心减压 左心膨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的临床价值及其对左心室收缩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实施二尖瓣置换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保留瓣膜下结构分为保留组45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全切组52例(术中二尖瓣及瓣下腱索全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随访3和6个月的一般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功能定量指标;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患者手术前后心尖长轴整体纵向应变及左室短轴整体圆周应变参数,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保留组与全切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1.8±11.3)和(43.3±10.6)岁,男性分别占58.0%(26例)和44.0%(23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留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57.8±4.5)和(78.6±6.7)min,均长于全切组[分别为(48.1±4.4)和(48.1±4.4)min](均P<0.05);保留组患者停机时左心房压为(8.4±1.8)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全切组的(11.3±2.5)mmHg(P<0.001);保留组与全切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测定值、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应变率、二尖瓣环左室壁侧应变率均存在组间×时间的交互效应(均P<0.05)。保留组患者术后3和6个月的LVEDD、LVEF分别为(44.7±4.0)mm和(45.5±4.2)mm,(56.5±4.9)%和(58.8±5.0)%,均大于全切组的(42.7±3.6)mm和(42.7±3.6)mm,(54.5±4.6)%和(56.3±4.8)%(均P<0.05);保留组术后3个月的LVESD为(32.6±3.2)mm,大于全切组的(31.2±3.4)mm(P<0.05);保留组患者术后3和6个月的Tei指数分别为1.0±0.2和0.8±0.2,均低于全切组的1.2±0.3和0.9±0.2(均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手术中保留瓣膜下结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提高左心收缩能力。

  • 标签: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术 保留瓣膜下结构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主动脉阻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心房容积、心肌应变、应变率在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房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其中男66例,女60例,年龄18~83(48±15)岁。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将其分为左心室壁无增厚组66例、左心室壁增厚组60例。选取体检正常者83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名,女41名,年龄14~88(48±16)岁。运用右心房容积法分别测量受试者的右心房最大排空分数、右心房被动收缩排空分数和右心房主动收缩排空分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右心房心肌应变(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和泵功能应变)和应变率(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其中右心房存储功能指标为最大排空分数、存储功能应变和存储功能应变率,右心房通道功能指标为被动收缩排空分数、通道功能应变和通道功能应变率,右心房泵功能指标为主动收缩排空分数、泵功能应变和泵功能应变率。分别比较原发性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两组间,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无增厚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及对照组三组间存储功能、通道功能及泵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主动收缩排空分数低于对照组(40.1%±10.5%比45.4%±11.1%,P=0.001);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无增厚组、左心室壁增厚组及对照组三组间的被动收缩排空分数及主动收缩排空分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被动收缩排空分数:40.2%±9.3%比36.4%±10.7%比36.5%±9.4%,P=0.038;主动收缩排空分数:39.8%±10.6%比40.4%±10.4%比45.4%±11.1%,P=0.002)。原发性高血压组的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泵功能应变、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储功能应变:34.8%±13.7%比45.0%±13.3%,通道功能应变:18.3%±9.4%比26.5%±9.6%,泵功能应变:16.4%±7.3%比18.6%±7.1%,存储功能应变率:(1.6±0.6)/s比(2.0±0.6)/s,通道功能应变率:(-1.2±0.5)/s比(-1.6±0.6)/s,泵功能应变率:(-1.7±0.6)/s比(-2.3±0.6)/s;均P<0.05]。趋势检验显示存储功能应变、通道功能应变、存储功能应变率、通道功能应变率和泵功能应变率三组间数值绝对值的趋势关系为: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无增厚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均P<0.001)。结论同时运用右心房容积、右心房应变、应变率可以全面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房存储、通道及泵功能的受损,且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壁增厚组的右心房通道功能受损更为明显。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右心房 容积 应变 应变率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结合了国内外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研究进展、肢端肥大症诊治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旨在规范对肢端肥大症患者早期筛查、并发症诊治和长期随访,强化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及个体化诊治理念。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诊治共识
  • 简介:摘要由中国垂体腺瘤协作组牵头,结合国内外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研究进展、肢端肥大症诊治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组织相关专家共同编写《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新版共识在2013版指南基础上,强调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和个体化诊治理念,讨论了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目标设定,更新了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病理诊断标准,介绍了手术、药物、放射治疗中的新进展,对肢端肥大症合并妊娠、难治性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等特殊患者的诊治提出建议。本文就新版共识的更新要点进行阐述,为临床医师开展合理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和帮助。

