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输尿管壁面积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197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术前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C反应蛋白(CRP)、肌酐、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和输尿管壁面积等指标。根据术中结石是否嵌顿将患者分为嵌顿组和非嵌顿组。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嵌顿性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年龄的M(Q1,Q3)为51(36,56)岁;男137例,女60例;根据输尿管镜下结果分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82例,非嵌顿性输尿管结石1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CRP、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CT值(P<0.01)、输尿管壁厚度(P<0.001)、输尿管壁面积均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采用ROC曲线比较结石CT值、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效能,输尿管壁面积AUC最大(AUC=0.901,95%CI:0.859~0.943,P<0.001),其次为输尿管壁厚度(AUC=0.799,95%CI:0.736~0.862,P<0.001)、结石CT值(AUC=0.700,95%CI:0.626~0.775,P<0.001)。经Delong检验,输尿管壁面积与结石CT值(Z= 4.527,P<0.001)和输尿管壁厚度(Z=3.407,P<0.001)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尿管壁面积的最佳预测值为79.6 mm2,该临界值预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89.5%。结论输尿管壁面积、输尿管壁厚度以及结石CT值均是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且输尿管壁面积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壁面积 预测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介入诊疗中对比剂使用后急性肾损伤(PC-AKI)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预后,评估术前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 (sCysC)对PC-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404例行血管内介入诊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常规经造影导管进行持续生理盐水滴注,对于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2)的患者,术前6 h到术后12 h进行静脉水化。术前、术后48、72 h及术后第7天进行sCr、sCysC、eGFR的测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AKI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因素对PC-AKI发生的预测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PC-AKI发生率为3.2%(13/404)。非PC-AKI组术后第7天sCr水平[M(Q1,Q3)]为63.0(56.0,74.0) μmol/L,较术前[65.6(56.2,77.0) μmol/L]降低(P<0.05);eGFR术后72 h [114.9(96.3,135.0) ml/(min·1.73m2)]和第7天[116.7(98.5,139.9) ml/(min·1.73m2)]较术前[112.3(94.1,133.5) ml/(min·1.73m2)] 升高(P<0.05);而sCysC在术后48 h[0.9(0.8,1.1) mg/L]较术前[0.9(0.8,1.1) mg/L]升高(P<0.05)。PC-AKI组sCr、sCysC术后48 h[108.0(95.3,125.0) μmol/L、1.5(1.2,2.0) mg/L]和72 h[123.4(91.3,143.0) μmol/L、1.6(1.1,2.0) mg/L]较术前[81.6(63.1,111.0) μmol/L、1.1(1.0,1.7) mg/L]升高(P<0.05),而eGFR术后48 h[55.8(48.9,77.6) ml/(min·1.73m2)]和72 h[52.7(47.7,63.9) ml/(min·1.73m2)]较术前[88.8(65.6,100.7) ml/(min·1.73m2)]下降(P<0.05);sCr、sCysC和eGFR在术后第7天均趋于术前水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sCysC及sCr可预测PC-AKI发生,其中sCysC预测的敏感度为69.2%(9/13),特异度为77.5%(300/387),阳性预测值为9.3%(9/96),阴性预测值为98.7%(300/304),术前sCysC低于1.09 mg/L发生PC-AKI的可能性较小。而术前sCr预测的敏感度为69.2%(9/13),特异度为76.7%(300/391)。阳性预测值为9.0%(9/100),阴性预测值为98.7%(300/304),即术前sCr低于77.6 μmol/L时发生PC-AKI的可能性较小。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sCysC水平为PC-AKI发生的影响因素(OR=13.917,95%CI:1.666~116.237,P=0.015)。PC-AKI患者1年生存率为50%,3年生存率为30%,5年生存率为30%,中位生存时间为6(0~26)个月。结论术前sCysC水平为PC-AKI发生的影响因素。术前sCysC低于1.09 mg/L和(或)术前sCr低于 77.6 μmol/L可以排除PC-AKI的发生。

  • 标签: 肾损伤 血管内介入诊疗 血胱抑素C 血肌酐
  • 简介:摘要:石油管道是实现石油燃料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这样说,各行业的发展都绝对或多或少与之有了关联。而对石油管道管壁强度的校核是保证其安全性的必要过程。这次课题是石油管道管壁应力试验机的设计,正是对这种校核的过程进行的研究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系统的总结和灵活的运用,从而对管壁应力试验机进行了解和设计,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此次课题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通过设计过程,可以使我了解应力试验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对管壁应力试验机各组成部件的结构的设计计算、验算过程等,了解和熟悉常规工程设计过程。本次研究我认真对液压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查阅,对其工作原理的研究让我对自己的设计方向有很大的帮助。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自主设计出了对石油管道进行充液,加压以及持续保压的液压装置和与之相匹配的电气系统硬件部分及电控柜。

