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醋酸是一种腐蚀性的强机酸,生产过程中又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增加了生产流程的腐蚀性。通过分析不同设计工艺,出现的不同的腐蚀环境,总结了醋酸生产装置的对材料选择的要求。

  • 标签: 醋酸 腐蚀 氧化 还原 碘离子
  • 简介:摘要:通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OES ) 和银盐法(D D C —A g)对食品磷酸砷含量检测进行比较。结果为ICP法、银盐法加标回收率为分别为99.25%、94.25%,相对标准偏差 (R S D ) 分别为0.47%-2.06%、0.54%-3.00%,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较大差异,但ICP法在准确度和精密度方面更好,是一种较好的砷分析方法。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银盐法 砷测定 比较
  • 简介:摘要:依据GB/T 16129-1995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3]测定空气中的甲醛,通过实验过程中对各种因素引发不确定度的分析,评定出检测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实验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保证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AHMT法 甲醛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介绍了用电位滴定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结果差异,并总结出离子色谱法相较于电位滴定法灵敏度和精密度更高、分析速度更快并分析检测结果差异的原因。

  • 标签: 电位滴定法 离子色谱法 混凝土外加剂 氯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浆中外泌体含量与肺损伤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根据其是否是ARDS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最终纳入ARDS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65.5±15.5)岁;非ARDS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57.2±15.3)岁。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纳入后24 h内的BALF和血浆并利用超速离心获取标本的总外泌体,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外泌体含量差异,分析外泌体含量与ARDS患者肺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RDS组与非ARDS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RDS组血浆中外泌体含量明显高于非ARDS组[(25.3±1.2)个/ml比(24.2±1.6)个/ml,P=0.031],而ARDS组BALF中外泌体含量同样高于非ARDS组[(26.5±1.6)个/ml比(24.6±1.1)个/ml,P=0.001]。肺内原因导致的ARDS患者BALF中外泌体含量高于肺外原因导致的ARDS组[(26.9±1.5)个/ml比(25.2±0.9)个/ml,P=0.01],而细菌性感染是其BALF中外泌体含量最高的亚组。轻度ARDS组比重度ARDS组BALF中的外泌体含量明显更低[(25.7±1.3)个/ml比(27.2±1.5)个/ml,P=0.038];ARDS患者BALF中外泌体的含量与P/F呈负相关性(r=-0.38,P=0.03);与Murray肺损伤评分水平呈正相关性(r=0.47,P=0.01);与驱动压水平、静态顺应性水平、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28 d预后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与非ARDS患者相比,ARDS患者BALF和血浆中外泌体含量明显增高;BALF来源的外泌体与ARDS肺损伤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肺泡灌洗液 血浆 外泌体 肺损伤 病例对照研究