  • 标签: 中国 肢端肥大症 共识 更新要点
  • 简介:摘要肢端肥大症是由生长激素(GH)长期过度分泌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疾病,其中超过95%肢端肥大症患者是由分泌GH的垂体腺瘤所致。虽然目前可采用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实现生化控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实现生化达标并不等同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改善,即生化达标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仍然存在生活质量较差的诸多问题。影响生活质量的机制较为复杂,治疗方式、并发症、躯体症状与心理状态均有可能影响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探究肢端肥大症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从而指导临床决策对于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肢端肥大症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并右心室梗死(RVMI)的临床诊断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对急性下壁(AMI患者106例,其中合并RVMI37例(观察组),不合并RVMI79例(随机抽取37例为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特点及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提示下壁AMI并RVMI改变37例,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37例,右冠近中端闭塞34(91.9%)例,远端0例,均为右冠脉优势型。回旋支阻塞3例(8.1%),且呈左冠脉优势型。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常合并右心室梗死。对右心室梗死的识别颇为重要,因为应急处理的原则不同。下壁AMI并RVMI的血管病变部位多见于优势型右冠脉的近中段。

  • 标签: 右心室梗塞 临床诊断 冠状动脉病变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进步,传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消费结构逐渐现代化。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它也能够反映购物中心服务需求的转变。在现代消费中,它不再局限于物质消费的需要,而是逐渐扩大了研究的精神层面。人们希望在工作的闲暇时间能够放松,在购物时享受一个愉快舒适的购物环境。因此,为了充分满足现代消费的人来说,有必要引入概念设计现代时尚购物中心的设计中,密切相关的工业技术和先进理念,集中采购,作为娱乐、休闲、购物场所之一。

  • 标签: 大型购物中心 室内装饰 施工图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肢端肥大症患者骨转换标记物水平和骨平衡状态的变化及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68例(治疗后随访资料完善者39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匹配的肾上腺无功能瘤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骨转换标记物水平及骨重塑指数;肢端肥大症患者根据术后生化是否完全缓解分为非缓解组和缓解组,分别比较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利用相关性及回归模型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骨转换标记物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血钙及血磷水平高,血清PTH水平低(均P<0.01)。骨钙素[45.98(31.98,60.27)比15.83(12.74,19.96)ng/ml,P<0.01]、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115.50(72.64,145.90)比 36.45(30.45,44.28)ng/ml,P<0.01]与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X)[1.12(0.79,1.56)比 0.37(0.30,0.50)ng/ml,P<0.0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肢端肥大症患者骨重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27(1.31,5.99)比0.03(-0.38,0.63),P<0.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是骨钙素(β = 0.610,P<0.001)、P1NP(β = 0.601,P<0.001)及CTX(β = 0.596,P<0.001)的独立影响因素。非缓解组和缓解组经治疗生化异常改善后,血钙及血磷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非缓解组和缓解组治疗后血清PTH水平较前升高,而骨转换标记物及骨平衡Z值均降低,但仅在缓解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化异常完全缓解的肢端肥大症患者骨转换指标及骨重塑指数可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均P>0.05)。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呈非PTH依赖的钙磷代谢异常及高骨转换状态,总体骨形成大于骨吸收,并且与肢端肥大症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治疗后随着循环生长激素(GH)及IGF-1水平下降,高骨转换状态改善达到骨平衡状态。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骨转换标记物 骨平衡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