  • 标签: 冲压 试验机 石油管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预防甲状腺手术中喉不返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后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分析2组术后半年内喉不返神经损伤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半年内喉不返神经损伤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可作为甲状腺手术前辅助检查方法,对提示存在右侧喉不返神经的可有效避免术中喉不返神经损伤,从而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部血管彩超 预防甲状腺手术中喉不返神经损伤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羧基末端连接蛋白反应蛋白(CtIP)对脑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添加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刺激诱导脑内皮细胞氧化应激,采用过表达和干扰慢病毒技术制备CtIP基因表达和沉默表达细胞系,Caspase-3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免疫印迹检测细胞CtIP、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检测CtIP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CtIP后,Caspase-3的表达降低至正常细胞的1/3水平(相对表达量),表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而干扰CtIP表达后,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至正常细胞的4/5水平(相对表达量),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提高。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CtIP基因显著上调BRCA1和ZBRK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了p21基因的表达。结论证实CtIP基因对脑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确定了CtIP基因与BRCA1、ZBRK1和p21基因在损伤过程中的调控关系。

  • 标签: CtIP基因 氧化损伤 脑血管内皮细胞 抑制
  • 简介:摘要在水平运输管道的运输中,管道的堆积堵塞问题是比较难处理的,但由于旋流气力运输的存在,解决了堵塞的这一问题。但是使用该方法处理堵塞问题的后果就是旋转起来的固体颗粒对管道壁造成磨损,磨损的程度同多种因素有关。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旋流气力输运当中,水平管道管壁磨损的流体力学的仿真和分析,并且对管壁磨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管壁磨损的措施。

  • 标签: 旋流气力输运 水平管道 管壁磨损 流体力学 仿真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素、尿激酶及肝素加尿激酶治疗急性大鼠下腔深静

  • 标签:
  • 简介:摘要鞍区解剖结构复杂且容易发生变异,经蝶窦入路手术可能导致颈内动脉损伤等重大并发症,其后果最为严重,其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应得到临床重视。与颈内动脉损伤相关的可能因素包括病变位置和性质、鞍区解剖变异及术者的手术经验等。进行完备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及术中准确定位并小心仔细操作是预防颈内动脉损伤的关键。

  • 标签: 内镜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和急救医学界趋向将其改称为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1]。目前已发现许多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诊断和评估它,其中肾损伤分子-1(Kidneyinjurymolecule-1,KIM-1)可迅速、灵敏、特异地反映AKI的损伤及修复过程,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KIM-1在AKI的早期诊断及修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脑血管病合并血管狭窄患者中的疗效,为治疗脑血管病合并血管狭窄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脑血管病合并血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4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41例脑血管病合并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术前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41例患者行45处支架置入术,成功置入42枚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3.33%(42/45);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41例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52.36±12.22)分,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95.33±5.54)分,术前与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脑血管病合并血管狭窄患者在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后有36例患者的脑缺血症状未出现,1例患者术后死亡,4例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脑血管病合并血管狭窄患者中的安全性比较高,长期临床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脑血管病 合并血管狭窄 疗效
  • 作者: 王东宋贺张金峰屈浙李建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对在预测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研究脑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和为脑血管病患者确定治疗方式中脑血管造影中脑血管形态学的重要作用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确诊为脑血管病变并且实施心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脑血管病变的造影表现进行观察。对脑血管病变的发展机制、临床治疗方式与脑血管病变血管形态学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A1优势征在前交通动脉瘤组中共计有25例,在非前交通动脉瘤组中共计有3例,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动静脉畸形组中,相对于多支引流静脉而言,单支引流静脉具有明显升高的出血率,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供血动脉数、双支供血动脉数、单支供血动脉数三组之间在出血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致发生前交通动脉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危因素就是A1优势征。相对于脑动静脉畸形多支引流静脉而言,单支引流静脉具有明显要高的出血率,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影响因素并不包括供血动脉的数目。利用后交通动脉或前交通动脉的侧支,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者狭窄的患者可以实现血流代偿;利用后交通动脉的侧支,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或者狭窄的患者可以实现血流代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临床检查等一般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BHI指数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与BHI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会降低老年患者血管储备功能,临床应加强血管危险因素防治,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脑血管储备功能 血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